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在被合并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时,并不会引起合并理论和方法的不同,而当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时,在该企业集团内就会出现多数股权(取得控制权的母公司股权)和少数股权(子公司的少数股权),相继带来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问题,从而引起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形成三种合并理论。  相似文献   

2.
孙晓琳 《辽宁经济》2005,(10):52-53
一、关于会计报表合并理念的几种基本观点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可见,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是把"企业集团"视为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由于对“单一会计主体”的界定不同,理论界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合并理念,其中合并的目的、少数股东权益及合并商誉的处理问题是各种会计报表合并理念争论的焦点问题.   ……  相似文献   

3.
李茜 《辽宁经济》2001,(8):44-44
集团型企业的发展,在会计处理上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4.
一、合并会计理论概述 目前合并会计理论主要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服务的,强调的是母公司的股东利益,而将少数股东看作是公司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以这个会计主体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运用这一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国际会计准则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中基本运用母公司理论.  相似文献   

5.
尹晓燕 《辽宁经济》2004,(10):96-96
合并会计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由母公司编制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等情况的会计报表。明确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合并范围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合并报表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但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日益分散化以及公司集团内部多层控股和交叉控股关系的日益发展,给  相似文献   

6.
合并会计报表也称作合并财务报表,它是指企业集团子母公司的财务合并报表,通常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内的母公司与其下属的所有能够符合条件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流动情况的会计报表.通常包含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一般编制报表都以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为基础,通过合并财务分析进行企业整体核算.在阅读合并会计报表时,我们要注意合并会计报表的完整性、正确性以及所得税计算方式等问题,让经营者能够通过阅读合并会计报表了解企业集团在此经营期内的经营成果与不足,对未来企业经营方式、方向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
黄菁瑜 《中国经贸》2012,(16):199-199
企业集团编制的所有正式会计报表当中,合并报表可以综合的反映出该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的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SFAS—NO.141-Business Combination(企业合并)和SFASNO.142-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商誉和其它无形资产),外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得到进一步规范。对于合并日购买成本与被收购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FASB及IASC等均作为合并商誉处理。另外,我国最新的会计制度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做出新的规定。而我国现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只要求上市公司中母公司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披露合并价差,没有合并商誉项目,而且目前关于合并价差的披露极不规范。随着我国公司间合并业务的增多,披露合并价差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规范合并价差的披露。  相似文献   

9.
衡丹 《中国经贸》2011,(8):198-198
合并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合并范围的划定又是合并会计报表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实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问题将会成为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问题对利润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拟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合并报表是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反映合并后的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情况。它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公司合并后的总公司。也就是把子母公司作为研究的主题。报表上能够反映资金流动,运营成本以及利润的划分等一系列资金方面的问题。一份合格的合并会计报表必须能够反映母公司和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1.
李茜 《辽宁经济》2003,(8):78-78
合并会计报表是当今国际公认的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之一,因为它不但在会计操作上是一难题,而且是一个包容着许多不同理论流派、争议较大的问题。合并会计报表有两种主要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合并理念又有三种:所有者观、业主观和母公司观。究竟哪种更科学,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一直在会计界存在争议。本文仅对我国应采用的处理方法作以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亚宁 《中国经贸》2012,(24):242-243
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是当今会计界的难题之一,而合理的确定合并范围是正确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本文针对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关于合并范围规定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的合并范围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力求为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更加完善尽微薄之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与会计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垚 《中国经贸》2009,(10):90-91
在当今席卷全球的合并浪潮下,企业合并特别是控股合并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用会计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科学规范也成为当务之急。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对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基础上,提出应该以控制作为合并范围的界定标准,研究了我国企业在合并报表合并范围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同时,结合我国新旧准则中合并范围界定的变化,指出了我国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的合并范围规定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快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统一我国目前合并范围相关问题处理的方法,为适应并购业务的不断发展,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与会计实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以母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从形式上来说.母子公司各自为独立的法律实体,但从实质上讲,母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处于同一管理控制之下。根据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反映和传递在共同管理控制下的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转等总括情况,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于特定经济实体而非法律实体的财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合并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而合并范围的确定又是合并会计报表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今后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问题将会成为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问题也是调节利润的一个重要的调节阀.本文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基本标准、有关合并范围的规范文件、合并范围的具体业务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实务中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荣芳 《辽宁经济》2006,(7):124-124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合并现象频繁出现,合并会计报表成了投资者了解财务状况、规模、经营业绩的直接途径。财政部对如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作了具体规定,但是我国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相关理论、法规还不完善。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使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尽快达到国际水平,同时又不失去我国的特色,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应把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闫肃  陈阳 《辽宁经济》2004,(9):74-74
20世纪以来,随着企业合并浪潮的兴起.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合并会计报表在理论和实务上仍有很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例如用购买法处理企业控股合并业务,被并企业的会计基础是否要改变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不改变子公司的会计基础,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即提出所谓的下推会计。下推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控股合并而成母  相似文献   

18.
李红蕾 《辽宁经济》2006,(11):104-104
我国的企业集团由于出现的历史不长,其特殊的会计问题——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很短,《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颁布后,至今未做修改和变动,但此期间的有关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却有较大的变化,《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已与这种变化不再适应,存在着许多需要更新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华 《天津经济》2010,(12):61-64
本文从新准则与旧规定及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分析入手,着重分析合并会计报表改革的整体思路。合并会计报表的必要性来自于企业集团的性质、会计的实体理论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许愉辉 《中国经贸》2014,(17):219-219
实务中,经常会出现一家公司将旗下子公司(以下简称被委托公司)委托第三方经营管理,收取委托经营管理费的情况。然而,对于委托经营下的被委托公司到底是由委托方还是受托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予以合并,实务中做法不一,有的认为受托方对被委托公司不持有股权,故受托方不能将被委托公司合并进来;也有的公司一旦受托经营管理了某企业,便将该企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这种状况造成了不同会计主体对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理念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下面谈谈笔者对委托经营方式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