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玮 《经济师》2009,(5):172-17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世界经济失去了被清楚界定的政府干预规则,造成国际经济失衡.要深刻认识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吸取历史教训。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应该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高度,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平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美国家近年来此起彼伏的财政和货币危机,显现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性.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出发,分析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特点,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晓旭 《时代经贸》2011,(10):178-179
欧美国家近年来此起彼伏的财政和货币危机,显现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性。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出发,分析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特点,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参考》2014,(9):24-34
国际货币体系应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但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并未随经济全球化深化而同步优化,在金融危机爆发频繁、破坏升级背景下,各界对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愈加迫切。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难以突破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未来通过大国主权信用货币竞争、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仍是国际货币体系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人民币通过市场竞争充当国际货币是未来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部缺陷。积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迫切需要,从而提出了改革建议以及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整套安排和惯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告诉人们,必须加快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其中主要有三大改革,除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外,再有一项就是加快推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设。美国无监控的货币发行权、美元铸币税的独享权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权,虽为历史形成,但已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种种弊端。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世界货币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人民币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并提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 金融危机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整套安排和惯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告诉人们,必须加快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其中主要有三大改革,除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外,再有一项就是加快推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设.美国无监控的货币发行权、美元铸币税的独享权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权,虽为历史形成,但已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种种弊端.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世界货币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人民币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并提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元本位、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深入,世界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美元本位制为线索,对美元本位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所导致的三次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并对每次经济失衡后的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以美元本位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将难以维系,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跟40年前相比较,除了欧元问世以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控,汇率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体系在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实践后,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美元本位制。在二战大发横财的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经济上的一枝独秀使得美元本位制大放异彩。然而,由于美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积累,2007年美国的金融泡沫终于破损,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被提上了日程。在简单分析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缺乏可能性之后,提出在目前国际环境下,任何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都无法避免"特里芬难题",建立一种超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分论坛上"后2015背景下发展的可持续融资:挑战与寻求新型解决方案"上,与会专家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分布不均衡,融资手段有限,使用不合理,这是由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合作、国际资金使用规则等方面问题导致的,建议加快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南南合作,特别是促进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暴露无遗,对危机调节乏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国际货币优势而相继开动印钞机,将危机损失向其它国家转嫁等等不和谐现象再一次证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强力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第二时段,发言专家围绕G20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研讨。关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共同承担责任;二十国集团(G20)应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新兴经济体作用,关注全球能源治理和安全。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专家认为:各国利率差别阻碍了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应制定改革时间表和目标,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三步走,要对储备货币发行实施监督。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不断壮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不断扩展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很不相称,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并不天然地需要将其货币提升到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主导货币对货币地位的滥用以及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缺陷,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方向所在,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对我国的损害,主要体现在货币被动投放和外汇储备损失两个方面,本币国际化将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部分对冲储备损失。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潮流缩小了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现有国际货币的差距,国际化面临机遇。目前"管制是前提、政府来主导、离岸做平台、升值为驱动"为特征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有其合理性,进展超过预期,但潜在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存疑。应着眼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冲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对我国带来的损失,以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以国内金融改革开放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育为基础和平台,以资本项下人民币流出入为主要渠道,不拘泥于周边、区域,直接面向全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履行国际价值尺度职能不是短期政策重点。无须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不预设分阶段定量目标。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化的人民币仍需美元信用背书。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主要风险,应有所预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组织机构协调保证机制、本位货币的构成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严格地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