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6,(10):28-28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这句话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然而,汽车零部件如何才能做强做大,中国汽车零部件目前面临哪些机遇、挑战,出路何在?目前全球零部件行业面临大洗牌,对国内零部件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国内零部件企业须抢抓这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资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客观重要,它既可以解决中国零部件工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经验及现代市场机制和融资渠道等,有助于促进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吸引外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外资对于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提高国产汽车的国产率以及出口创汇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加入WTO,我国承诺要逐步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壁垒削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相关保护政策也要进行重大调整,有分析认为这有…  相似文献   

3.
如何转变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着力实施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轿车工业的坚实基础,是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的一个至关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分析1.投资力度和集中度日本和欧美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1,甚至3∶1。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5%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用于科研开发方面的费用约为年销售额的6%。我国上海轿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投资比例,“七五”时…  相似文献   

4.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为6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中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出口增长36.3%.远远超过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在部分细分行业中.中国零部件已占据垄断地位。如国内铝车轮就占美国市场进口量的40%。  相似文献   

5.
11月24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2011第八届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李庆文,工信部、国家信息中心和行业协会领导、行业专家、整车企业代表及全国优秀的百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代表近180人参加了盛典。  相似文献   

6.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这句话己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然而,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才能强大,其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则是零部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业因此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开放和成熟,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管  相似文献   

8.
今天在这里参加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正品工程”启动新闻发布会,感到特别高兴。大家都知道,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6年汽车产销量突破了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了7000亿元的规模,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用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际汽车工业的竞争是多元化的,但竞争的核心是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这甚至使汽车的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工业经济时代,汽车是一种代步工具,这已经做得很完善;信息时代,汽车注入多功能,这是当前国际汽车业的一个时尚问题;到了知识经济社会年代,汽车将是一种享受和娱乐的活动性装置,这已经开始兴起。汽车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制造业之间关系的变化,两者之间,正围绕着这些变化,争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权。现代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很复杂,但主要仍然是由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制造业(含相关产…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增长24.5%,远远超过世界年均4%的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4985万辆(含1390万辆三轮汽车),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2985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配流通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达到了980亿元市场规模。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汽车零部件业更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10月28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信息发布会在宁波凯洲大酒店隆重举行。美国NAPA(中国蓝霸)等国际著名跨国采购集团、近百家宁波及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经销商及业内人士、新闻媒体约2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国际采购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加大,以及跨国巨头的强势竞争也使很多本土零部件企业变得十分艰难。因此,如何与全球接轨,如何在挑战中…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贸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使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变化,并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 和市场占有率等评价了我国汽车产品总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显示我国汽车产品总出口顺差主要是由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增长贡献的;汽车产品总出口与世界出口大国相比,整体竞争力弱,处于低竞争的优势水平,且国际竞争力正逐步提高;汽车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总体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和比较优势特征, 主要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汽车零部件产品.  相似文献   

13.
九级地震,对日本汽车工业造成重大损失,并影响到日本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影响到零部件供应,有记者曹在采访中问:这是不是中国汽车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作为致力于汽车发电机研发的专业生产制造商,浙江德宏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德宏汽车电子)被视为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代表,自"十一五"规划中期开始,浙江德宏汽车电子及其产品的市场排名始终保持在行业前三位,并于2010年实现了国内商用车用内燃机配套发电机产能第一、销量第一、市场覆盖率第一(达18%)的优异业绩,同年荣获中国内燃机及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 汽协会”)是在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基础上成立的全国性一级工业行业协会,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协会秘书处下设一室八部、六个专业分会,二十七个专业委员会。现有1100余家会员单位,遍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行业。中汽协会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 20名。 这些年来,中汽车协会的信息沟通、组织协调、自律监督、咨询服务、提出建议等职能不断加强,在为行业企事业单位服务、为政府部门服务、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诸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阶会已经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6.
支持单位:第67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组委会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国家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中固巨大市场和良好投资环境的吸引,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大举进军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基本实现了合乎其全球利益的战略布局。我们收集整理了12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的最新资料,制作出《跨固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图》(简称《布局图》)。《布局图》中12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属于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主流企业,其投资动向在所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布局图》清晰反映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华资本布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摆脱了“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的体系。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和系统供货的能力,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出口量逐年增长。但在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同时,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技术水平、规模实力与外资的差距、自主开发的艰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影响着下一步的发展进程。“十五”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得到全面发展“十五”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基本上满足高速的汽车生产和社会维修服务的需要,基本上具备了商用车、中低档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6,(3):25-27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摩配》2007,(10):39-39
日前.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商务部举办的首届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本届展会荟萃了中国及境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苏州金龙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整车公司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展出了在国际客车市场热销的公交、大型和中型座位车等三款精品海格客车.这也是海格客车获得中国名牌后首次亮相国际性展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