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社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原则,已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接受。本文按照此原则,对除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郊区以外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谈点看法和设想。一、前段改革没有摆脱信用社组织机构“集并、向上”变迁史的惯性。以恢复合作金融性质为核心内容的信用社改革已走过了六年历程,进行了多种改革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看信用社还投有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与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广大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还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从1982年起,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始了以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各地都成立了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开展了清股扩股,主任实行选举制,职工实行聘任制。恢复信用社“三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但是,经过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来,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工作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起来。从目前情况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效果是好的。通过改革,坚持了信用社合作金融的性质,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使信用社增加了新的活力,工作大有起色。但是按照中央1983年和1984年两个一号文件对信用社改革的要求来衡量,这项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支持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来看,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  相似文献   

4.
信用社改革从1982年算起,已经历了8个年头。通过以恢复“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信用社已出过去实际上的银行基层机构,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但与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改革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信用社独立经营后,与银行矛盾增多,内耗严重。于是主张行社合一的呼声再起,有可能使信用社改革经过8年之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看来,信用社朝什么方向改,似有必要重新探讨。我们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自1983年试点,次年全面铺开以来已六年了。改革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信用社的“三性”,为了接近群众,接受社员监督,信用社的规模应该是小型的;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用社的规模宜大不宜小。有的认为管理体制应彻底改革,信用社应该从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或独立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信  相似文献   

6.
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在于恢复民办,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1983年信用社改革以来,尽管在扩股增股,建立民间管理组织,开展民主管理活动等方面作了一系列尝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银行最近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信用合作会议。会议主要交流了各地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情况和经验,讨论研究了一九八四年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农业银行各省分行主管信用社工作的负责同志和部分试点县支行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赵秋喜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议首先对一九八三年各地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情况作了估计,认为总的来看,一年来各地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工作是成功的,取得了较好成绩。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坚持了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恢复和加强了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南宁地区,和全国一样,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步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中如何估价的问题,信用社本来面目恢复与否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信用社模式问题.现在结合南宁地区信用社改革实践中有关这些问题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第一,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的估价问题对近年来信用社改革作出符合实际的估价,将有助于我们清醒地看到信用社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以期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把信用社办成真正起民间借贷作用的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9.
把信用社办成真正起民间借贷作用的合作金融组织,是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进行信用社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几年来,围绕着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现在,我们就如何才能把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从1983年开始的,以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为目标的信用社改革,迄今已经历了6个年头。不可否认,通过扩股、分红,建立社员民主管理组织,灵活办理多种信贷业务,信用社的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各项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农村商品经济中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信用社改革的同时,由于农村金融体制、各种金融组织的性质,以及业务分工范围等因素的不确定,使以恢复“三性”为主要标志的信用社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了稳定货币、加强宏观控制,国家采取了持续紧缩信贷的措施、手段,信用社在改革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志对信用社改革的目标产生了疑虑。因此,很有必要就合作金融存在的基础、阻碍改革的症结所在,以及改革的前景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区进行信用社体改后,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的“三性”,扩大了信用社经营业务的自主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信用社职工组织资金的积极性,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农业银行对信用社的领导管理工作有所削弱,行、社之间的矛盾扩大,信用社的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1983年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改革,虽然恢复了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信用社的改革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个别地区又出现了对信用社主任实行任命制的现象。二是目前信用社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法人,处在负盈不负亏、亏损就挂帐的状况。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信用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权难以落实;②农业银行如何加强和改善对信用社的领导和管理,如何理顺行、社关系还存在不少问题;③由于产权关系模糊,对信用社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也难以建立和完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实行股份制改造,才是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3.
一、信用社改革取得进展,但无实质性突破(一)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经历了八个年头。八年来,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是沿着变“官办”为“民办”、恢复“三性”、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为主线推进的,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从江西的情况来看,一是改革了机构体制,信用社从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变为在农、业银行领导下的独立自主的金融组织,并有40%的信用社与农行营业所分开办公。信用社机构由一级制发展为二级制。实行了收缩信用代办站,下伸机构,增设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信用社从1983年开始改革以来,经历了改“官办”为“民办”、恢复信用社的“三性”、建立信用社县联社,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并非尽如人意。于是,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信用社本身并把它放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不同经济区域的信用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组织形式、经营规模、资金实力、业务方向、服务对象、经营目的、成果分配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差异,以致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也明显地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它将成为深化信用社改革的一种阻力。本文想就几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一、合作金融性质与非合作金融管理的矛盾。信用社改革从恢复合作金融性质起步  相似文献   

16.
一1983年和1984年中共中央的两个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性质”,“信用社要进行改革,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国务院下达国发(1984)105号文件,批转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把恢复  相似文献   

17.
李德 《中国金融》2021,(18):28-30
<正>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  相似文献   

18.
1983午以来,信用社进行以恢复合作金融性质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中央银行对其硬约束相对减弱,信用社的信贷行为比专业银行较为灵活,自身力量和服务功能都得到了加强。但是,信用社改革同其它改革一样,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一是经营环境,二是内部机制。面对着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信用社受自身特点限制难以抗衡。肩负着合作金融组织的义务,而经营决策权、财务管理权、人事调配权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央1984年1号文件“信用社要进行改革,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指示,全国各地开始了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至今,改革工作已进行了四年多,改革的主要成就如何呢?对改革后的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现状,应该作怎样评价?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所有这些,都是农村金融工作者当今颇为关注的问题,结合邕宁县信用社改革后的初步调查,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这一集体所有制合作金融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议论的热点和金融界关注的问题。现就广西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对此作一些探讨。一、信用社九年改革的回顾广西农村信用社自1984年开始,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把信用社真正办成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指示,全面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九年多的改革实践与探索,信用社在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破了信用社“即是合作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管理体制,使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