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的道德性要求制度必须接受道德评价.制度安排的伦理评价标准最主要的原则是:公正原则和效率原则.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这一创举意义非凡.从公共伦理视角上看,取消农业税充分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平等自由原则,体现了政府在制度安排上坚持了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取消农业税必将使得政府在政治上获得更广大的支持与拥护,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秩序与伦理秩序是人类秩序系统中两大子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造成人类秩序问题的正是这两大子系统关系上的紧张。自从亚当斯密“经济人”本性在理论上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以来,“经济冲动”也就在实践上拥有了超强的道德合法性。然而,“经济冲动”带来的却是社会领域的断裂和人的深层意义的消解。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冲动”所带来的“领域的断裂”与“大分裂”,西方一些学者用一种与“经济决定论”截然对立的文化学的方法重建人的存在道德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乏普遍的思想意义。但是,这种“关系式”的思考方式仍然脱离不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窠臼,其理论的结果只能是人在获得伦理本位的同时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自由。因此,只有真正把握自由的道德意蕴,把思想的视角从经济转向伦理的同时再从伦理复归向道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权利和义务、个体和整体、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统一。而可以用来和解经济与伦理之间紧张关系的就是生态伦理哲学思维范式.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我们在获得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必须重建社会的伦理文化。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之时代课题的生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秩序与伦理秩序是人类秩序系统中两大子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造成人类秩序问题的正是这两大子系统关系上的紧张.自从亚当斯密"经济人"本性在理论上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以来,"经济冲动"也就在实践上拥有了超强的道德合法性.然而,"经济冲动"带来的却是社会领域的断裂和人的深层意义的消解.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冲动"所带来的"领域的断裂"与"大分裂",西方一些学者用一种与"经济决定论"截然对立的文化学的方法重建人的存在道德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乏普遍的思想意义.但是,这种"关系式"的思考方式仍然脱离不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窠臼,其理论的结果只能是人在获得伦理本位的同时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自由.因此,只有真正把握自由的道德意蕴,把思想的视角从经济转向伦理的同时再从伦理复归向道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权利和义务、个体和整体、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统一.而可以用来和解经济与伦理之间紧张关系的就是生态伦理哲学思维范式.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我们在获得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必须重建社会的伦理文化.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之时代课题的生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的社会经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可卿 《经济师》2002,(12):13-15
社会物质经济基础决定道德伦理的上层建筑 ,而道德又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为社会经济体制提供合法性论证 ;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 ;促进经济主体间的互利合作 ;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等方面。这些作用的发挥可以归纳为两种方式 :一是道德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直接发挥其工具性价值 ,二是道德作为一种目的性追求 ,通过对经济的超越性批判和补充 ,与经济形成辩证互动的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下,提起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反映到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垄断、公共产品、外部经济效果等市场失灵现象以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虽然人们都知道分配不公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弊端,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效率”或“经济”方面的缺陷,而是一种与人类道德理想不相符合的道德缺陷。本文从道德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下效率与人类道德理想之间的背离与亲合,从而由市场经济的道德缺陷引申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另一理由———道德理由。人类进步需要效率,但人类升华却也不能放弃道德。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的伦理模式一般可分为不道德经营模式、道德经营模式和非道德经营模式。企业伦理类型包括企业科技伦理、企业生态伦理、企业经济伦理和企业管理伦理等四种类型,其内容则是以企业伦理原则为统领,以企业伦理规范为具体内容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价值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伦理和经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伦理问题,那么经济伦理指的是规范经济学对经济制度和平等、效率等经济范畴以及个人消费等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经济伦理指的是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道德前提和背景条件,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应该与不应该问题,它也涉及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的合理性,经济主体的伦理关系性状以及经济范畴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看成天然是善的,因此忽略了经济发展作为道德之善的伦理学论证;伦理学家却又从单纯的道义立场看待经济发展,以至拿单纯的道义论来评判甚至指责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就本质而言,没有道德的经济,注定不是完善的经济,而缺乏效率的道德,必然是有缺陷的道德。人类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发展理论演变过程中对人文伦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和计划经济传承下来的经济伦理观念成为国家在进行经济改革时所面临的价值取向,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国家在平衡"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关系的基础上,基于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提高和确保转轨的稳定性的经济改革指导思想,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出现诸多"非效率"甚至"损失"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将国家经济伦理引入到对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行为的逻辑分析上,可了解其背后真实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深度融合的结果,它的出现既体现了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也蕴涵着社会伦理演变中的道德必然性和内在的合道德性价值依据。循环经济的道德特性从根本上说是对自然生态的终极关怀和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伦理是伦理观念和伦理实践的统一,它既是一个伦理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自我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宋少鹏 《开放时代》2014,(5):160-175
