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许学军  刘轶群 《中国物价》2022,(10):100-103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在我国股市的参与度越来越高,2020年5月其投资额度限制已经被取消,QFII在我国股市的地位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QFII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仍然值得考察。本文从QFII持股比例和持股稳定性的角度探讨了QFII持股行为对被持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利用2008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QFII持股能显著降低被持股的股价波动率,而且QFII持股的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坚持对外开放金融业,鼓励更多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我国股票市场,同时加强对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监管,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至今,我国创业板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涨幅超过了一倍,引发了不少人对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分析师预测数据,利用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对创业板行业进行估值,并与各行业股价进行对比,判断了股价对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结果显示:2013年12月底各行业股价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很小,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股价基本回归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13—2017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QFII持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作用路径分析表明,QFII持股主要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活动来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研究结论也表明,QFII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鼓励并引导QFII持股,充分发挥QFII持股的公司治理功能,有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6-2013年间所有发行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股数水平逐年增加,但持股比例显著偏低;行业集中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程度较高;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各上市公司对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授予条件及行权的特别条件各不相同;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同股价紧密相连。在有效期上,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取中长期的股票期权激励。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经营者产生激励作用,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其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减轻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带来的正向影响,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高管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大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则可以弱化高管持股比例增加在股价稳定性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要完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而企业要从机制和制度两方面去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投资实务界,QFII的优异表现使其投资策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影响QFII投资策略的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及其自身发展成熟性的基础上,对QFII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特征做了实证分析,发现QFII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看重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且以价值投资作为投资理念,这对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亚辉 《商》2014,(34):170-17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增发中的参与行为往往隐含着重要信息。控股股东是否参与增发以及参与程度与股价究竟有什么关系?论文实证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后的股票收益率与控股股东参与度并非完全正相关:控股股东不参与增发,收益率无明显趋势;控股股东适度参与(持股比例不变)后股票出现显著正收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QFII机构2007-2009年投资我国A股市场的超额收益率,静态分析结果表明QFII持股上市公司无法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QFII增仓上市公司可以产生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QFII减仓上市公司产生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弱点,从QFII机构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证券监管部门规范QFII信息披露,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比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颁发"新国十条"中关于限购政策的出台前后对中国股市股市泡沫度的测量结果,来验证投机资本是否由房地产市场向股市转移。从股票的内在价值入手,将股价超过内在价值的部分定义为泡沫。本文首先对股票泡沫莅临研究做了综述,然后利用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O模型)来衡量股票的内在价值。将泡沫除以股价定义为泡沫度,设R为泡沫度,由于内在价值在一定期限内为一定值,那么,泡沫度与股票收益率遵循同一分布,借鉴VAR的思路,可设服从t分布,在95%的置信水平下,泡沫度不大于临界值,可以得出泡沫度的安全值。最后,利用面板数据通过logit模型得出房地产价格与股价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2014—2018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独立性的视角进行分类,探讨机构投资者介入对市场股价波动产生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企业信息透明度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正相关,在对机构投资者归类后发现,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更容易引起市场股价的高波动,而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并不会对市场股价波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信息透明度这一调节变量的引入能够减弱机构投资者介入对市场股价波动的影响,尤其在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股价波动性这二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2013-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提高了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在股价信息含量越高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越显著,表明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信息反馈效应中的“挤入渠道”增强了管理层向市场的学习行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可帮助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取更多决策有用信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完善机构投资者调研制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纵向兼任高管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对公司财务管理及决策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理论上纵向兼任高管对公司股价崩盘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监督效应"又有"侵占效应",究竟哪一种效应是更主要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表明,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纵向兼任高管通过加剧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提高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侵占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股东控制力较弱(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内外部监督机制较差(单一大股东、独立董事人数较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和法制环境较差)时,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这在逻辑上为纵向兼任高管的"侵占效应"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本文对纵向兼任高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商》2015,(9):177-178
本文从2011-2013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1132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时间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量越高,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越及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2007年,结构性牛市将是市场行情发展主旋律,主要股指将迭创新高,仍将有相当的上行空间,但上市公司股价结构性调整将更趋惨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关系对股价联动的影响。通过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交叉持股关系矩阵和股价相关系数矩阵,运用QAP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交叉持股存在地域效应和行业分散化特征,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网络关系与股票价格收益相关系数矩阵显著正相关,表明交叉持股形成的企业联结网络导致股价联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简单的交叉持股关系,同一大股东控制下的交叉持股关系对股价联动影响更小。本文认为,正确认识交叉持股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有助于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监管者应出台相应政策确保交叉持股行为对股市风险传染的影响,以确保证券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2007年,结构性牛市将是市场行情发展主旋律,主要股指将这创新高,仍将有相当的上行空间,但上市公司股价结构性调整将更趋惨烈。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周青妍 《商业时代》2015,(10):76-79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2年我国沪深108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QFII、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影响越显著;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不产生影响。这表明,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只有独立的机构投资才能积极监督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分析师跟踪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能有效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股票流动性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分析师跟踪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流动性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的研究文献;另一方面为如何提高股票流动性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股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影响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从而可以推动股票价格的波动;另一个是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水平。通过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不难发现:股票期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在上市公司准备并即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初期阶段,对股价的影响最为积极;股票期权激励预案公告之后,投资者从激励方案中预期到公司的投资价值,此时股价受投资的预期影响较多,还会呈现上升趋势;在股票期权激励实施中,股价取决于经营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