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宏观经济和债券违约企业进行了剖析,引起违约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下行导致的强周期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恶化,经营不善导致的盈利能力持续低下,融资能力下降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过度投资导致的杠杆率过高,管理层不稳定,实际控制人突发状况等。通过量化手段建立起一整套基于财务变动、宏观经济趋势、行业走势、内评结果以及突发舆情事件为基础的量化预警模型。提出的模型考虑发债企业风险状况综合评定、财务指标异动、债券收益率和股票价格等市场异常情况、违约预警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并利用该预警模型从地区、评级、行业及个体等多个维度对未来债券违约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企业践行“走出去”倡议,积极开展海外投(融)资与并购,但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调控措施严格等原因,部分企业进入流动性危机、评级下调、道德危机等恶性循环突发的负反馈阶段。中资债违约、中国企业国际信用危机等情形,引发了各界关于完善信用风险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内保外贷离岸债业务审核责任的监管、加强境内居民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投融资后返程投资监管、加强移民税收洼地家族信托财富转移的监管、加强法律对权力保留信托的监管等多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11超日债”带来债市首例违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4日晚,中国债市迎来首例实质性违约。原定于3月7日发放8980万利息的"11超日债"仅能按期支付400万元,至此债市刚兑传统被打破。本文从超日公司和"11超日债"基本情况入手,并结合我国债市原有基本情况,分析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大肆信贷扩张,当利率升高且房价开始下跌之后,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导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次贷危机开始显现。本文力求从微观经济学角度——信息不对称中找出房地产按揭贷款风险产生原因的共性,并针对我国银行房地产过热现状和现在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升息过程这一现实,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杜昶 《商》2013,(10):122-122
2009年欧元区爆发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其爆发的原因主要有货币和财政政策矛盾、产业结构失衡、高福利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出口贸易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最后总结了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轩 《中国市场》2012,(1):51-52
继标准普尔公司降低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愈发严重,全球资本金融市场受到新一轮的冲击。文章针对美债危机背景下的欧洲债务问题,浅析了两方经济体债务危机的区别,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传递以及背后推动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邵娜  李婧 《市场论坛》2008,(6):88-89
2000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货差持续扩大,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宏观经济环境层面的因素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文章最后从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商业银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业务改进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球直通车     
《现代商业》2011,(28):12
欧债危机恐卷土重来随着欧洲休假季节结束,欧元区也迎来一个关键时期——落实欧元区领导人在7月特别峰会上的决议,防止欧债危机蔓延。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近日指出,欧洲金融市场动荡不可避免地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影响。同时,也将进一步打击主权债券投资者信心。分析人士认为,能否避免希腊债务违约、扩大欧元区稳定基金使用范围、避免宏观经济二次探底将成为困扰各国领导人的三大难题。如果应对不好,欧债危机还将掀起更大波澜。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经济政策,此前一直持续高企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直接导致工程机械下游市场开工不足,加上前些年工程机械市场的过度膨胀和超前消费,社会保有量高居不下,使得用户购买能力和债务支付能力大幅度下降。这些现象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就像推到了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向上游传导至工程机械销售市场,造成行业市场需求低迷,市场经营环境日渐恶化。  相似文献   

10.
毛木子 《新财富》2014,(4):19-20
超目债公告无法按期全额付息,宣告了债券市场出现首例实质性违约。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违约可能会引发“钱荒”频现、房价下降等反应,并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与欧洲货币一体化:基于制度变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债务危机是由主权债务违约所引发的区域性信用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从推动欧洲货币制度变迁的因素角度出发,分析了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洲货币一体化过程中政治因素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引发的必然后果。其解决方法应当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治协调机制,或者让渡政治因素在欧洲货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经济因素更为自主地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09,(3):123-127
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1月28日,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这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  相似文献   

13.
欧债危机,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对欧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幅度都在下降。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出口贸易基地,自然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侯玉洁  王鑫 《北方经贸》2014,(5):165-165
分析90年代以来历次主权债务违约事件,发现其分布具有地区性和连续性,且发生概率更多决定于受债务国政府的还债意愿而非偿还能力。对最近的欧债危机和拉美危机具体分析发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并非是违约发生概率的决定因素,而是政府对系统性风险的抵抗程度和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级贷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大肆信贷扩张,当利率升高且房价开始下跌后,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导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通过相应传递机制向世界蔓延,各国纷纷采取以注资为主的方式稳定市场信心,缓解并力图消化愈演愈烈的危机。次级贷款危机的实质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一旦美国因为债务上限的纠纷而出现违约的苗头和风险,美债作为安全抵押品的资质将受到怀疑和削弱,进而导致相关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随着8月2日的"倒债"期限迫近,美债可能违约的传言不胫而走,令美债持有者的焦虑与日俱增。8月2日,美国将有520亿美元的国债到期需要赎回。如果无法继续发行新债偿还旧债,美国势必出现债务违约。届时,美国国债价格将大幅下跌,市场还会大批抛售美元。  相似文献   

17.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平稳有序地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在2016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刻画了去杠杆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基于此现实,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上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尝试利用违约成本的变化引入金融冲击,从未预期和预期冲击两个视角理解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去杠杆过程前后信贷、杠杆率以及信用利差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不仅源自未预期违约成本的变化。违约成本预期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为理解我国去杠杆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本文结果,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违约成本的实际变动,还应重视金融机构的预期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限制违约信用债交易,使得投资者缺乏市场化退出手段,且容易积聚市场风险。我国已具备形成违约信用债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比照类似性质的美国高收益债品种"堕落天使"收益曲线,我国违约信用债具有投资价值,违约信用债交易市场对化解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以及债市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的构建需遵循法制化、市场化、安全与效益平衡理念,应构建跨市场统一的违约信用债交易市场,并基于违约信用债特性制定针对性交易模式,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9.
习明明 《中国市场》2012,(11):42-48
本文重点考察了欧债危机背景下江西省31家上市公司2011年前3季度的经营发展状况,从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比等几个方面综合比较分析其增长能力、收益质量、现金流动性、盈利能力和偿债压力。研究表明,业绩相对较好的公司主要有18家,业绩相对欠佳的是13家。整体而言,江西省31家上市公司所呈现出的特征是稳中有进:增长能力较强,但收益质量较差,现金流动性低;盈利能力较差,但偿债压力较小。同时,分析表明,这些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针对这些现状,本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金腾 《大经贸》2009,(8):86-87
从2007年初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次债危机和信用违约依次传导形成了金融危机(俗称:“金融海啸”),并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主体迅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遏制全球性的经济下滑。其中,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5日审议通过了令人震撼的“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以及“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