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书工作》2012,(4):F0002-F0002
文同(公元1018—1079),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人,中国墨竹史上的重要画家。他继承了黄筌、徐熙等画竹名家的绘画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改进不合理之处。他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因此,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构图上既画全竹,也画折枝竹;  相似文献   

2.
鹰栗图     
画中秋日栗树,叶片凋落,一鹰立于枯枝之上,树下绿竹已带上秋天的枯黄之色。树干用简练的笔法画出,浓墨点横苔,竹叶以淡墨双钩,设色简洁。栗果却用细毫将表皮刺毛画出,工整细致,写实逼真。  相似文献   

3.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已计划把竹产业链深加工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扶持和发展。竹汁含有抗衰老、抗应激和抗疲劳的竹叶黄酮、酚酸、生物活性多糖、特种氨基酸和锗、锌、硒、钙等多种矿质素,利用竹汁制成的竹饮料,不仅有消炎解热的特效,还有多种保健功能,因而有"神水"之誉。竹汁液的制取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应用的竹汁饮品、竹汁酒已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竹子深加工除造纸、竹编、农具、家具、建材外,还可形成以竹材、竹叶、竹笋为产业链的竹笋提取物、竹碳、竹醋液、竹叶抗氧化剂等;其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酒类、调味品、医药、保健、化工、纺织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高逸图》     
《高逸图》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倪瓒的折带皴,行笔以侧锋为主。正如他自己对倪瓒画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这幅画描绘五仕女簇拥着酒醉的钟馗夜归的情景。钟馗作张髯大腹、步履蹒跚之状,双目斜视,左右肋各有搀扶侍女一人,后侧一侍女护送。侍女头部发髻乌黑光亮,脸部敷脂抹粉,体态轻盈,衣褶飘逸。钟馗宽袍束带,以淡墨疾笔写衣褶,作兰叶描。人物画法,以工带写。  相似文献   

6.
超脱得真趣     
正看了高天舒一批新作,感到高兴。因为过去我曾看到过他的一些作品,今昔相比,颇有长进。再者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他作画时的那种自由洒脱的心态。中国画的"写意"二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写我意,抒我情,为自己找快乐。既没有名利得失之念,不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好坏任人评说。但能如此超脱,方可得到艺术之真趣,享受艺术之至乐。这是  相似文献   

7.
<正>金默如1938年生于北京,爱新觉罗后裔,师从齐白石得意门生王雪涛大师,从形到神,得其真传。博学多识、才思敏捷而又虚怀若谷。他在"小写意"花鸟画上开创了独特之风韵,赞曰"画为无声之诗"。画者的气质和秉赋,对画风之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金默如对多彩的自然界生就无比崇爱,他觉得  相似文献   

8.
外国的怪竹     
酒竹 :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酒竹。人们想喝酒时 ,削几枝竹子插入瓶内 ,一夜间便会盛满30度左右的“白酒” ,成为当地人待客的佳酿。甜竹 :亚马逊河岸边生长着一种甜竹。其竹叶肥厚 ,一到春天 ,竹叶便发绿变暗 ,产生甜甜的汁 ,人嚼之甘甜如蜜。电竹 :北美洲产有一种电竹 ,它能产生电 ,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靠上该竹 ,便全身麻木 ,甚至被电流击倒。睡竹 :南美洲有一种睡竹 ,竹叶很薄且细长 ,如果有人躺在竹子旁休息 ,15分钟后便昏昏欲睡 ,而且困劲很大 ,一睡就两天两宿不醒。外国的怪竹…  相似文献   

