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我省农业获得大丰收,圆满完成“两超一稳”目标,为完成“九五”计划开了一个好头。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粮食生产超历史,总产达到353.3亿斤,比上年增产32亿斤,比历史最高年增产21.6亿斤;二是特色农业产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潜力和希望的领域;三是农民收入大增加,全省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增长21.5%。尽管如此,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在发展农业上,仍具有单位面积产量偏低,种养业的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三大潜力和农业生产波动、农产品比较效益低以及对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2.
农业在海南特区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关系到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只有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区经济才有牢靠的基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打基础、用政策、抓落实、求效益”的方针,把发展农业生产摆在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一举打破了粮食生产徘徊局面,获得连续三年丰收。从1989年到1991年,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累计增产12亿斤。糖蔗、热带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品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发展。199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4.8亿元。农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批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3.
发展好势头明确新任务再创新局面刘初浔(一)1994年,我省农业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二十字"指导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获得了全面丰产增收。主要表现在:一是稳粮扩棉实现了预期目标、粮食总产达到320.7亿斤,实现了"两超"(超计划20亿斤,超...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粮食生产保持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960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产291亿斤;粮食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反思农村粮食生产问题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自1984年获得8146亿斤的快速发展之后,从1985年开始连续三年处于徘徊状态,以至到1987年仍未达到1984年生产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承包责任制这股强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绥化地区的种植业生产连续上台阶,产量不断提高。特别是1990、1991持续两年获得农业大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53.86亿公斤,1991年粮食总产56.68亿公斤。两年粮食总产均占全省粮食总产的四分之一左右。这种稳定的粮食产量,不但基本解决了全区温饱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区的种植业已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区的农业已经步入一个新阶段。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全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却不高,甚至拖了全省的后腿。1990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60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9.2元,199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686.3元,虽然比1990年增长了13.9%,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3.8元。这种高产穷区的症结何在?关键是过去我们只注重生产,忽略了资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农村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持续增产,速度加快。全省粮食总产量,1979年首次突破500亿斤,1983年突破600亿斤,提前两年实现了“六五”计划规定的指标。回顾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过300亿斤花了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前,我县一直是个穷县,社员人均分配始终在50元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到1981年粮食总产31160万斤,人均占有粮食674斤,社员人均分配达到了100元。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粮食总产可望达到4.4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这就为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总产值可望达到2.5亿元,比1980年增加112.6%,将提前实现翻第一番。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农业生产也要开个好头。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抓粮食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实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几项比较重要的问题。现将有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关于粮食生产 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我省的粮食产量已连续两年未达到300亿斤。省里已制定了1996年要恢复到320亿斤产量的目标,而且今后几年要稳定在这个水平之上。为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02,(11):5-6
今年我省粮食总产预计在660~670亿斤之间,比去年减70-80亿斤,是1986年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粮食产需连续三年出现缺口,今年的缺口将突破100亿斤。4-9月份,全省收购粮食149亿斤,同比增加14亿斤;销售粮食93亿斤,同比增销13.6亿斤。到9月末,全省粮食总库存313亿斤,其中商品粮库存207亿斤,同比增加5.6亿斤,比年初增加53亿斤。预计全年收购200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11.
新闻在线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6,(2):F0004-F0004
我国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六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公布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黄皮书实测结果表明,中国在世界各大国中综合国力排名第六。专家预测分析称,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略有放缓,预计在4%到4.3%之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2亿斤;粮食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2004年和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增长,增长总量超过1000亿斤,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记录。这1000亿斤在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态势中的意义不可小觑。用温家宝总理2005年12月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  相似文献   

12.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我省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出现了大量的粮食“过剩”积压,农民一直被“卖粮难”所困扰。尤其是1996年至1997年度,情况更为严重: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350亿斤大关,扣除农民“三留”200亿斤,粮食商品量达150亿斤...  相似文献   

13.
粮食转化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国粮食年总产量1979—1982年四年平均达到6,017亿斤。在此基础上,1983年猛增到7,750亿斤,比前四年年均总产量增长28.8%。1984年全国粮食达到8,000亿斤,又比1983年增产250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4.
周迅 《农村展望》1991,(2):45-46
根据我国目前粮食缺口制约“四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国家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垦区建设100亿斤,良基地的任务。要求从1991年起到2000年前的10年间,垦区粮食总产量达以135-143亿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00-108亿斤,比垦区“七五”期间粮食定购任务27.4亿斤增加了73-80亿斤。这是一项鼓舞人心的的战略计划,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有必要结合总结农垦建设的历史经验,寻求在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合理配置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22日,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韩长赋提醒说,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经济》2011,(6):47-48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去年,这个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千亿斤,总产量达到1002.6亿斤,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粮食商品量超过800亿斤,其中销往省外的商品粮超过550亿斤。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四川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威胁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1987年全省粮食增产3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30元,乡镇仓业总产值增加30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100万个的任务,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积极努力的重大问题。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1937年的农业生产,遇到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严重的干旱。我省盆地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秋冬连旱、冬暖、春旱异常气候,据气象预测,还将发生夏旱和严重伏旱。这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发展研究,主要是农业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农业兴,各业才有赖于发展的基础。农业不仅解决全国人民吃穿的问题,而且,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来自农业的占60%,可见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农业是稳定天下的一大产业,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党和国家一直关心农业,并把其摆在重要的地位上加以领导。党和国家通过农村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了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省粮食产量打破了几年来徘徊在300亿斤的局面,上了400亿斤以上,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这是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新突破,同时也说明了我省农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必须提高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作通讯》2009,(19):10-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6000亿斤、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8个台阶。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使命。通过农业决策部门和广大农民的辛勤耕耘,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粮食产量跃上了1万亿斤以上的平台。在生产领域,中国农业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绩。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更需十倍努力。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在于多产粮,还在于粮食储运、贸易、消费、.政策调控等各个环节。透视粮食产后的这些环节,如果能真正做到开源之外更节流,这将无异于打造亿万亩无形粮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