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外汇》2006,(7):29-29
当前如何防范汇率风险已经成为银行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因此。积极普及现代金融外汇知识。宣传汇率改革配套政策,促进银行开发更多更好的金融衍生产品.提高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推广成功的汇率风险管理案例。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管理》2008,(5):59-59
目前,众多进口企业在防范化解汇率风险,有效控制财务成本等方面,对银行贸易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中国银行专门设计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贸易融资新产品——“进口汇利达”。这是中国银行为帮助企业在进口贸易活动中抓住外汇市场有利时机,有效控制财务成本而专门打造的一个灵活适用、独具特色的贸易融资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 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为了给银行与企业开辟更多的避险工具,央行出台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更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银行如何在利用外汇远期市场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规避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汇率改革后银行发展外汇业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主要可兑换货币的汇率波动。企业如何趋利避险?银行推出的集避险、投资,理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外汇理财产品。实现了银企双赢:企业方面。锁定了汇率成本。成功规避了汇率风险:在一定范围内使企业事受到汇率波动带来的减少换汇成本的好处:并通过享受美元低利率贷款优惠降低财务成本。银行方面。扩大了银企合作范围。拓展了新客户,稳定了老客户,还创造了直接的中间业务收益。并带动相关业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外汇信贷业务中的汇率风险探讨中国银行广东省国际金融研究所许建华伴随人民币汇价的几次大幅度调整,外汇信贷业务中的汇率风险问题突出地暴露在企业和银行面前,研究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对策措施,尤其是化解调整汇价给企业增加的负担损失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涉汇企业汇率风险加大。运用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是涉汇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首要途径.为了解辖内银行汇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我们选择了辖内外汇结算量较大的两家银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管理》2005,(10):32-33
“7.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后.为了解重庆市日元政府主权外债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的情况,我们通过相关企业、银行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跟踪调查。情况表明.随着汇率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外债项目有关各方汇率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利用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的意愿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
汇率波动的风险直接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收益。如何较好地掌握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原则以及操作方法,是进出口企业在成本核算和收益核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已成为外向型企业与提供国际业务服务的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除利用银行提供的远期结售汇、掉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直接避险外,各类企业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措施来防范汇率风险。本文介绍的3种汇率避险方案,均来自实际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汕头工艺玩具业在汇改前后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的趋势下。该行业的出口换汇成本相对于汇改前有所提高,经营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同时指出要规避汇率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切实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包括狠抓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成本,有效地缓和化解汇率风险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汇率风险分担机制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境内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越来越大,但是我国企业难以通过价格博弈向国外需求方转嫁部分汇率风险.在现行汇率制度和升值预期背景下,向银行结汇并转移汇率风险是企业处理外汇收入的优先选择.而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与理想状况存在较大反差,企业结汇和购汇以即期交易为主,远期和掉期等衍生品交易规模相对较小.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在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局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银行远期外汇报价导致企业参与外汇衍生品交易缺乏足够激励,并且具有单边性;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手段不足;市场供求不平衡.在强烈的本币升值预期下,商业银行通过向央行结汇实现了汇率风险进一步向上转移,而央行以外汇储备增加的形式被动承担了风险,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宏观政策因此受到极大制约.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使得外贸企业开始面临不可忽视的汇率风险,如何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成为企业的一个长期任务。本文从企业日常管理、融资工具和金融衍生品三个角度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外贸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加大,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选择强化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币开始逐渐浮动化以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本文分析了出口业务中汇率风险的各种表现,研究了出口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措施,所提措施可操作性强,这对于出口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06,(9):48-50
方案框架 名称:加工生产型出口企业利用外汇期权组合,锁定未来外汇收入的汇率风险 性质:汇率区间远期(range forward)规避汇率风险 作用:在确保客户的成本汇率的前提下,“零费用”将未来汇率锁定在一定区间内实施效益:在汇率向客户不利方向变化的市场条件下,确保了客户换汇汇率在成本汇率内 设计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资金及市场部 政策指引:国家外汇管理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实行新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这对企业适应政策和经营环境变化、调整当前经营策略和长远发展战略是严峻的考验。为了解河北省企业的应对情况,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辖内大多数企业对此次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由无所适从到积极适应,由被动承受风险到主动防范的过程。随着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北省涉外企业在实践中对汇率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化,规避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双向波动,富有弹性。为了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参与国际市场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银行客户对本外币交叉投资兴趣日益浓厚。  相似文献   

18.
熊也婷 《中国外资》2012,(13):46+48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特点分析了汇率风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依据我国当前企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了防范汇率风险的举措:企业可采取调整业务结构的策略来防范汇率风险;企业可充分借助金融工具来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9.
熊建平  闻冰 《中国外汇》2006,(10):46-47
零成本期权是一个成本节约型的创新,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了一柄重要的金融利器。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外汇衍生产品是对冲汇率波动的便捷工具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外汇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对我国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具体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可平均提高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