9.
文同画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据说他每次画竹子都显得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别人请教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保险培训与文同画竹有异曲同工之妙,培训前期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团队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既定任务时是否“胸有成竹”。这犹如武林高人的意念:“未出一招一式,而胜败已成定局”,要功夫深,全在“课外功”。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差错最少的人;一个善做准备的团队,是效率最高的团队;一次善做准备的培训,可以画出一副“好竹”。本期栏目我们邀请了人保寿险四川分公司培训部总经理王雨阳、生命人寿浙江分公司培训部总经理赖晓峰、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个险分管副总经理董合桥担任嘉宾,谈谈他们对培训准备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书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是辛勤耕耘画坛70余年的一代宗师,他非常喜欢画牛,以牛为创作对象,也因画牛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耐劳精神感动同行.他为自己的画室取名"师牛堂",并在"五牛图"上题字"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不倦写之."爱牛之心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竹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子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对竹加工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竹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文章对利用竹加工剩余物制备的竹炭、竹醋及竹叶提取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商机一览     
《公司》2000,(5)
我国林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竹业 据统计,全国目前共有竹林面积6300多万万亩,近20年每年以75万亩的速度递增。在竹林大面积增长的同时,竹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进展。80年代以来,全国竹类研究获奖科技成果21项,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雷竹二季出笋技术使雷竹提早或延长笋期100多天,提高经济效益5~10倍。竹木地板、竹胶板、竹晶、竹叶黄酮、竹啤、竹康宁等一系列新开发出的产品,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竹子的应用已突破传统领域,向建筑、运输、医药保健、旅游等行业进军。目前我国竹产业的年产值达170多…  相似文献   

13.
孙航 《人力资源》2006,(13):42-43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堪称最早的职业指导师.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在干着一件自己乐意为之、非常感兴趣的事,并能以此为生,那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4.
景龙画猫     
刘景龙先生在县文化馆工作,干了一辈子宣传和书画教育工作。基层美术工作者,大都是多面手,写标语,搞展览,配合中心,迎接节庆,写写画画,年年如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有条件静下心来画起了年画,他创作了大量的以乡村为题材的民情民俗、喜庆吉祥、工笔重彩的年画,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及湖南、河南等省级出版社出版发行。他的年画作品形式新颖,色彩明快,深受群众欢迎。记得景龙画猫还是九十年代的事。改革开放十年后,经济复苏,文艺复兴,弘扬传统文化已蔚然成风,景龙也随之画起了国画。  相似文献   

15.
凯风四月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四月清和,春意阑珊,暮春时节的淡烟微雨,挥洒出重重似画的风光物态。南风细细,初送清微。民谚有云:"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在这满城风絮、草薰风暖的南风天时,夏日的气息已可闻可触。相传舜帝制五弦琴,作《南风》之歌,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起于江海,携天南之惠气,散清淑、蔼繁绿、实仓廪,煦育万物,播福万民,恩泽四维。《诗经》有歌咏南风的《凯风》之篇,"凯"者"乐"也,南风乘时而至,草木欣欣,万民陶陶,故南风又称"凯  相似文献   

16.
阿老谈打假     
最近有朋友从云南来,说起当地一企业请了北京的什么"画家"去,画了一张画,拿走了7000块,还忿忿然显出不平状。这位朋友也忿忿然:"是名值7000还是画值7000?"如今的"笔会"可真不少,能写两笔的都敢称"家"称"师",难辨真伪。画呢?你难说能值几个钱能有保留价值。应景之作应酬之画又偏有专好附庸风雅的人,结果牛不大皮吹得不小,结果是坏了国画的名声。这假还不该喊打么?  相似文献   

17.
邢志 《成功之路》2012,(11):20-21
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他的前半生在读书、授课、著文、作画、卖画、出游中度过,四十岁后曾中举人、进士,并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后闪在饥荒中赈济难民侵犯了豪商富贾的利益而被诬告。撤职罢官,同到扬州卖画终老。郑板桥一生笔耕不辍,他既不画人物、山水,也不画一般花鸟,而是以兰、竹、石为主,总体画...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是不断走出自己阴影的一生. 开创出现代"齐派"画艺术的齐白石,在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中,有"一言"、"一行"令世人寻味.一言是他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行是他在九十高龄,进行"衰年变法".前者,可以视作劝人走出别人的阴影,而后者,正是走出自己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秋风纨扇图     
画家以简练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笔法略近杜堇,比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全画纯用水墨写成,以淡墨染衣带,浓墨画发髻,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墨韵生动。衣纹用笔顿挫转折,纵逸潇洒,寥寥数笔  相似文献   

20.
"悬鱼"的典故,出于《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共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这是说东汉的南阳太守羊续,一次有下属给他送生鱼,他收下后悬于院中,后来此人又来送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