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许正元 《秘书》2011,(2):39-39
[不修边幅]边幅:布或帛的边缘。不修剪布帛的毛边。比喻人不注重仪表,衣着很随便。“不修边幅”只能用来比喻人,不能用来比喻城市。  相似文献   

2.
《化学》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无机物、有机物基本组成、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有一些相似概念容易让人混淆不清,例如与质量有关的四个概念;名称相似、难以区分的四同概念;初学有机物最容易混淆的芳香族概念。从本质上对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帮助理解、记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这两个成语古已有之。“每下愈况”比“每况愈下”出现得更早,最早见于《庄子》。  相似文献   

4.
陈樟文 《秘书》2013,(2):38-39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成语中的字词很容易被读错,在这里笔者从四个方面列举一些实例。多音字错读据粗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多音字的读音至少有两个,个别字甚至有五个之多。一些成语因含有多音字而容易读错。1.宁缺毋滥。指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宁"是多音字,此处意为"宁可",正确读音是nìng,不能读作níng。  相似文献   

5.
秦凤岗 《秘书》2014,(8):37-39
成语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遗产中的闪光明珠。在浩瀚的成语海洋中,有不少成语是近义词,乍看起来很相似,意思也很接近,极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沿用的固定词组,其特点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成语大多有一定的出处,词义往往不限于字面。近些年,滥用成语的现象相当普遍,新闻媒体错写、误用成语的现象为数不少。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公文写作,对事物的质和量都必须表达明晰,做到措词规范、得体。因此,弄清每个词的确切含义,词义的范围大小、程度轻重,与其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就显得十分必要。这里,试举几组易混淆词语来辨析一下。迷茫迷惘"迷茫"与"迷惘"是一组近义词。可抓住"茫"与"惘"这两个语素来咬嚼。"茫",形声字。从水、芒声。本义是水浩大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决与绝、定与订、置疑与质疑、三部曲与三步曲,是文章中容易误用的几组字词,下面逐对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和“倍受关注“   我们经常能在出版物中看到“此前反映的某某问题备受关注“之类的话,其中的“备受关注“有时也被写成“倍受关注“.那么,究竟是用“备受关注“对呢,还是用“倍受关注“正确?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0.
“账“与“帐“   “账“是“帐“的分化字.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账““帐“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几十组异形词.二字分工如下:   ……  相似文献   

11.
成语IT版     
王晓云 《财会月刊》2011,(9):I0017-I0017
格杀勿论:有病毒则杀!杀不掉则格式化,无论好坏。格杀勿论。有容乃大:从1.44兆的软盘,到如今动辄多少G的U盘,只有拥有足够的容量,才能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13.
成语颂清廉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而蕴含在成语里的清廉故事更是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直沿用下来的意义完整、形式简洁、结构定型、表现力强的固定词组。在日常的写作与言谈中,正确运用成语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其含义。干扰正确理解成语的因素很多,以下五种尤为大忌。  相似文献   

15.
审计准则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我国审计准则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准则: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条件。(2)作业准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3)报告准则:审计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4)处理处罚准则: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给予处理、处罚、作出审计决定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禾丰 《财会月刊》2010,(2):I0016-I0016
五毒俱全民间传说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蜈蚣、蝎、壁虎和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  相似文献   

17.
公文写作中几组易混淆的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秘书工作者,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同形似而意义有差异甚至迥异的词语,若运用不当,就会影响表情达意或产生谬误。现列举数例,供写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韪,读wei,意思是“对”“是”。“不韪”即不对、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息国君主息侯不顾五种错误,冒险去征伐春秋初年“小霸”天下的郑国,结果大败而还。后世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公然去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也指术顾舆论的谴责去干坏事。  相似文献   

19.
暴虎冯河:“冯”读ping,不读feng。暴戾恣睢:“睢”读sui,不读ju。暴殄天物:“殄”读tan,不读zhen。  相似文献   

20.
翻看报纸杂志,常会发现成语使用不当的错误,望文生义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这里举几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