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以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又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成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对要素直接移动利益的追逐,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要素配置中的多重替代和“联合需求”,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  相似文献   

2.
试析新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在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全球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素结构及其国际分布,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主导性生产要素是稀缺的,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利用优势生产要素的出口导向战略,应当向致力于获得稀缺要素的“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转变。与此相应,企业应当在全球范围内组合全球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主导性要素,实行“全球组织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但其理论基础并未明确。为此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来探讨其适用性及运用性。  相似文献   

5.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额不断增加,但是国际竞争力却逐年递减。基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试图分析研究如何提升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首先,简要介绍了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模型"理论,并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三个方面选取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其次,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定量的分析各个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力;最后,通过研究发现,生产要素总播种面积以及资本要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生产力、开拓能力和所占有的地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包括国际贸易方面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如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从竞争优势方面阐述的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波特的六因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结构及竞争方式、机遇和政府行为,以及其他学者归纳出的科学技术、后发优势、区位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理论分析(一)理论表述的比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定理)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和现代理论发展的标志。其定理表述为: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原因中,H-O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充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是H-O定理的推论,与H-O定理的内涵是一样的。定理表述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  相似文献   

8.
HOV模型指出产品间的贸易本质上也是要素间的贸易,一国进行自由贸易时,将成为其丰裕要素的净出口国,稀缺要素的净进口国。本文应用贸易要素含量研究方法,对1992-201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行核算,将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整合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Leamer改进,对相对要素禀赋进行考察。核算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要素的净出口程度趋于下降;土地要素的贸易含量呈现净进口态势;资本要素的净进口不断扩大。此外,劳动力要素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土地、资本要素则不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说明了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若干解释困难,重点阐述了存在于钻石模型四个要素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生产要素概念的扩展、让技术作为第四要素正式加入要素体系,建立了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四项生产要素为支点的新钻石框架,力图解释国家竞争力的产生和强化机制及其与生产率提高和政府作用的直接关系。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的增长,讨论了针对新钻石框架四个支点的国家职能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的就业问题通常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悖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依据经济学中的要素禀赋理论,我国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为偏向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的生产要素组合。那么,这一悖论是意味着要素禀赋理论不适用于中国.还是意味着我国的企业在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上是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动力因素及多样性,结果显示,金融制度变革和生产要素供给是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要动力因素,运输成本则制约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不同因素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多样化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基础、规律及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转移是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常见现象,产业资本跨国转移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利用其它国家的优势生产要素,其转移的载体是跨国公司,其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原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转移的产业也不相同。在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的条件下,国际产业资本将向具有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观: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最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基础需要进一步广义化。一个国家要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除了考虑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也不可或缺。基于广义要素的成本可定义为全成本,它是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动态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变化以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移。通过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要素禀赋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发挥政府在高级生产要素和技术培育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指导理论是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发挥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而缺乏高级要素和竞争优势。本文从我国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国际贸易的时机和条件以及高级要素培育的途径,从而得出如何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本文将从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产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跌,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茶叶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利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从我国茶叶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四个方面,分析在竞争力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进行国际贸易,获取经济利益,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核心理论,主流经济学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各国参与世界分工的理论基础。但是现实中一国在存在劳动力供给剩余的条件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却未取得经济的进步与增长,从而引发对该理论有效性的争论。本文试图在分析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在劳动供给剩余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与一定的保护贸易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宋柏 《商业会计》2023,(17):9-13
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数据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决定了其市场化配置的客观必然,由此引发对数据生产要素的估值定价、流通交易等问题的理论思考。作为新兴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既有传统生产要素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数据要素的复合特性,决定了研究数据要素的理论基础需要具有多学科性、研究方向具有交叉性、认识角度具有多元性。政治经济学为培养完整的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了新的理论探索角度,文章围绕数据供给与需求的主体、客体及其交易关系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当前数据要素定价交易面临的困境,并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协同治理机制,有助于掌握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本质规律,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于经典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下展开,主要关注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贸易均衡与福利水平的影响、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收益。这些研究在不断接近生产要素流动的现实,但是却依然没有研究要素流动本身,对于要素流动的规律与收益特别是要素流动收益的国际差异缺乏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阮卫华 《价格月刊》2007,(11):65-67
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及辅助要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形成竞争优势的客观基础,要从"比较优势"跃迁到"国家竞争优势",还需要政府建立有效创造机制,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