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价值的东西在短缺的时候就会形成市场,“经理人”这种以智慧和经验为卖点的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 与竞技体育一样,商业领域也有很多自己的“明星”。而且这些“明星经理人”往往也需要经历漫长的、多样化的实践才能够真正“闪闪发光”。实际上,经理人在企业间的每一次流动都是一种财富的积累。同时,企业对经理人的每一次选择也都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理人积累财富的机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又恰恰是要由经理人市场来完成的。 目前国内的经理人市场至少应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外企与外企之间;二是国内企业向外企流动;第三部分是外企向国内企业流动。应该说,第三部分是案例最少的一种,但无论是从经理人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这却是最精彩、也最有分析价值的部分。因此,我们对经理人市场的“初探”就将从这个角度切入…… 经理人这个称谓应该说是在外企进入中国之后才被引进的。最近几年、更加商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概念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传统印象里,“职业经理人”应该是在外企里才会出现。不过,为了不人为地把国内企业和外企的管理者们隔离开来,我们倾向于使用“经理人”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含糊”的称呼。 当初外企进入中国,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本地化”的问题。它们先是引进了一批港  相似文献   

2.
CEO(首席执行官)一度曾经是个十分时髦的称谓,但在日前的“上海企业发展论坛”上,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马建堂博士亮出自己的观点:目前在中国国企内还不适合设立CEO这一职位。马建堂说,CEO在美国很流行,兼具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某些职权,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不会有太大弊端。而对于当前经理和董事会成员过度重合的国有企业占大多数的中国国企现状来说,CEO这一职位无疑会使权力过分集中,不利于减少董事会对企业内部的干预,也不利于减少经理特权,从根本上说不适合现代企业制度。他认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待国企经理年薪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实行年薪制的试验时断时续,对此项分配制度的评价也是时高时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企的经理年薪制?我们应否在国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这都是改革实践迫切要求回答的问题。以我之见,在国企实行经理年薪制既有必要性,又有优越性。下面,笔者拟从理论层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意在促进人们对经理年薪制的观念的转变,为早日在国有企业实施这一分配制度做理论上的准备c国企实行经理年薪制具有必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这三种身份的人是普遍存在着的c这就是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所有者是现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从春秋战国时的“司市”,到晋商徽贾中的“掌柜”,趟过十里洋场“帮办”的尴尬,中国职业经理人一路走来,成败自由评说。新世纪的破晓,似乎为这群正在壮大的阶层,提供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职场。“蓝领、白领、灰领,领领不如金领;国企、私企.外企,企企与我无关”。这则流行于中国高端职业经理人中自嘲式的“冷幽”,多少触及到这个令人羡慕的族群内心的隐痛。被誉为“金领”的职业经理人行走在资本的平衡木上,他们在书写一个个企业成败的同时,却在其资格认证上无奈地进入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境地。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配置方式正在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职业经理人由市场配置已成为趋势,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在经理人市场化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求职.选拔任用及流动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5.
周荣 《中国石化》2002,(7):48-50
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以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国企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痼疾,使国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厂长(经理)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导致权力滥用、管理失控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加强对厂长(经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防止权力的不正当运用,保证国有资产的  相似文献   

6.
20年的改革,20年的风雨,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国企的状况未见明显好转。政府部门、企业家、理论家对国企的改革倾注了不少心血,以期望有良方出现,使国企能再度辉煌。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国企改革,首要任务是优化企业领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前些年的优化组合、股份制改造等改革措施,因国企中关系网、人情网、权力网的存在,使优化组合的作用打了折扣。实行股份制改造,不少企业却成了内部集资,原来的“厂长”、“经理”就势变成了董事长,企业内部改革的措…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于国企改革问题的谈论已成为国内、国际普遍关注的焦点。对经理人员,如何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已迫在眉睫。调查表明,人们对于企业领导者激励方式评价相当低,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者对现行激励方式的有效性评价更低,他们认为现有的激励方式有效的仅为 22 5% ,认为不大有效的占 47 9%,认为无效的占 29 6%。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一个观点,目前国企最大的劣势不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上,而是传统的所有制造成的国有企业没有真正的“老板”。就是说经营者长期行为太少,短期行为太多,…  相似文献   

