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财经》2011,(1):58
第一个被退市的PT水仙,却没能让众多更该退市的上市公司紧跟其后2001年4月23日,中国内地股市发生了一件值得载入证券史的大事:"PT水仙"被终止上市,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内地第一家被退市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自郑百文案出现以来,有关上市公司退市问题便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2001年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两个月后即4月22日,沪市的水仙被中国证监会宣布终止上市,成为我国首家退市的上市公司。截止目前,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即水仙电器、粤金曼和深中浩正式退市。  相似文献   

3.
周煊  申星 《国际经济评论》2012,(4):135-146,8
2010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遭遇退市危机。美国机构刻意做空、中国企业自身财务信息虚假和信息披露不充分、中国概念股的边缘化以及上市维系费用过高导致了此次退市危机。短期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投资者沟通、股票回购、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反击以及起诉恶意诋毁的做空机构。长期而言,中国企业应该强化对美国资本市场特点的认识,制定清晰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持续提升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水平,谨慎选择中介机构,或者通过私有化选择更适合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淑云 《中国招标》2008,(12):18-19
水仙退市了,可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永远的。水仙也曾有过辉煌的一页,上市前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时期,尤其是电器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萌芽之际,水仙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搭上了上市融资的快车,水仙抓住了干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杜洋 《辽宁经济》2014,(2):58-59
本文借助于资本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中存在着退市标准不明确、退市程序无法有效执行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议,对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的4月21日,对于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应该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对上海水仙公司申请延长暂停交易期限的报告不予批准。水仙公司的股票从即日起停止在股票市场交易,成为第一个退出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至此,一朵曾经香飘万家的“水仙花”彻底凋谢了。凋谢之旅水仙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洗衣机总厂,创建于1980年,是我国家电行业中最早生产家用洗衣机并被国家定点的重点骨干企业。进入90年代,水仙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开局良好,逐步问鼎中国洗衣机行业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退市之后     
《上海国资》2001,(5):1-1
<正> 今年,水仙退市是一件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大凡稍稍了解一点原野抽逃资金、琼民源虚报巨额利润、红光欺诈上市、郑百文面临破产等事件的人都明白,中国股市走到有亏损公司退市的这一步多么艰难,需要有怎样超强的毅力和勇气!不管怎么说,这一步我们毕竟跨出去了。上市公司之壳"一个也不能少"、上市公司只进不退、有生无死,好死不如赖活,穷得揭不开锅照样赖在市场上的历史,到底被翻过去了。现在的问题是,接下去怎么办?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说,公司退市不等于破产、解散,股东权益应该继续得到法律的保护。据目前所知的内容,发言人这里所说的法律保护,是指为退市公司股票提供合法的转让服务。  相似文献   

8.
杨蔚 《中国经贸》2015,(11):106-107
巨人网络的主动退市的原因包括公司战略调整、市场估值偏低、摆脱融资困境及谋划再次上市。巨人网络的退市给市场的启示是企业上市需谨慎,理性看待企业上市和退市,主动退市要重视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国内资本市场退市制度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新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迎接21世纪越上新台阶的宏伟构想.但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不足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关健因素,外资成为弥补这一缺口的便捷手段.然而,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供不应求、变幻莫……  相似文献   

10.
林臻 《开放潮》2003,(6):48-49
无论从长远意义还是从现实需要看,三板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两年的努力推动,三板市场正面临巨大的扩容需求与压力。 首先是挂牌公司的扩容压力。目前,三板市场规模还很小,挂牌公司只有12家,总市值100亿元,但即便从短期看,其扩容压力已经越来越大。原退市公司中除水仙、粤金曼和深中浩三家已进入三板市场外,PT金田、PT南洋、ST九州、ST鞍一工、ST海洋、ST银山等多家正在积极酝酿中。随着主板市场取消PT制度和实施新的退市办法,更多的PT、ST公司还将陆续退市,等候在三板市场门外。由于退市公司一旦退出流通,游离于市场,投资者获取相关资讯的渠道趋于狭窄,而长期无法交易和变现,又加重了投资者的焦虑和不安,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适当加快退市公司恢复上市或进入三板  相似文献   

11.
第一,创业板 主板海外上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仍然将成为中国经济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 创业板一再难产,但是要求它加快推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只有这样,中国的高科技尤其是民营高科技高成长的公司才能进入资本市场的舞台。近年来海外上市也已经全面放开了,有本事到海外圈钱去。 另外就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我们现在1100多家上市公司,有不良资产的占到三分之一。PT水仙正式退市,很好的信号,中国这样的垃圾股票一大堆,什么ST、PT啦,还炒得热火朝天。只有下市,股民才会懂得投资是有风险的,买股票还是有可能打水漂的。 第…  相似文献   

12.
<正>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2021年初,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投资者保护工作也引发各方关注。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专业等方面处于弱势,在退市过程中自身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3.
2001年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2001年3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出了暂停连续三年巨亏的郑百文上市的决定,敲响了垃圾股退市的钟声;200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驳回PT水仙请求,PT水仙终止上市。上市公司只生不死的旧体制由此宣告终结,上市公司“只进不退”现象已成为历史,预示着垃圾股票将难以在证券市场上耀武扬威,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将使一些扭亏无望的上市公司跟市场拜拜。  相似文献   

14.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正推进并完善这一制度。退市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重大行为,但是它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这一方面,还必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退市制度能否落实,需要以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为前提,否则退市行为得不到投资者的支持。本文分析了退市过程中信息披露充分性、投资者救济途径和投资者司法诉讼成本等三个重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14,(21):42-43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资本市场期盼已久的退市制度正式推出。貔貅在中国被人们尊为瑞兽,许多为商者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只进不出。一般从事外汇买卖、股票经营、金融投资等行业的人尤其喜欢佩带貔貅。但是,由于缺乏退市制度,A股市场被人比喻为只吃不拉的"貔貅"。现在证监会已经认识到了退市制度的重要性,自今年初IPO重启之后,几经酝酿,新版的退市制度近期终于正式落地。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中国第一家退市公司-PT水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内外两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为现有的企业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长油")将成为首家退市的央企,这让投资者唏嘘不已. 照理来说,A股一直被诟病的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有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退市理应受到市场欢迎,但*ST长油的退市却引起了多方关注和中小股东的维权行动。  相似文献   

18.
五位证监系统代表委员共话资本市场改革"希望证券法能够修改完善","希望期货法能够尽快出台","希望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能够尽快落地"……全国两会期间,证监系统的代表委员们提出的这些"希望",也许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新变化。交易所酝酿改制在落实资本市场改革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19.
巴曙松 《中国报道》2012,(11):50-53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中国银行业改革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改革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从趋势上看,金融改革更为注重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配置结构的合理化等方向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和地方金融改革相继启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都稳步推进;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审批、退市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共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股票退出A股,本刊梳理强制退市十大典型案例,回望这些公司的退市历程,严格退市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生态,绝非一日之功。案例1: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退市公司:*ST紫晶(688086.SH)和*ST泽达(688555.SH)两公司预计最后交易日:2023年6月30日关键词:科创板首批欺诈发行案件两公司存在欺诈发行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