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中国与巴两、阿根延乃至南美地区的积极合作互动,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广大中国企业提供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和广阔的施展空间。农发行应积极落实后续沟通对接机制,构建多种合作方式和渠道,助力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和平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成功访问巴西、阿根廷,推动中国与巴西、阿根廷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提升的新局面下,根据农发行总行党委安排,应汇丰银行巴西和阿根廷分行邀请,笔者一行6人于2014年10月19-27日赴巴西、阿根  相似文献   

2.
张霞 《中国改革》2007,(10):30-33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有钱者一掷千金,无钱者生活困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之一。况且,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短期内并没有改善的迹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有人主观臆断收入差距被人为地高估,是中国长期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造成的"仇富"心理使然。其实,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才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阿根廷是传统的农牧国,农牧业发达,是世界农牧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素有"世界粮仓与肉库"之称。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0万公顷,长期牧场1421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9%,人均拥有耕地0.7公顷,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约为20公顷。农牧业产品出口是阿根廷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出口总额占阿根廷产品出口总额的50%~60%,为世界第八大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食用油、牛羊肉、羊毛、蜂蜜、皮革及其制品等。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新闻     
<正>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近日称,2011年中国将从阿根廷购买550万吨的玉米,并继续增加对阿根廷豆油等农产品的进口。隰中粮黄海120万吨粮油加工项目近日竣工,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是农牧业强国,它既享“有欧洲粮仓”的美名,又被称“作牛背上的国家”。阿根廷地广人稀,农牧场以占地大而闻名。一般来讲,占地数千公顷至数万公顷的被称作大农场,占地100公顷以下的只能算小农场。拥有10公顷左右土地的农民,由于其收入少,往往被列入贫农阶层。这些农户住得很分散,基本上是在一些大农场的角落占一小块土地,安身立命。据介绍,阿根廷政府部门曾经作过一项研究,如果一个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变成失业者,政府要为他一生的医疗、教育、养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支付庞大的费用。因此,政府也鼓励小农户留在农村。在阿根廷,1公顷土…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阿根廷天气炒作,还是美国出口刺激,抑或是巴西罢工影响,去年11月以来CBOT大豆始终在15美元下方波动,价格出现突破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市场之所以畏缩不前,正是因为前行路上终究会遇上的一座"冰山"南美丰产。全球大豆市场新作供应量将会出现明显增加,美国大豆销售火爆的局面难以为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豆市场的主题似乎依旧是压力。  相似文献   

7.
大豆原产自东方,但如今已成为阿根廷的主要农作物。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国际贸易是大豆在阿根廷扩张的根本动力。大豆的生产与贸易对阿根廷的影响是多元的。一方面它给阿根廷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社会动荡、农业污染等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大豆及其衍生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与阿根廷应进一步深化在大豆贸易领域的合作,让两国的大豆贸易真正实现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正>阿根廷政府称今年阿根廷谷物有望再创丰收阿根廷政府近日预计今年阿根廷大豆产量将大幅增长66%,有望达到5300万吨,玉米产量也将会增长35%,达到2020万吨。阿根廷政府表示将继续致力解决农户的问题,提高产量。分析师称,阿根廷大豆丰产对于美国农户来说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技术进步引领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国加快释放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活力,对于提升生产效率、稳定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拉美农业大国阿根廷,农业数字平台正加快普及,农民数字能力得到提升;在欧洲"菜篮子"西班牙,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是"空中课堂"中应用较早且效果明显的大众传媒,由于在制作、接收、使用等方面具有着相当广谱的特征,电视在远程教育,特别是中国农村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统计,我国家庭电视机拥有率接近100%,因此,理论上,通过电视传播信息覆盖面是最广的;二是投入低,成本效益高。因为电视具有很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无论是受众还是传播者都无需额外投资,节约了教育投入成本,加之电视传送能够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农民能够不离土、不离乡,与生产结合,边学边用,教育的"成本效益"显著;三是形象直  相似文献   

11.
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是世界排名前四位的大豆生产国,但从贸易角度,美国、巴西、阿根廷与中国却处于完全相反的地位,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大豆出口国家,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利用1961年以来的FAO数据,从大豆生产、贸易两方面分析50多年以来上述四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变化形势,并通过对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生产、贸易发展形势的原因分析,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应予以借鉴的方面,以期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农贸     
阿根廷中止牛肉出口据报道,阿根廷政府日前宣布,为平抑国内物价,从现在起中止牛肉出口180天,同时提高牛肉出口关税。受此影响,今后6个月内阿根廷牛肉出口预计将减少40万吨。俄罗斯农业市场行情研究所所长雷利科日前说,阿根廷关于中止牛肉出口180天的决定可能造成俄国内牛肉涨价。该研究所的统计资料显示,阿根廷2005年向俄罗斯出口的牛肉为18.3万吨。雷利科说,俄罗斯从阿根廷进口的牛肉占其牛肉进口的三分之一。阿根廷中止牛肉出口的决定将使俄罗斯牛肉供应出现大的“缺口”。根据俄罗斯肉类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俄每年需要进口55万至60万吨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由于其畜牧业非常发达,号称"世界肉库"。她的全国总人口数是4000万,而牛的存栏数却达4800万头。阿根廷人均消费牛肉也曾经居世界首位,达到人均年消费70公斤,"葡萄美酒加鲜美烤肉"是阿根廷人日常饭桌上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第一批1508个县(市)的"三讲"集中教育已基本告一段落。总的看,这些县(市)的"三讲"集中教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县级领导干部深入贫困、落后、困难较多的乡村、企业、农户,听取意见,面对面地为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边整边改,使"三讲"教育深得人心;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找准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今后工作的新思路等。本刊特编发这组县(市)"三讲"教育的文章,供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政策支持,而且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农业政策严重不利于大豆产业发展;阿根廷的大豆科研也远远不如美国和巴西。在这种恶劣环境中,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居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考察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巴西政府可能会在8月份取消10%的小麦进口税,因为政府担心阿根廷限制小麦出口。阿根廷是巴西的头号小麦供应国,巴西过半的进口小麦来自阿根廷。巴西政府认为阿根廷可能很快限制小麦出口,以便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巴西政府的经济部门一致认为必须取消进口关税,遏制国内小麦价格上涨,因为阿根廷小麦将变得越来越昂贵,而巴西的小麦供应并不充足。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世界头足类市场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1年阿根廷鱿鱼产量再度下降2001年阿根廷鱿鱼的渔获量是20.8万t,只达到2000年的72%,或者说是自1993年以来平均年产量的77%。由于阿根廷鱿鱼产量的下降,影响了全球市场的鱿鱼供给。阿根廷在渔季最后3个月离岸价格维持在每吨600美元。在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2月7日至27日,王文飞副行长率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代表团一行6人,赴阿根廷和巴西,对两国的农业政策、银行对农牧业的支持及银行内部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访问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阿根廷、巴西的农业经济情况(一)阿根廷的农业经济情况阿根廷的国土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占国土的1/3,已开垦的只占47%左右。阿根廷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国家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机遇,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办学方向,发扬"不怕困难、积极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图强"的农广人精神,多形式、多渠道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办学规模和教育培训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招生规模稳起来中职教育是农广校的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