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十五年,美国始终是全球互联网创新的源头,也是创业投资的中心,更是应用的驱动力。但是,今天互联网的风景显然已经全面转移到中国。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互联网新的应用中心。  相似文献   

2.
《商》2014,(5):13-13
美国为什么没有很有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巴克莱银行主席认为,这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很发达,供给充分,互联网金融难以形成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在2007年底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现有网民一亿三千七百万,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一亿六千五百万到二亿一千万。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于2007年9月2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达1618.11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下半年将达2023.03亿元,  相似文献   

4.
2010年欧美二手车电商市场最高峰占有率达到10%,后续逐年下滑,到2013年低于4%,因此美国最大的二手车经销商CARMAX说:”一切互联网模式都是纸老虎”。我们不神话”互联网”,但也不弱视“互联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淘宝网在Alexa的互联网排名中名列整体排名的第13位。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移动互联网以其飞速的发展闯入人们的视野。摩根士丹利曾经做过一个判断:全球的互联网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是中国引导世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会对现有业务形态和产业分工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历经货币劫后屹立不倒,重要原因是创新。智能互联网与页岩气革命,是美国近三十年来的两大创新标志,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远。  相似文献   

7.
如果以用户人数来计算,中国网民的数量在2008年3月间的某一天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到2007年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1亿,而美国同一时期的网民人数为2.16亿,对于这样大数量级别的数字来说,二者的差距已在毫厘之间。中国网民数量到底是否已经是世界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并不重要,但中国和美国两大互联网市场,已经由于巨大的用户数量和各自鲜明的特色而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庞升东 《广告大观》2007,(11S):136-137
“过气”的新媒体 在中国,所有的市场人员都想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活动,毕竟这是个互联网用户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而且培育出了几家大型的互联网媒体.其影响力以及接触消费人群的实力不容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魏武挥 《广告大观》2008,(7):136-137
早期的互联网,应该是门户的天下。从中国的三大门户,到美国的AOL,都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巨头。这些门户在提供内容的同时,吸引到了网络人口的巨大注意力,是一个非常彻底的中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深入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互联网,从美国网络市场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众石 《华商》2014,(16):30-31
我们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可有趣的是,眼下这个时代最吸引人眼球的品牌、最耀眼的明星企业家,却与移动互联网关系不大。我指的是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以及该公司总裁埃隆·马斯克。  相似文献   

12.
媒体:前一段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爆跌使许多信 息产业公司遭受到资本市场的重创,贵公司把中国 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您认为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 下,中国市场是否对Sun有更重要的意义? 总裁:中国互联网及其互联网基础设施市场发展速 度惊人,对我们来说,这个市场非常重要。Sun对中国市 场有着坚定不移的承诺。Sun的年收入已达到200亿美元, 其中50%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我们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市 场增长最快的公司,是美国第一大、全球第二大服务器厂 商。令人涕笑皆非的是,前几年一些顾问公司统计服务器 市场时竞没有…  相似文献   

13.
《市场周刊》2014,(6):54-55
阿里巴巴最终选定美国纽交所上市,可能成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IPO。这被视为纽交所的一次胜利,此后更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将随之选择海外上市,这令打造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板块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美国电商销售额达到了262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3.4%。据Forrester机构预测,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700亿美元,届时,美国电商的销售额将达到全部零售行业销售额的10%。美国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美国互联网的普及,美国的互联网用户约为2.4亿。渗透率高达74.9%,其中约有四分之三的用户属于网购人群,网购渗透率高达71.6%,  相似文献   

15.
易欢欢 《商界》2014,(4):31-31
在国内,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一不小心就要颠覆金融格局;但在互联网的策源地美国,却连个“泡”都不冒?  相似文献   

16.
杨伟庆 《广告大观》2007,(11S):118-119
如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已经有了20多家中国公司。最新的网民数量统计,中国的用户数量仅次于美国,俨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中的重要成员.由此对于中国的互联网现在有多么强大,似乎没有人会怀疑。但今年8月.美国Alexa的一次对网站世界排名算法的调整.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互联网的脆弱。在此不得不再次提及互联网行业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6日,联想集团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联想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我们将首先在中国落实移动互联网战略,我们称之为‘乐计划’。凭借我们的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国虽在1994年4月联入Internet,但其发展速度迅猛。2006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23亿,互联网渗透率为94%,而经济发达的欧盟和美国的互联网渗透率都很高,分别达到49.8%和68.6%。随着3G技术的运用和网络的推广,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还会成倍增长。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五年,美国始终是全球互联网创新的源头,也是创业投资的中心,更是应用的驱动力。但是,今天互联网的风景显然已经全面转移到中国。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互联网新的应用中心。  相似文献   

20.
李宗磊  张新宇 《商》2013,(3):122-123
美国霸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霸权,更是一种信息霸权,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霸权和互联网霸权的定义,结合美国互联网霸权发展的历程,对美国互联网霸权的发展历程做一大致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