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并正式启动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根据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 据悉,根据中国和东盟去年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在2003年启动,在2004年6月结束,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据了解,中国和东盟签署《框架协议》后的第一次谈判委员会会议,即中国一东盟谈判委员会第7次会议,于近日在桂林举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贸易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正式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全面实施 2009年8月,在中国一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以下简称《投资协议》),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中国与东盟成功完成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谈判。同时,自贸区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5.
一、对广西的影响总体判断 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已顺利实施《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也已结束谈判并将于本月中旬签署。这意味着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15日,在曼谷举行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法律程序已经基本完成,从而将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全面实施2009年8月,在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以下简称《投资协议》),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中国与东盟成  相似文献   

8.
李燕 《中国市场》2012,(15):122-124,127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红河州由于独特的地缘条件,在对越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有利于红河州建设成为通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推动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红河州对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为红河州对外贸易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其中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形式。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在第六次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启动了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进程。在此之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双边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双方在贸易规模上的相互影响也与日俱增。2010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与东盟将制订原产地规则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争端解决机制等贸易规则,以保证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常运转。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中国与东盟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协议制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共13条规则)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签证核查程序》(共23条规则)。原产地规则的特点如下: 证书的签署机构必须是官方机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地证规则规定,持有出口缔约方政府机构签署原产地证明的产品才可以享受优惠待遇。这表明了各缔约国对于享受优惠税率产品的证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4日,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共有16个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与各东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2005年7月20日正式实施的《货物贸易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发展,应充分发挥双方经济互补功能,继续扩大双边关税减让安排,推动除关税外的其他方面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11月,东盟和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到2005年7月执行《货物贸易协定》,实施全面降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设成为继欧盟和拉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我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快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如加强政府的作用、改善产业结构、强化差异化产品的创造、重视双方的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将于今年8月签署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双方的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有关谈判委员会已举行30次会议,并已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对于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寻求推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对策,以期推动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于2004年11月29日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西议》(以下简称协议)。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正式实施,按这一计划的规划.自贸区内到2015年将实现零关税.届时.一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7亿人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自从20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平均关税由9.8%下降为0.1%,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的2004年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和2009年签署的《投资协议》的陆续生效,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但是,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和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南亚局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到2013年已有十一年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人民币区域化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的贸易基础,研究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历史地将广西推向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为广西的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对外经贸财会》2005,(1):52-5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6项主要任务;2005年会计资格考试命题依据出台——全国会计考办发布新考试大纲;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出台;《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启动;国资委公布第一批49家央企主业范围,央企非主业投资受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