8.
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一、“外部经理市场”现象及其主体分析目前,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中国有一个经理市场。该市场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这个经理市场就是存在于国有企业外部,主要以非国有企业及其经理们为主体的市场。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可称其为“外部经理市场”。1.“外部经理市场”──一个被忽略的现象这种经理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在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表现明显,如上海、深圳、苏南的~些地区。下面以上海地区为例,就这种市场现象作一些揭示。上海的各类人才市场举办频繁,其中管理人才市场是其中之一,这些管理人才中又不乏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国有工矿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改制,改制后的社区作为国企改制的产物应运而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做好对原国有企业离退休退养人员、工伤残及抚恤等人员的服务,承载原国企部分社会职能,既是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社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实行以工资、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 ,薪酬结构单一 ,即使实行年薪制的经营管理者 ,其年收入与企业当年经营业绩基本处于脱离状态 ,并存在平均现象。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方面承担巨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 ,一方面他们又只能领取低得可怜的工资 ,因此 ,要求国企经营管理者只讲奉献 ,不讲利益 ,显然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虽然国企中推行的年薪制曾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但年薪制也无法调动其长期行为 ,现有的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效果并不理想 ,股东利益、经理人利益得不到保障 ,传统的薪酬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国企改制,由于对厂长(经理)监督不到位,使违法违纪案件逐年上升。怎样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确保对国企厂长(经理)监督到位,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监督不到位的原因当前国企厂长(经理)监督不到位,主要原因有三: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不要监督。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领导干部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企业法》又赋予他们经营决策权、生产指挥权、人事任免权等,因此,少数企业领导干部以“功臣”、“老大”自居,不习惯接受监督。二是不能监督。有些厂长(经理)自恃高明,独断专行,不让别人监督。…  相似文献   

12.
孙旭 《董事会》2013,(5):98-99
实施董事会的评价,股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董事会的授权。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股东的一些权力并未完全授予董事会,如经理人员的选聘和绩效考核权等,董事会感觉"胡萝卜和大棒"仍在股东手中,董事会对经理人的约束和制衡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病症及其治理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代重概括起来讲,我国的国有企业兼有两种主要的严重病症,既有“企业病”,又有“国企病”。“企业病”是指企业经营者缺乏资本营运的知识和本领、不善管理而造成的一种病症,它与所有制和所从事的行业无直接关系。“国企病...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手中的权力是一种“公权”。随着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监督并避免“公权”错位运行,防止发生腐败行为,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探寻国企监督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将有利于我们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国企经营管理者权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企业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改革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有效’两字,围绕技改、新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做到有效投入,有效生产,有效经营,有效增长,尽量避免做无用功。”这是广东省省长卢瑞华近日在与湛江市部分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座谈时强调的。最近,卢瑞华深入到广东三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湛江机械厂等机械、汽车企业检查工作,并召开部分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详细了解国有企业在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有的企业反映目前国有机械企业利润低、费用高,集体个体企业…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05,(2):4-4
中国国企存在职业经理人无法突破的“天花板”吗?随着邱子磊即将离职,《董事会》杂志开始关注“海归”这个特殊的群体。2005年李荣融统率国资委之后,反复强调国际化人才在央企的重要性。但是,国企体制性的缺失形成了国际化人才,特别是海归专才在国内大型企业中难以立足的奇怪现象。这是本期重点探讨的“国企天花板”。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中,“员工持股”的激励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中国企业普通员工整体收入水平较低、持股比例很低、国企经济效益不佳、职工厌恶风险等特点,使得单纯的员工持股无法解决国企产权“不明晰”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国企改革的根本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卢长浩 《广西电业》2005,(10):24-26
国有企业目前承担的暂养人员政策性历史负担,从其性质上看,是国有企业承担着政府和社会的职能,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历史产物.这种“企业错位、政府缺位”现象,与我国“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月标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的职能定位不相适应.对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政策性”制约。  相似文献   

19.
将国有企业卖给私人经营,是企业改制的一种形式,也是国企扭亏脱困的一个好办法。但如果一味地把企业的亏损归罪于姓“国”不姓“私”,而将国企一卖了之,那么,免不了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使企业的命运雪上加霜。近闻,某地去年将所属#$家国有企业全部卖给私人经营,本指望改“国”姓“私”能使企业走出困境,岂料,这些私人业主有一半经营乏术,不到一年就有$家企业被转卖,其它#"家企业仍深深陷在亏损的泥潭中。国企姓私非但没有改变命运,反倒成了当地一个新的严重负担。不可否认,由于体制的原因,我们有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思路、管…  相似文献   

20.
刚刚步入 21世纪的中国,用专家们的话来说是面临着无限的商机。然而,在 21世纪到来之时,中国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产生在 20世纪的种种困难,却并不会随着世纪的更替而消失,人员老化、设备老化、机制老化……,一个“老”字,似乎就给中国的一些老牌国企套上了层层的绳索。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正潜心研究“中国国企出路何在”这样一件关系到大批企业和千百万人的生存大事,企求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探索出中国的国企该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如何才能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在这个“十字路口”,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学的探索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