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看,管理者由于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表现在会计政策方面易造成高估投资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低估投资所隐含的潜在损失,最后使实际财务信息偏离预计很多,降低了财务的稳健性。而公司债权人希望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衡量企业的财务成果,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本文以我国深圳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初始样本,以管理层薪酬度量过度自信,实证研究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得出结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企业的稳健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
过度自信是指过度高估有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度低估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表现为过高估计项目未来收益及成功的可能性,过低估计未来损失及失败的可能性(Heaton,2002)[1]。由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积极确认收益,延迟确认损失。而会计稳健性原则要求谨慎确认收益,积极确认损失。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采用不稳健的会计政策。以2007~2011年深沪两市主板非金融非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相对薪酬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采用KhanandWatts(2009)[2]C指数模型度量会计稳健性,实证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数与会计稳健性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07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使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低。  相似文献   

4.
对自身能力的高估、认知水平的偏差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文章意在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负向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无法对这种负相关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监管、激励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市场遭受重大挫折的背景下,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样本资料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的条件会计稳健性和无条件会计稳健性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收益、低估风险,具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耐力和失败容忍度,他们通过高风险创新项目的成功证明个人的市场价值。 文章以 2010—2020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此外,文章通过阐述实证研究局限性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商》2015,(17):160-161
随着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传统经济学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行为经济学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有关于个人判断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员,其更容易滋生过度自信的心理,从而在企业决策中产生行为偏差。这使得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决策研究逐渐成为了现代财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过度自信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综述了有关企业会计决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状况较为普遍,现有的较为经典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对这些现象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理性人为假设,而事实上,人并非绝对理性。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投资的现状,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重要表征之一,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薪酬契约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下的管理者薪酬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以其持股变动比例和薪酬比例作为度量指标,盈利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得的综合评价指标度量,以2009-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的盈利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柳  孙楠 《财经论丛》2011,(4):111-115
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研究范式引入到企业财务经济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展开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度量三个角度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①,在评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廖芮  赵雪阳 《市场周刊》2020,(16):0103-0103
研发投入作为创新的起点,是促进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周期长、风险高作为研发投入的基本特点,因此,受到的融资约束较高。会计稳健性作为企业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之一,因其自身谨慎性的特点,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因此,文章通过浅析二者的关系,探究会计稳健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从而为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毓 《商业时代》2012,(24):101-102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持乐观态度,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现有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提出及其度量方式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为国内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9)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肩负着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创新成果存在公共性与风险性导致企业往往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政府有责任要采取相关措施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激励。文章现主要针对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行为公司金融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公司金融的研究,以行为人非理性或非完全理性为假设,拓展了公司金融的研究视角,解释了很多传统公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并购行为以及盈余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为改善企业金融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管理者在投融资、并购等企业财务行为中存在大量过度自信行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完善阶段,经理人市场远未成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未来收益,容易低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对信息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理性思考等方面。以往的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上的指标仍显粗糙,结论可靠性差,若想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应建立并运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从而更好的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产生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1-2016年中国上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内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如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绩效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且它们的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显著增强其绩效水平,内控的有效性会显著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内容,并扩展了内控对两者关系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祝凌 《致富时代》2011,(5):133-133
管理者在公司投融资及并购决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能力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出有别于理性投资者的决策特点。该文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出发,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公司决策方面的影响,并解释传统金融理论下不能解释的一些公司决策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企业管理者特征及其行为决策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其对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方案和调整策略亦不容忽视。通过以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管理者为研究主体,有效结合会计学、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着重考察不同产权背景企业中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对成本费用的调节机制及其对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效果,得出结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时由于更加自信,因此导致了国有企业更高的成本粘性。研究旨在为深化认识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