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腾隆  吴蓉 《经济月刊》2013,(12):44-46
在所有向往老北京文化的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幻想:阳光温暖的午后,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或漫步,或乘坐人力车,听着路旁的老北京人操着纯正的北京腔相互问好“吃了吗您呐”。  相似文献   

2.
高志勇 《时代经贸》2011,(21):96-96
话说北京糕点这行,各种字号的店铺繁多不一,但老北京人都知道,什刹海畔,鼓楼角下,“公和魁”曾显赫一时。  相似文献   

3.
文华 《时代经贸》2010,(5):73-74
提起清华池.老北京人都很熟识.它是北京具有百年历史的澡堂,以前老北京人来这里除了洗澡之外,就是修脚,修脚这门手艺经过代代相传.已成了清华池的金字招牌。而就在清华池技艺高超的修脚师傅当中涌现出了一位80后的蒙古族修脚“女强人”图雅(戴红)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的思想观念超凡脱俗。新“饭碗说”便是超凡脱俗的生动体现。新“饭碗说”包含四句话:户口是空饭碗,文凭是泥饭碗,能力是铁饭碗,素质是金饭碗。市场经济是无“藩篱”的经济形态。户口作为户藉证明,不再是束缚人、禁钢人、画地为牢的“紧箍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哪里没有几十万、上百万非常住人口。只要你有本事,无论“孔雀东南飞”,还是“大燕落北国”,悉听尊便。你大可选择环境好的地方,充分发挥一己之长的领域,安身立命,建功立业。说市场经济优越,主要优越在市场配置人力资本上。…  相似文献   

5.
"老字号"如何发扬光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武 《经济论坛》2002,(12):31-31
对于“老字号”,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老字号”就是指历史悠久的商标品牌或商店招牌。相比一般的名牌,“老字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历史性,其存在少则数十年,多则几百年,突出一个“老”字,这一点它有别于近年来一些在短期内通过狂轰滥炸式的广告营造出来的名牌;二是民族性和文化性,中华“老字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突出一个“华”字。可以说“老字号”是经受了漫长的市场竞争的考验生存发展至今并且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老名牌。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老…  相似文献   

6.
《经济前沿》2006,(9):I0036-I0036
广场:从“绿化”走向“文化” “宝安的绿色逐年在变,变得越来越美”,“老宝安人”与“新宝安人”皆有同感。看到雨后的街道洁净如洗,绿荫匝地,整个城区亮丽清新,宝安城管办的同志介绍——宝安园林建设有如此成就,关键在新创设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这个新机制成为宝安区的护绿“使者”。  相似文献   

7.
大米 《经济世界》2001,(5):65-67
美丽的告别 今天,在北京一提珠市口、骡马市,人们都会告诉你,那是北京最繁华的地界儿,店铺林立,商场云集。可您知道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是干嘛的吗?可能您不会想到,这儿一处是老北京郊区的生猪交易市场,另一处则是骡马交易市场。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谁会想到,眨眼的工夫,这儿已成为北京的黄金地段。细心的人们只能从这早已名不符实的地名捕捉到一星半点当年的影子。 然而,过不了两年,如今新北京的许多地名也将像珠市口、骡马市一样变得名不符实,面目全非。光华木材厂、一机床,这些地名在北京也是耳熟能详,它们不仅位处三环内的…  相似文献   

8.
对待坏人抑或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通常面临三种选择:一是“以怨报怨”.也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守信用.我也不守信用;你欺骗我,我也欺骗你。用这种方法来教训那些办坏事或破坏规则的人.他们吸取了教训或许会改辕易辙:二是“以德报怨”。你对我搞阴谋诡计,我仍旧对你友好。基督说,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应把右脸也让他打,用这种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让坏人也能变为好人;三是“以直报怨”。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和干坏事的人,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错了。比如,出租车司机多收费,“以怨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再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对方他犯了规,以后改正。  相似文献   

9.
并京──祖国的首都。5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回民回乡那一声响彻云霄的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给古老的北京带来了新生。金秋时节,北京城巧手装扮,浓装淡抹,向世人展示了跨世纪国际大都市的风采。老北京不识“新”北京说起来张大妈称得上是老北京了,她在京城的羊肉胡同住了50多年。不料去东北的儿子家住了半年,国庆前夕回到北京就有些找不到“北”了。那是一个天高云淡、日朗风清的日子,女儿带着张大妈乘火车回北京,一走出北京站,张大妈就得住了:这是北京吗?眼前是宽阔的站前广扬:低矮的平房不见…  相似文献   

