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公司为一家外贸企业,2007年购人一辆小汽车自甩该小汽车的原值为35万元,按照10年计提折旧,已经累计折旧19万元,剩余净值为16万元,现售价7万元,购入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未抵扣。  相似文献   

2.
纪宏群 《税收征纳》2007,(9):18-18,25
某上市公司于2005年以1470万元的价格受让市区某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随后,公司在该宗土地上建造营业大楼一栋。2005年底竣工后,包括支付的土地价值在内计入固定资产的价格为9600万元,也就是建筑支出及费用为8130万元。公司按9600万元按20年计提折旧。当年共计提折旧费用:(9600—1600×5%)/20=476万元,对该公司计提的折旧费用是否应当全额税前扣除?[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海游 《上海会计》1998,(1):18-18,23
我国的财务制度提出了多种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与折旧有关的年度的概念也有年折旧额、年折旧率等。但是,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年”的含义没有明确的说明。如果一项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是1月份,这一般没什么问题,如果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时间不在1月份,问题就表露出来了。曾向一些从事实务的财务人员请教过这样一个问题:“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从19×1年4月份起计提折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应当如何进行帐…  相似文献   

4.
金梁 《上海会计》1994,(9):24-25
折旧模式与折旧扩张上海广播电视塔工程建设处总会计师金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固定资产价值,真目的是从使用价值上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一、不同折旧模式及其特点不同的折旧方法所计提的年折旧额及...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同时.还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检查。对折旧方法改变、折旧年限改变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方法胡大强在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最普遍采用的是使用年限平均法。在西方国家,目前较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年数之和计算法(又称为年和数法,年数比例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第i年基本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残值其中...  相似文献   

7.
顾俊玲 《财会学习》2016,(5):118-119
国家一系列的财会政策,表明事业单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出台了一些辅助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具有强大的必要性,怎样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应该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探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事业单位如何有效的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冯霞 《财会学习》2016,(16):113-114
本文基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和食品药品检验所职责任务日益加重的背景,立足于食品药品检验所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经验,从探讨食品药品检验所固定资产的分类及特征入手,从六方面论证了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现实必要性:食品药品检验所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新形势新制度下的现实需要;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前提;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破解当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实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有效解决现行方法中存在的弊病;计提折旧方法对食品药品检验所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老师请问简易房的折旧年限是按房屋的20年计提折旧还是10年到15年,税法是怎样规定的?(安徽省陈玉华)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6,(16)
自从2013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以来,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面。明晰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对事业单位保值增值、管理者绩效均具重要意义。但是,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计提方法灵活性差等。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对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方法的详细介绍,进而总结出当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期望本文结论对事业单位提升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会计核算水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周大鹏 《理财》2003,(8):26-26
A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发电企业,审计人员在审计该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时,将固定资产及折旧计提作为一个重点。在对比分析了2000年各月份折旧计提金额后,发现12月份的折旧费用明显少于其他月份。经抽查当月122号凭证,该公司冲减了已提折旧费用700万元,凭证摘要为“将原在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核算的固定资产3000万元调整到主机设备中核算,由于自动化控制设备按5年计提折旧,主机设备按10年计提折旧,所以冲减多提折旧700万元。”审计人员遂询问公司财务人员该笔分录调整依据,财会人员解释说,这3000万元固定资产系与主机配套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应作…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我县财政部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要求全县所有事业单位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为了全面了解三年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情况,近期对我县138家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现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做如下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利用计提折旧的方式完成中职学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本文在阐述计提折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中职学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并且详细的探讨了中职学校计提折旧对生均教育成本核算的影响,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关系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累计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的多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额的提取,也实实在在地通过改变折旧的计提基数而影响折旧额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林彬 《湖北财税》2001,(11):36-36
根据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修缮资金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一定的比例按期计提修购资金来补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逐渐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其业务活动逐渐增多,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损耗力度,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资金更新固定资产,目前靠计提的修购资金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因此我认为必须通过计提折旧来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光清 《中国外资》2010,(20):51-51,53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对固定资产由于使用造成损耗的货币的表现,本文分析了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不利之处,以及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通过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有效合理的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17.
顾凯峰 《会计师》2014,(8X):30-31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印发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虚提"的方式计提折旧,即折旧不计入当期支出而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本文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认为因中美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同,《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规定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5,(19)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水平,逐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财政部2012年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在2013年正式全部实施。这一新制度的新规定与新要求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双重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的后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反映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过程与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针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否进行计提折旧的必要性的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事业单位发展的现代化,计提折旧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同。计提折旧有利于解决现阶段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会计相关问题,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针对事业单位计提折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引起更多事业单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4,(16)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印发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虚提"的方式计提折旧,即折旧不计入当期支出而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本文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认为因中美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同,《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规定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