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磊 《时代经贸》2012,(24):170-170,208
发展创意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因此,必须多策并举,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本文针对河南省创意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从创意农业的基本原理入手,提出了发展河南省创意农业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机创意农业发展是有机农业和创意农业的新结合,是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完美链接。文章分析了河南省有机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有机创意农业具有区位、市场、资金和人才等优势,研究了河南省发展有机创意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针对河南省有机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创意农业的有关概念,分析创意农业与文化产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创意农业不仅是海南休闲度假旅游、海南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热带农业发展的出路,并提出了政府重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多方联动、传播推广等海南发展创意农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创意农业融资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农业业态,将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但是相对于世界各国创意农业的资金有效支撑和配给机制而言,中国创意农业亦正经历着一个发展的瓶颈,中国创意农业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意农业政策不够明确、农业创新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农业融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创意农业融资机制问题引发的创意农业资金不能有效供给的问题,笔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系统动态和微观宏观两种角度分析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意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个新型产业的发展对广大农民的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省宝丰县具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当地群众在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自发地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意农业。但由于他们对发展创意农业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深不透、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不够等原因,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影响了当地创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探讨创意农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一些建议,可以为其他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成响 《经济师》2013,(4):198-199
文章旨在探讨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对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引领意义,并初步系统地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同时,结合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方案框架、在数据分析、趋势判断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主要结论是:都市农业发展要有模式,模式要有结构,结构的框架主要是特色、质量、创意。三者的逻辑关系是:特色是基础,质量是核心,创意是灵魂。  相似文献   

7.
创意农业作为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的构思设计,是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平谷依托其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交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谷创意农业发展要注重品牌化、整合规划各种资源优势、构建创意产业链、突出本土"桃"特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必经历程,同时也是大力发展三农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就全国而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各经济实体的整体效能。依据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完善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意农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意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业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了创意农业的定义、特征、类型、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认为目前创意农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不完整、研究过程中忽视农业的本质属性、过度依赖定性分析是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定义的统一界定、如何有效融合农业与创意产业、定量研究方法的引入等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信贷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全社会对农业信贷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关注。一方面,农业信贷的风险性与金融机构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相矛盾,严重影响了对农业信贷的投入。另一方面,信贷额度的严格限制、手续的繁琐都给贷款者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黑龙江省农业信贷中的高风险从借贷双方来看,都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信贷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资金的及时补充。为此,黑龙江省农业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民非农就业是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大部分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民非农就业成为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同时,大量"农民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问题已成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具体表现在:农牧民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缓慢;蒙古族聚居村历史债务较重,贫困面较大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就要改变三农现状,具体对策是大力加强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只有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破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此,信用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尤为严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领域发生信用风险就会严重地制约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因此,从农村金融的角度,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合理防范农村金融领域的信用风险,对黑龙江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农村金融领域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对区域性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农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黑龙江省2007年各地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同时计算评价结果协调度和准则层因子贡献率,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地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西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较高,其整体协调性较好;哈尔滨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仅次于鸡西市,但整体协调性不高;齐齐哈尔、七台河与黑河三市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其余地市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水平差距不大,但制约农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各有侧重。最后,依据农业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对各地市农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归并,针对各类地区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农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冲击.黑龙江省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畜牧业和林业生产基地,要想在国际大环境中得以立足,就必须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优质化、多样化和名牌化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开发扶持和开拓外部市场,走外向型农业的路子.外向型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外向型农业仍需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外向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地区的特点,总结经验,寻求对策,以便更好地发展外向型农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拜泉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以能流分析、物流分析和价值流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系统诊断,提出该县通过生态经济综合建设,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并证明它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共生理论,笔者提出农户群发展的共生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增加共生界面、改进共生模式、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加强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以及完善农户群的整体规划是促进孟寨村农户群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共生理论特别适用于专业村农户群的发展研究,同时,共生理论能为村庄发展提出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地区6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治理机制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普遍存在缺乏实质性的盈利项目、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资金缺乏、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网站、建立"特派员"制度、建立合作社企业家培养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