10.
程实 《资本市场》2005,(12):10-10
一是新资金淘汰老资金。我国基金业自1991年起步,它就背负着“稳定市场”、“引导投资理念”的光荣而艰巨的“红色”使命因而受到管理者的百般呵护。而现在的新基金则是由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和国外资金等进入而设立。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国人都向往《北京人在纽约》,在大街上碰到一位大学生,就有人问:“你怎么还没有出国?”十年后,国人向往的是《王起明回北京》,在大街上碰到一位留学生,就有人问:“你怎么还没有回国?”两种不同的问话,已显示出今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海外留学生的强大吸引力,然而这些留学生是否适应中国的创业环境呢?2003年国庆前夕,记者对海归派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经济管理陪都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20年来,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城市严重缺水、沙尘笼罩、三废污染以及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而且2008年奥运会又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文化奥运”等新要求,为了解决老问题,满足新要求,本文提出了尽快在我国人口中心地带建立经济管理陪都是非常必要的;其长株潭城市群则是我国陪都的最佳候选城市。这样既可以减轻北京城市的总体压力,又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管理,并能促进陪都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傍老族”,专指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既不升学,也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国外又称为“NEET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or or training youths)。近年来,在中国的大都市里,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傍老”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外部原因是青年群体的数目同我国就业难的大形势紧密相关,引发青年就业危机。深层次的原因是青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减弱,“傍老”现象不再是单纯的个别现象.而是折射出更广泛深刻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4.
是“闽族”还是“闽越族”,福建人在自我文化认同上经常陷入糊涂状态,不知自己归宿于“闽族”还是“闽越族”,或是二者就是一回事。其实,“闽”是“闽”,“越”是“越”,将“闽”与“越”捆成“闽越”只是西汉高祖刘邦收买人心的一个诡计。因为,早在西周王朝的典籍《周礼》中,就有“闽”和“七闽”的称谓。“闽”是周朝东南面的一个独立大族,归属方氏象胥管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处于同时期的两代人的文化观念异同,表明文化反思的深入。既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向个人“内在化”过程往往趋向于“遗传”或“保守”的方面,新兴一代向社会文化系统对象化过程则更多地表现为“变异”或“创新”的机制,如果这一文化演进规律成立的话,那么,第三代人与第四代人、政治文化与价值文化的转换过程,其遗传与变异之间,有什么同一性?可以提供何种价值选择?——审阅题记“年青人对中年人:你有内涵而没有力量;中年人对年青人:你有力量而没有内涵。”——摘自“一场当代谈话”  相似文献   

16.
他们是一群深水鱼.大多时候沉潜于水底冥睡或思想.而往往于某一瞬间,在阳光下出其不意地跃出水面……他们是另一些星星,在群星灿烂之时.仿佛离我们更遥远.于星云间沉默无华,而当月朗星稀,则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无领”是怎样的“一族”?“无领一族”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今天的管理面临怎样的问题.明天的管理是否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17.
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 ,福建居民不断向台湾迁移。新移民的家族在台湾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拓展。他们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与福建原乡的家族、乡族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种状况在中国的移民史上是比较少见的。这一方面固然是建立在以血缘和地源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家族制度和乡族观念使然 ;另一方面 ,中国的祖先崇拜 ,自宋明以来更蒙上某些宗教迷信的色彩。人们对于原乡的乡族 ,势必怀着相当的敬畏之心。在种种文化观念因素的作用下 ,福建与台湾两地间必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乡族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福建与台湾两地乡族间的联系 ,出现了越来越侧重于家族观念、文化观念上联系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胡雅鑫 《商周刊》2014,(8):52-53
记者手记:写牟家和的故事就像写一篇微缩的中国培训史,一看和“培训”有关是不是有点烦?大多数人对培训课的感受是洗脑、癫狂还略带狗血,几乎每次上培训课都有这样一个环节:把灯关上抱抱你身边的人,对他或她大声说“我爱你”,然后开灯结束,回家做饭,问题依然背着,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何维湘 《新经济》2006,(12):24-27
《老子》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让深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深圳特区的确是个大熔炉,它能把每个移民冶炼得面目一新。当然.炼的质量可能有所不同。你可能炼成了一颗金丹:你可能像孙悟空一样炼出一对火眼金睛;还有可能.你农衫褴楼地钻进去.一眨眼,衣履光鲜地又钻出来.你毫无痛苦地换了一层包装,特区人的包装。这最后一种炼法.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暴.可以称之为“深圳人形象包转速成法”。  相似文献   

20.
葛剑雄 《经济》2006,(10):17-17
上海市教委决定将上海话、上海童谣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并通过游戏等方式融入“乡土文化”的教育。我完全赞成保护地方文化,包括方言,但问题是靠谁来保护,怎样保护?除非是处于封闭状态,任何一种地方文化或方言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并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或“标准”的地方文化或方言。一定要说“标准”,就得确定是哪一年或哪一阶段的“标准”。一种文化、一种方言,一旦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或消解,这种文化肯定会随之变化或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