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萍 《大经贸》2004,(10):48-53
王老吉药业的前身是始创于1828年的“王老吉药厂”。王老吉凉茶有“药茶王”的美誉,是凉茶极品,畅销海内外市场。王老吉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近年来,王老吉药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销售额连年递增,年增长速度超过25%,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成为资产优质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75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20世纪50年代初,王老吉药分成两支,一支发展为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主要生产王老吉颗粒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后人建立香港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2002年以前王老吉在全国的销售表现不温不火,而2006年的饮料货架上,却异军突起了一个“王老吉”凉茶,并在全国呈现出一片火热的销售场面。为什么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品,默默无闻的销售了7年,却在短短1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强势饮料品牌?导致王老吉成功的原因很多,但经调查发现,至关重要的,是王老吉凉荼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王老吉”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为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这一巨额捐款的社会效应迅速展现。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连加多宝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是,王老吉在很多市场很快就卖断货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王老吉这一公益行动无疑获得了极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5.
“怕上火,喝王老吉”。近年来,饮料行业的一匹黑马——罐装饮料王老吉脱颖而出,一鸣惊人。透过下面一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到王老吉的增长速度:王老吉2002年销量1.8亿元;2003年销量6亿元;2004年销量15亿元:2005年销量超过25亿元;2006年销量超过35亿元;2007年销量更是突破了50亿元。  相似文献   

6.
《商界》2011,(5):18-19
4月11日,针对广药将“王老吉”商标授权广粮实业生产粥品类的行为,加多宝公开指责广药并不拥有王老吉粥类产品的商标权,更没有资格向广粮授权。一时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争夺战,再度升级。一个品牌,两种形态,三个使用者,加多宝、广药集团、香港同兴药业、香港王老吉以及广粮实业之间的多方纷争,让人担忧王老吉是否会重蹈健力宝在内耗中解体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娄峻峰  闫肃 《广告大观》2009,(7):99-101
企业在公关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公关传播,但公关传播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塑造品牌,也会让企业在公关传播中一不小心就引发品牌的危机。怕上火.喝王老吉!而今王老吉也上火了.谁能为王老吉来败火?  相似文献   

8.
2003年,红色王老吉开始旋风席卷国内饮料市场.走在北方各地的商超。随处可见红色的身影,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统称红色王老吉)以“喝了不上火”为推广口号,从南方市场突围而出。大举北上。迅速占据了北方市场.销售火爆.被业界称为“红色奇迹”。人们在感叹红色王老吉迅速飙红的同时,也在暗暗思索:王老吉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它的飙红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持续下去并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可以喝一罐“王老吉”。  相似文献   

10.
论品牌定位     
通过分析王老吉的定位成功及其目前经营的现状对其企业提出了由功能定位转向价值定位,强化宣传,正确处理“王老吉”商标等问题建议。最后从王老吉的例子总结出了企业进行品牌定位的方法。旨在为我国企业之间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8,(9):44-44
四川大地震,“王老吉”率先慷慨解囊一个亿,一举摘取了今年饮料第一品牌之冠,成了今年最火的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时间红遍天下。  相似文献   

12.
不得不说,因为有了王老吉,凉茶行业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大行业。王老吉的出现不仅仅成就了一个近百亿规模的品牌,而且还有如下三个附带的功效:首先是帮助凉茶由先前一个地方性特色的产品变成了全国性的产品;其次是把凉茶由先前的保健品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饮料,完成了产品概念的升级;最后就是王老吉眼花缭乱的市场操作手法也让业内人士开了眼界。在我看来,王老吉的或功除了上述影响之外,最具有价值的是告诉国内企业,行业无大小,就看你是否能找到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市场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进入浙江省境内,映入眼帘的除了江南的山清水秀之外,就是那片惹眼的红色:“怕上火,喝王老吉”的醒目POP户外广告随处可见。浙江是王老吉的红色根据地,从2003年开始.王老吉全国市场扩张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温州和台州。由于这两个地区靠海比较近,历来有饮用凉茶的习惯,红色罐装王老吉在这两个地区迅速走红进而开始向浙江内部地区渗透。为了满足浙江这一战略市场的迅猛发展。2005年8月,王老吉在绍兴建立的分厂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整个浙江省的销量能达到1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崔涛 《广告大观》2009,(7):97-99
2009年4、5月间,王老吉国消费者一纸“博客诉状”身陷“添加门”。短短几日内,王老吉惜力第三万证言.使事件暂告段落。不过,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对于王老吉夏枯草添加问题,29.6%的相信王老吉厂商;8.9%相信专家;9.45%的人相信卫生部等政府监管部门;而剩下52.1%的大多数人谁也不相信。  相似文献   

15.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阳爱星 《广告大观》2004,(11):125-125
“2004年,王老吉罐装饮料销售额将增长到2002年的5倍以上。从海南岛到青藏高原,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的产品,仅仅一年多时间,王老吉凉茶已经从一个广东地方传统品牌,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12,(7):21-21
加多宝和广药集团持续数月的战争,最近有了一段新插曲。就在他们为“王老吉”商标归属、红罐侵权等问题争得难解难分之时,今麦郎以一句“怕上火,喝冰糖雪梨,今麦郎”的广告直接向深陷囹圄的王老吉发动了正面攻击。在今麦郎的广告里,当人们伸手准备去拿一种看上去很像红罐王老吉的饮料时,  相似文献   

18.
《广告导报》2004,(11):i022-i022
“2004年,王老吉罐装饮料销售额将增长到2002年的5倍以上。从海南岛到青藏高原,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的产品,仅仅一年多时间,王老吉凉茶已经从个广东地方传统品牌,实现进军全国市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广告导报》2005,(1):27-30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一鸣 《广告大观》2005,(1):80-83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