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刘玉 《企业导报》2012,(15):159-161
秦皇岛依山傍海,是环渤海经济圈著名的旅游接待城市,以优美的自然环境、滨海风光和厚重的长城文化景观闻名世界,但工业旅游的开发相对薄弱,存在对工业旅游开发重视不足,工业旅游景点数量少,水平低等问题。文章结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立市"发展战略,认为工业旅游的开发应采取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的发展策略,本着资源互补、就近参观的原则,将工业旅游资源和其他传统优势旅游资源统一整合,规划和设计全新的工业旅游线路产品,并重点发展"码头观光游"、"食品安全游"、"红酒酿造游"等3大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以完善秦皇岛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2.
工业旅游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旅游项目,目前以成为国内外旅游开发的热点。文章针对秦皇岛市开发工业旅游的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积极探索秦皇岛开发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及开发模式,使秦皇岛市的特色工业游与传统景观游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润丽 《价值工程》2013,32(5):301-302
秦皇岛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富的自然景观、地理景观和农业生态旅游景观,但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分析在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永续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是实现秦皇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数据采集与监测控制系统(SCADA)的架构,包括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部分,可以实现景区资源的数字化监测,为完善秦皇岛生物、土壤、水文和景观等的监测提供可行的方案,为及时掌握秦皇岛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促进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中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开发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关于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的特征,构建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作为一处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城市,曾经是以"旅游立市"为发展政策,从中可看出旅游服务质量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本项目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研究旅游服务质量对秦皇岛城市形象影响,积极响应秦皇岛由"旅游立市"向"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的政策转变,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发展蓝图,来提升秦皇岛城市形象,促进招商引资,从而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港城。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如何从"旅游立市"、旅游强市"的战略高度,审视秦皇岛旅游业的现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带动旅游休闲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是当前秦皇岛市旅游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晔 《价值工程》2012,31(3):7-8
本文在总结我国旅游资源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为着眼点,从分析影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五个原因入手,在国内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理念的支持下,从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文化内涵的挖掘、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旅游服务"三化"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
黄渊基  郑毅  刘欢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40-中插44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工业"的一种产业新业态,在加快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培育新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以株洲市为案例地,基于旅游体验理论和RMP昂普分析方法,构建符合城市工业资源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模型,结合株洲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田野调查,从资源、市场和产品等角度实证分析区域工业旅游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合理保护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定位市场,创新产品设计、增强体验互动等建议,以为株洲市和其他地区开发工业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猛提高,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工业旅游,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如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产品和独特的工艺制造流程等,通过恰当的旅游化改造来提供旅游产品,满足旅游需求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在中国旅游业"十五"规划中,工业旅游被列为第五个待开发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也把工业旅游列入了工作重点.但与国外甚至是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不仅因为产生的污染少被称为"无烟工业",也因为投资少、促进经济发展见效快被称为"朝阳产业"。秦皇岛具有悠久的历史、便利交通和众多旅游资源,在促进秦皇岛崛起的策略中,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不可少。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变化,发展秦皇岛旅游经济必须考虑新的条件,把握好新条件下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旅游城市之一,北戴河旅游度假区和山海关风景名胜区闻名全国.但是由于所处经度和纬度的影响,造成秦皇岛的淡季和旺季差别过于明显,加之历史原因,导致人们对秦皇岛缺乏明显的整体认识,同时凡旅游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因此,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秦皇岛必须不断创造新的旅游看点,才能保持优秀旅游城市的生命活力.本文对于构建新的旅游产品--"海上城市"主题旅游公园进行可行性研究,希望借此树立秦皇岛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创造新的看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秦皇岛作为该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其旅游业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此形势下,秦皇岛要统筹规划各类旅游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旅游线路,突出秦皇岛旅游特色,从而推动秦皇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本文从概述秦皇岛旅游资源入手,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新路线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市是旅游业起步比较早的城市,从1979年组建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开始经营国际旅游业至今,已有34个年头,目前,秦皇岛市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接待服务设施配套的格局,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住、食、行、游、购、娱的旅游需求,旅游业已经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中的又一支柱产业。本文从旅游吸引力的相关定义入手,从秦皇岛旅游形象、旅游服务、旅游资源三大方面分析秦皇岛旅游吸引力体系,探讨影响秦皇岛吸引力的不良因素,指出了秦皇岛发展城市旅游的不足之处,通过树立城市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知名度等方式,来提升秦皇岛整体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家旅游局2004年确定的"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所列的工业旅游点为对象,就其数量、分布、所属企业类型、开发模式等方面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认为从我国目前工业旅游的现状来看,应将发展重点放在进一步理清工旅间的关系、挖掘工业企业自身资源,开发特色产品以及引入体验式旅游展现工业旅游独特魅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素有"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之称的秦皇岛,既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港口与旅游是秦皇岛的两大经济来源.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的迅速增长,秦皇岛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协调港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秦皇岛工业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源,重点对"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实践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飞虎 《价值工程》2010,29(11):232-233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本文以PETS模型和区域战略性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对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助于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信息资源整合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秦皇岛旅游业信息化现状,提出秦皇岛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策略,积极推进我市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旅游企业经营信息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旅游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带来了契机,并且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促进了工业遗产保护。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海州矿山公园开发建设为例,重点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投资主体的构成,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董刚 《价值工程》2010,29(7):251-252
通过对秦皇岛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刻分析提出其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规模较小、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秦皇岛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打造以轻工业为产业支柱,以港口建设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发展两翼的经济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