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品牌价值逐渐由使用价值转变为象征价值。象征价值的提取方式,正经历着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在文化多样性的消费社会,视觉文化转向呈现出的这种趋势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图像主因型的审美模式观照下,阐述了译者的视觉文化意识,为品牌译名多重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达奠定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广荣 《商场现代化》2005,(11):183-184
品牌价值逐渐由使用价值转变为象征价值。象征价值的提取方式,正经历着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在文化多样性的消费社会,视觉文化转向呈现出的这种趋势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图像主因型的审美模式观照下,阐述了译者的视觉文化意识,为品牌译名多重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达奠定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3.
梁潇 《商》2014,(49):174-174
引言: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图像时代,所以可以以一个大的概念认知去考量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即视觉文化,对于电影的认知可以将其称为视觉呈现物,而视觉呈现物,只是最为直观的文化事件和实践的表征,在这些表征背后有许多驱动这些现象发生的深层因素,巫鸿先生将这种种的深层因素概述为“观念的再现”①。而在电影传播过程之中,往往是通过视觉呈现物作用于人的图像认知思维之中,从而通过视觉表征去引申出其背后的观念,通过视觉观念的设定从而对于观者形成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梅 《中国报业》2023,(8):129-13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人类的学习和教育方式也随之转变。短视频传播作为从图文文化走向视觉文化的标志,其传播始于青年学生群体,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日益风靡,持久深入地影响到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认知和生活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精神力量的象征,对凝聚社会正能量和大众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探讨在万物皆媒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原因与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视觉识别是企业外在而又最直观的一部分,可使消费者一目了然,达到对企业认知的目的。其设计系统主要是利用标志、标准色、象征图案等视觉符号要素,充分体现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作为品牌的重要视觉表现形式,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呈现新的设计趋势.随着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品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企业传播品牌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新技术的加入以及新的审美意趣的产生,使企业视觉形象的表现更加丰富.企业视觉形象由传统的单一、静态的基础要素为主的表现形式,逐渐向多元化的、动态的核心元素灵活运用的形式转变.标志、标识字等关键性基础要素设计趋于简化,甚至只作为企业视觉表现的附属要素采使用,而灵活的、有控制力的、可以动态使用的象征图案或造型成为企业形象的主要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媒体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媒介环境的变化,由此引发了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虚拟实境,图像作为一种古老而现代的传播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图像传播在教育中的应用,借助于“图像人”的概念,分析了图像传播的优势,及其在思维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结论是图像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有着有效的认知优势.但对图像受众的培养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异彩纷呈,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对中西审美方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两种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新的切人点.中西审美方式是在各自文化的大背景中逐渐积淀而成,由于中西各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与精神面貌不同,他们的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具有差异巨,而其表面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杨蕾  ;张玉忠 《商业科技》2009,(15):103-104
得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完成,图像时代到来。这种文化艺术形态的转换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当代社会面,瞄“景象的高度堆积”、“拟像”遮天蔽日;人们在虚拟的图像世界中不断遭遇审美困惑;图像复制技术的日益渗透冲击了设计艺术的原创思想;长期被动浸淫在图像中带来创造性思维疲软;忽视人性关怀的图像暴力行为导致的心灵伤害等等。这些对于图像的设计和制造者来说是应当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得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完成,图像时代到来。这种文化艺术形态的转换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当代社会面临"景象的高度堆积"、"拟像"遮天蔽日;人们在虚拟的图像世界中不断遭遇审美困惑;图像复制技术的日益渗透冲击了设计艺术的原创思想;长期被动浸淫在图像中带来创造性思维疲软;忽视人性关怀的图像暴力行为导致的心灵伤害等等。这些对于图像的设计和制造者来说是应当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姜竹松 《中国广告》2006,(12):156-159
皮尔斯在运用三元关系理论对符号进行分类时,十分强调符号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按照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不同的相互关系或不同的结合方式,将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在视觉传播活动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符号,本文结合广告案例,对图像符号的不同肖似性特征,及怎样理解“肖似性”与视觉造型中“写实性”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符号形体用肖似性的方式来表征符号对象是图像符号的本质特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在广告策划和设计中准确地运用图像符号,从而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谈顾客品牌体验的情感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附着在其品牌上的非经济价值.品牌的非经济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商品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上,品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偏爱.本文从认知品牌特性,体验品牌形象,拓展品牌价值,培养品牌情感价格几个方面探析顾客品牌体验的情感走向,并结合品牌的特性和消费心理,创造一种强调情感体验的品牌文化是消费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葛涛 《广告大观》2011,(2):74-76
中国传统中医药招幌广告从其外形表现角度有实物类和图文类两种,在传统服务商业中具有较强的指示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体现了医药商业独特的行业特点和服务类别,是古代商人对医药广告寄托承诺信誉的物化象征和招徕性视觉标识.传统中医药幌子的发展史也折射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是研究医药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追本溯...  相似文献   

15.
企业品牌文化定位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的文化定位是在品牌定位过程中通过文化因素的作用来突出品牌形象和价值,通过“品牌”这种“文化符号”将其文化价值具体化,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产品特征、利益认知和形象的品牌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憬晶 《中国广告》2010,(2):124-126
模仿、复制、虚拟是视觉技术发展的三大阶段,由此带来了不同形态视觉文化的出现。而广告的发展离不开视觉文化的进步,以不同视觉技术及相应的视觉文化为基础,在现代广告中出现了展示、装饰、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创意空间。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人类社会正由文字时代转向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研究价值日益凸现。作为动态视觉艺术的样式之一,动画中的视觉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刻地影响着动画作品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述。在传统基础上,数字化、多媒体为动画。中的视觉语言符号注入了更多的形式和手法,在视觉语言引导的通感体验中把信息更完整地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8.
在酒店营销中的文化取向是把象征人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符号和内涵融入到产品和企业形象中的价值理念.其营销活动的文化取向,可以减轻营销的商业气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人们对接受一种文化,因为地域、年龄、知识、宗教等等原因会有不同的接受程度,把握好文化取向和消费者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是现代酒店营销必有销售技术. 酒店营销中文化取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命名是-种文化活动,汉语和英语的命名习惯和命名方式不尽相同,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功能,都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文化特色、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及信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化的"视觉转向",影视作品的传播理念和审美取向均呈现出了"图像转向"。从片头设计到字幕包装再到片尾制作都突出"形象"化以迎合大众的视觉喜好,吸引观众的"眼球"。视觉艺术设计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以片头画面与字幕艺术处理为切入点,试就视觉设计在影视作品包装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析,希望对影视创作提供一些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