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投资》2006,(4):84-84
2004年.范韩英开出了浙江金华的第一家橄榄油专卖店。虽然市场上橄榄油的品牌众多,不过范韩英瞅准了自己曾经买过的原生橄榄油.并申请成为该品牌在金华的总代理。在正式投资之前.范韩英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可是结果颇令人失望,10个人当中有9个表示没听说过橄榄油,剩下的那个也只是一知半解。尽管如此,范韩英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只是要让市民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留宇 《国际融资》2012,(11):38-40
根据清科集团报告:2005年以来,VC、PE参与投资的互联网公司达上千家.而目前已经上市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几年间,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各公司都亟需寻找自己的赢利点,即便是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头也都如履薄冰.日子未必好过。这块蛋糕.好看却也未必好吃  相似文献   

3.
上个月,王先生很苦恼,他看中了一个楼盘,打算贷款购买该楼盘的一套房子作为自己的婚房。不料在申请房贷时,却因拥有不良信用记录被银行拒绝了。原来,王先生因时常忘记为其持有的某商业银行信用卡还款而出现了多次逾期记录,虽然后来还清了滞纳金和利息,但是依然留下了不良记录。  相似文献   

4.
今年在股市和基金市场颇为失意的股民和基民们开始惶惑:如何在大盘低迷之下来打理自己的财产进行有效地投资呢?不久前.北京产权交易所副总裁梁雨曾经在金融街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98%的家庭没有储备黄金。”他说,“在国外,每个家庭投资中的黄金配比在10%-15%左右。”梁雨的结论是,在汇率不稳定和通货膨胀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整个中国市场的黄金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和许多明星一样,秦岚也不亲自打理自己的钱财,虽然资产交给母亲打理,但对于自己钱财的支配,秦岚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每项收入和支出都有一个严格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分配,有计划的支出,财务收支状况始终是平衡的。我的资产是这样分配的:储蓄占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2004,(4):42-42
一条短信花了8元王先生上个月给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发了条短信,没想到却为此花费了8元钱。自从他给那个电视节目发了短信后,每周都会收到提醒收看该节目的短信。王先生查了该月的话费,发现这些短信竟然收了8元钱。经查询1860得知,这是他订了该节目的包月短信,这些短信由一家公司提供,如果不取消,以后每月都要缴8元。更令王先生诧异的是,他从来不炒股,也没收到过专家荐股的短信,可话费单上竟然还有2元钱的专家荐股费,也是同一家公司提供的。让王先生想不明白的有两点,一是发短信费一般都是每条0.1元,就算自己收到的短信是要收费的,每…  相似文献   

7.
苗君甫 《金融博览》2014,(11):82-82
朋友去旅游.在景区买了个可爱的毛绒玩具长臂小猴子.说第一眼看到那些小猴子就莫名喜欢,千里迢迢也耍把它们带回家。可是回到家后.却意外发现,这些毛绒玩具,根本没有地方发落。挂在墙上?和自己家的装修风格不太一致,  相似文献   

8.
比尔·盖茨是个新时代的英雄.他仅用13年的时间就积累了自己庞大的资产,一举越上世界首富的宝座.盖茨有什么投资秘方,又是如何打理自己的财产的呢?  相似文献   

9.
理财大家谈     
《科学投资》2006,(1):72-73
岁末年终很多公司都会为员工发放年终奖金。奖金额度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一般是1-3个月的工资数。对白领一族而言,年终的“红包”——年终奖是对自己一年的肯定和鼓励。但如何打理好数额不同的年终“红包”.把钱用在刀刃上?《科学投资》的许多读者都有自己的年终奖理财方案。能不能用钱生钱、以小搏大.就看你的了。  相似文献   

10.
国人经过30多年的打拼奋斗,令中国经济总量崛起到了全球老二的水平,亿万国人的荷包也因此鼓起来了。不过,对于原本一穷二白、根本没有财富打理经验的国人来说,钱多了,怎么打理,怎么投资理财,怎么保值增值,成为摆在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相似文献   

