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商务部立项,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承建,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信用体系框架,完成对2000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信用认证,并将此成果逐步推广至4汽车整车、摩托车等领域,争取在五年之内建立起中国汽车产业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3.
4.
第八届北京国际车展结束了,为了参加此次展览,汽车厂商可谓不惜血本。目的是加深本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加之媒体大肆渲染,汽车行业一片繁荣热闹景象。然而,在车展前夕召开的首届中国零部件企业家年会上,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雨时先生的一席发言,拨开了汽车行业浮躁的泡沫,揭示了汽车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发人深  相似文献   

5.
张渔 《市场周刊》2004,(37):31-32
中国入世之后,无论产品进口还是来中国开厂,外资的进入门槛都大大降低了,这对汽车零部件也是一样的,“前不久,宝马邀请它的十多个一级供应商来参观它在中国的工厂,极力劝说它们进来。”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个消息时,显得喜忧参半一级供应商体系如果迅速云集中国,原本就散而小的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将难以争得市场高端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零部件已成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零部件全球采购已成为当前整车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排名全球前几位的汽车制造商,其零部件自制率仅为三成左右。据商务部统计显  相似文献   

7.
8.
跟踪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日,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整车进行销售的汽车生产企业,所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凡构成整车特征的,必须按整车适用税率征税,由之前的10%调整为25%。  相似文献   

9.
张欣 《新财富》2004,(7):106-107
在强劲的个人消费需求下.2003年整车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好于零部件类上市公司.轿车业继续成为拉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综合各种因素,2004年汽车类上市公司整体增速将高于25%的行业增长水平,整车业绩优于零部件的状况将持续。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汽车业的成本压力开始从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传递到汽车整车制造商.车价是降还是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主办,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等有关单位以及中国部分城市共同承办的“美国汽车中国巡展”活动将于2005年4-6月在中国举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取的了迅猛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使其他产业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的税收收入.而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的重要杠杆,对汽车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是21世纪商业发展最快的领域,参与网络市场的角逐是每个商家不可避免的选择.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全民上网、政府采购以及电子商务的实施,网络经济在强烈震撼、促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据预测,到2002年,我国的网民将达到6100万人,成为第三大互联网市场,前景不可限量.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不仅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也改变着企业的结构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汽车装备取得的进步 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机床行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约占全社会机床用量的40%。  相似文献   

15.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会有什么直接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短期、中长期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规避措施的历史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与发展,是国际贸易摩擦与竞争不断激烈的表现。美国是第一个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规避起诉的国家,2005年又首次对中国输美产品适用反规避法中的产品轻微改变与产品后期开发规则,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观察与研究美国反规避法的来龙去脉,对中国出口产品跨越这一新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袆 《国际市场》2005,(6):64-65
问: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的使命和你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外贸经营权放开对民企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对外贸易法》实现了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和外贸经营资格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促进了我国外贸主体多元化的结构更趋合理,尤其释放了以集体和私营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