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sed upon two strands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hypothesizes a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untry’s rate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and its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would imply a different scope for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cross subsequ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gressing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GEM) 2002 data for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in 36 countries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measured either by per capita income or by an index for innovative capacity, we find support for a U-shaped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natural rate’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is to some extent governed by ‘laws’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most advanced nations, improving incentive structures for business start-ups and promoting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scientific findings offer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 for public policy. Developing nations, however, may be better off pursuing the exploitation of scale economies, foster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romot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调控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社会知识化的转型期.以追求量为目的的单纯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转向有发展的增长。这就需要经济从宏观体系、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实现转型,即建立宏观自主的经济体系。微观产业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微观企业实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朱波 《商业研究》2007,(4):71-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无论在计量方法上,还是在计量指标的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选择更好的计量指标、选择更适合的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来考察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是实证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速增长下的发展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首先通过改变分配关系,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激励竞争和提高效率,使经济活跃起来。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以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反映的经济增长阶段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失衡(如地区、城乡、行业和收入分配失衡等)开始显现并逐渐扩大,解决这些失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提出,中国应该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逐渐过渡到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从宏观管理上看,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社会综合管理的结合则是这种科学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计算了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发现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增强;接下来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证明了民营企业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民营企业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究竟作用如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我国合理开放政策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从外贸和外资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1985-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资本投入仍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相比之下,外贸和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下的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豫 《财贸研究》2005,16(2):28-33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府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并通过分析,阐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还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发展事实上被忽视了,这种忽视源于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今后,要想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的发展应该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FDI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低,生产基础弱,生产率差,农业FDI通过建立模型求出农业FDI对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应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优化投向和布局、搞好配套企业建设、深化农业管理体制等扩大农业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9.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众多的决策者与学者相信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并不明确,主要原因在于FDI效应受到东道国自身环境和条件(即吸收能力)的制约。东道国的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市场环境优化效应等机制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影响。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东道国FDI效应有效发挥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FDI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汇率政策的调整应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依据,重点考虑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汇率波动传递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以价格和利率为媒介可以形成直接传递效应和间接传递效应,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若以利率媒介为着眼点,汇率波动的传递机制可以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描述,并通过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的构造来描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指导汇率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经济增长效应的描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江苏为例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效率化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及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结论符合中国国情及江苏省情.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理论基础,来实证分析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存款余额对GDP的贡献苏北大于苏中和苏南;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顺序为苏南、苏中、苏北;投资对GDP的贡献苏南大于苏北。  相似文献   

14.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2005,(23):49-5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部门要素边际生产力差异,陕西省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从中观层面上对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间互相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区域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作用关系的差距,剖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现象,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目前.这种实证分析主要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条是进行国别间的研究,寻找内生增长的证据,另一条是利用一国的长时段数据,进行一国的经济增长研究.从实证分析来看,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在估计方法,变量调整,数据调整,定性因素的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方面是沿着非线性动态模型路线进行,以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现实经济世界,另一方面是用计量经济学手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出口拓展型生产函数实证分析浙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浙江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由此得出浙江应建立农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和发达地区资本充足优势,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8.
创业型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力培育内生经济增长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多策并举地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文献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颇有争议。伴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国外出现了大量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对于两者关系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很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获得经验上的证据,对我们理解两者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围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对国外代表性的实证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 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异常迅速,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的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综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视角,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