11.
去年冬天,我一个大学同学从美国回来,让我给他帮忙出版一本关于如何在美国投资的专著。我这位同学可非同一般,出国前就是金融投资圈里有名的人物,在美国读了几年的学位,又曾任职于高盛和美林,是华尔街级别的投资理财专家,现在自己开设一家公司,从事代客理财业务——为全球的富翁打理其在美国的投资与资产。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09,(8):35-36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缺少专业的理财知识,所以很多人喜欢听那些所谓专家提出的投资建议,甚至是直接把钱委托给别人来打理,诸如买基金、让私募基金经理代为投资等。因为自己不懂,所以百分之百地相信理财专家,但投资者从未想到的是,那些专家很可能有自身的盈利潜规则,不一定说你亏钱了,专家也会跟着亏钱。  相似文献   

13.
江浩 《科学投资》2008,(12):46-46
市场往往向我们展示它无情的一面,眼睁睁看着一些产品销售火爆,可是等自己要进入的时候。常被莫名其妙地拒之门外。江苏苏州的王平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明明市场上的草鸡俏销,可是自己养的草鸡却进不了市场,这里面有人为的因素.更有市场规律的作用。王平看着正攻不下,干脆来个侧面突破……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破“7”进入“6时代”,直接对老百姓的理财、股票投资、消费等带来影响,投资者要利用人民币升值,认真打理自己的外汇资产,把握新的投资方向,在人民币的“6时代”抢得一个先机。  相似文献   

15.
寿险前3年退保吃大亏1999年.海南的王先生在保险代理人的游说下.为自己购买了一份20年期的人寿保险.并交了第一期3365元的保费。但他当时并没有仔细研究复杂的保险合同条款。后来.王先生听懂行的朋友说买这个险不划算.就没再续交保费。2004年4月.王先生想到保险公司退保.取回先前交纳的3366元保费.但工作人员告诉他.退保要扣除80%的手续费.所以他只能拿到673元的退保费。保险公司还解释说.  相似文献   

16.
刘玉 《国际融资》2011,(11):40-41
2011年9月20日,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举办的中华新能源沙龙上,国际金融公司(IFC)的高级投资官员孙浩、投资官员钟音、运营官员陈蓉、高级工程师张殿军、高级投资官员Peter Cook先生从多角度介绍IFC的融资服务,并就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7.
虽说有钱人越来越多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这些钱往哪里放也开始成为新的热点问题。人们曾寄希望于市场能提供各种可选择的长期投资渠道,可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股市行情一路下滑,券商.信托大案频出,保险分红中途叫停,房产投资遭遇打压……个人投资屡屡遭遇滑铁卢。奔涌的河流一旦遭遇河道阻塞,必然向四周漫延。  相似文献   

18.
《投资与理财》2014,(20):72-72
王先生在新车第一年车险到期之后,对.家人感慨:“前一年买了这么多项目,该保没有保,损失不小;没出险的却保了好几项,真是有些不甘心。”其实新手车主投保第一年车险时.投保选择险种往往是基于车辆行驶和停放的预测性环境作出决策,且人与车的磨合也常常不够理想,所以检视保单难免发现有所偏颇。  相似文献   

19.
渤红 《云南金融》2009,(12):27-28
时下,很多人从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考虑,很是看重银行理财产品。可是理财专家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尽管很多人都看好银行理财产品,并已投资了银行理财产品,可是到头来,最终却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但作为投资者,除应懂得投资形式种类外,还应知道一些注意事项,做到明白投资。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一家技术研究所工作的纪先生.最近因为炒邮票可谓赚的是盆钵满盈.而他这些钱却来源于委托别人打理邮票。1995年秋天.纪先生偶然路过北京月坛的邮币卡市场.看到门口进进出出的很多人都面带笑容.仿佛赚钱很多的样子,于是.他信步走了进去。令他至今也没预料到的是.他那一步不仅是跨进了邮票市场.更是跨进了财富之门.并成了他后半生的财富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