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旅游现状 桂平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市境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颇多,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的旅游景区就有三个。(1)4A级西山风景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洗石庵、龙华寺是华南重要的佛教胜地,在华南地区及港澳、东南亚一带有相当大的影响。100岁高龄的西山洗石庵住持释宽能法师圆寂后得出三颗舍利子,这是世界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例比丘尼舍利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瑰宝。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灵而著称,是旅游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2.
刘菊湘 《山东经济》2003,(3):79-80,F003
千佛山景区旅游开发可进一步突出景区文化内涵,在营造宗教文化氛围、保护景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调节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和谐上,应再下些功夫。千佛山景区管理,在价格收费、功德箱设置、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态设计的视觉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生态设计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利用的最新设计理论,它通过对景区斑块、基质、廊道三要素的形状、大小及空间的设计、规划实现景区生态系统的延续性。但是这种以生态延续为先导的景区规划设计,往往不能反应在景观视觉效果上,二者的统一成为现实课题。重庆市云阳县“大龙缸”景区人类活动稀少、生物生态保持完好,旅游资源以自然山水、地貌的独特性为主,地貌结构元素使生物流受阻,适合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视觉化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4.
陈燕  黄庭绿 《科技和产业》2022,22(8):178-183
景区的旅游形象会影响游客的到访率,景区形象越独特,到访的游客数量越多。以网络游记及网络点评为依据,运用扎根理论、认知-情感理论及内容分析法,对呀诺达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认知形象与呀诺达景区形象定位基本相符。主类目中,游客对旅游吸引物感知最强,对旅游服务设施感知最低;次目录项目感知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感知最强,人文资源感知最弱。情感形象以积极形象为主,游客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有票价高、体力消耗大及景观较为单调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5.
闫红霞 《特区经济》2007,219(4):191-192
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就旅游景区生态化建设的背景、规划、具体思路进行研究,期望引起旅游地的重视,促进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浅谈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研究旅游景区的危机,构建我国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景区公共安全事故,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危机类型,提出相应的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措施,指导旅游景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曾经是戒备森严的神秘之地,如今成为特殊的旅游景区。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位于青海湖西北,距离西宁120公里左右。这里有两大景观,一个是金银滩,一个是原子城。近年来,国内旅游日益向纵深发展,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与探索,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基于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产生的一些深层管理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困扰着当前旅游景区的管理。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了现行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利弊,并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文旅游景区体验型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始终是一个难题。从分析人文旅游景区发展的环境入手,结合运城关帝庙景区的旅游产品现状,借鉴宋城和清明上河园两景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人文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必须深挖文化、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跟文化演艺的结合,走主题化、参与性、体验型相结合的路径,才能设计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产品。从而促进人文旅游景区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植入式营销在旅游景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北方经济》2010,(6):19-20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时期。如何在整个旅游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营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营销的方式比较单一,本文从植入式营销对旅游景区作用的角度,提出如何利用这种方式开展旅游景区的营销活动,同时提出旅游景区进行植入式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是旅游价值链的上游环节,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在旅游景区内部实现价值链的横向一体化,横向整合的结果是在相对封闭的景区内形成了独特的商务生态系统。文章在旅游价值链研究基础上,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观点来分析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应用,给出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协调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黄山旅游景区的智慧黄山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从整体把握旅游景区各参与方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淑华 《魅力中国》2011,(11):61-6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尤其是文物景区旅游成了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文物景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文物景区旅游经营管理的新模式。结合实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胡珺  伍翕婷  周林子 《南方经济》2020,39(4):115-128
5A级旅游景区代表了中国最高级别的精品旅游景观,具有打造城市品牌、助推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其动态评选机制对地方环境质量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文章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5A级旅游景区机制是否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督缺位,从而推动企业环境治理。研究发现:当地方城市存在5A级旅游景区时,当地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且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处于5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承受的政府环境监督力度相对更强,但更多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环保补贴对5A级景区不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资源相对于人文资源景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收入占地方GDP比重更大时,5A级旅游景区的环境治理作用更强。综上,文章首次结合中国旅游景区的评级制度,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环境治理的驱动因素,这对探索如何协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环境保护激励、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景区旅游产品价格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景区旅游产品在整个旅游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景区旅游产品属基本旅游产品,其价格应随旅游为的发展而逐渐下降。景区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除了应与旅游产品的价值相符外,还应考虑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业的整体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定义入手分析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原则,进一步论述了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内容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朱晓辉 《特区经济》2012,(10):149-151
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却是舟山旅游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舟山海洋旅游景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对舟山旅游景区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学界热谈的话题,主要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环境变革等方面来达到目的,旅游景区在新发展过程中也需做到高质量、新格局发展,方可有更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为他们服务。文章从五台山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五台山景区旅游发展困境、五台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三方面来进行论述,提出五台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概要供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单一的门票经济终将过去,免门票模式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国内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免门票背景下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体制改革、分类管理、扩大产业链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马倩倩 《特区经济》2013,(12):114-116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网络营销工具,具有方便快捷、即时互动、成本低廉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关注和应用。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全面考察A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微博营销现状,并重点分析了粉丝量超过1万的旅游景区的官方认证微博的运营情况,针对其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试图运用PRAC法则提出一些普遍适用于旅游景区的微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姚红 《特区经济》2010,(4):164-165
旅游景区如何在管理中采用科学的手段,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景区数字化的概念开始,分析了河南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