围绕“东莞扫黄”,体制与民间自由派一度形成话语之争,两者实质上都是借“性”言政,上演了一场性的政治学,却掩盖了性的经济学.性经济是一种事实存在.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制造了性经济的供需结构,市场伦理赦免了性交易的道德压力,身心分离原则使性交易成为出卖性劳动力的技术工作.无产化的底层妇女提供了自由的性劳动力,而资产阶级男性建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需要成为性消费的主要动力.资本主义性别奥秘在于市场与家庭两种性秩序都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内在需要.两种性秩序需要不同的性道德、性忠贞与性自由,但两种性道德的内在裂缝造成了对性从业者的道德挤压和女人内部的分裂和对抗.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与道德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造福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也是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实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道德来把握方向,道德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经济伦理内涵的反思——意识、规范与实践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界对经济伦理范畴的理解主要有经济的伦理、伦理的经济、经济与伦理等三种方式。虽然各有道理,但都没有揭示经济伦理的实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伦理是一种植根于人们经济交往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和实践活动,其内涵有三:一是指经济关系的伦理意识即经济伦理意识,是人们关于经济关系的善与恶、是与非、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二是指经济行为的伦理准则即经济伦理规范,是指导和评价经济主体行为的善恶价值取向、调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三是指经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经济伦理实践,是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和活动,可分为经济个体道德活动和经济组织道德活动。当前经济伦理实践有提倡议、订守则,社会责任投资,创建伦理管理体系等形式。经济伦理意识、经济伦理规范和经济伦理实践这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管理伦理不仅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道德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管理伦理,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管理伦理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提高效率、开拓市场、增强凝聚力、构建和谐发展环境等方面.管理伦理经济作用的发挥,需要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的割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机械发展观的批判的扬弃,是对西方现代性经济伦理观念的挑战。它强烈要求重建经济伦理,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功利与价值、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经济伦理是调节经济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及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的道德价值观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不仅是受利益驱动规律作用的纯自然历史进程,也是内含着道德价值意蕴的社会历史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基础,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基础是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7.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 ,我们可以看到 ,“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 ,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 ,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 ,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 ,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 ,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 ,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 ,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8.
8年前,樊纲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不道德”的经济学》,从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伦理问题的大讨论。经济学把“自利”作为分析人类行为的预设,似乎是一件无可挑剔的事。甚至连茅于轼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遵循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也许,它反映了人们对“休谟法则”的深信不疑:我们不可能从“实然”(is)中推出“应然”(ought)。1739年,休谟在《人性论》中严格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提出不可能从“实然”推出“应然”的著名论断,被道德哲学家黑尔和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称为“休谟法则”(Hume‘s Law)。1785年,《人性论》发表约50年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为他的“道德律令”做了如此诠释:“我们确实不理解道德命令的无条件实践的必然性,但我们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对一种力求以其原理来达到人类理性极限的哲学来说,也只能作如此程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性"的经济伦理学分析的前提进行讨论,"性"作为生物行为,它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对由性行为所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伦理分析,不能进行善恶的道德评价其次,分析论述了在以货币为交换尺度的交换关系领域中,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对性伦理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说明提出对"性"的经济伦理积极评价可能性的道德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