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同业拆借市场对研究整个金融市场甚至经济运行都有重大意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较欧美国家相比,形成较晚。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交易量上升巨大。但该市场还不完善,市场的作用机制还不强,全国性的交易网络还未形成。参与者也不多,而且种类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2.
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发展探析戴小平市场经济需要发达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同业拆借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子市场,在促进短期资金融通方面具有其它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曲折的十年发展,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MA—GARCH族模型对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折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在尖峰厚尾特征,非正态分布更适合描述隔夜拆借利差的厚尾特征;(2)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差存在着波动的集聚性;(3)同业拆借利差波动存在着杠杆效应或不对称性,非预期的正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上升大于同幅度的非预期负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的上升,即利率上升引起的波动高于同幅度利率下降引起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5.
全面发展我国同业拆借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加入WTO以及世博的临近 ,我国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投融资热浪 ,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必将更加繁荣。本文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现状出发 ,具体研究了如何将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打造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以便为中外投融资机构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陈芳平中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出现,导源于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自1986年正式开放同业拆借市场以来,全国各地相继设立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拆借市场。目前拆借的组织形式以无形市场为主,拆借规模随银根松紧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月度样本数据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协整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的利率效应具有协同效果;同业拆借利率时债券回购利率有正的影响,但在央行不同的基准利率调整区间,回购利率时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并不相同,而且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8.
9.
发展我国同业资金拆借市场的思考李守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和完善同业资金拆借和短期融资市场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已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月度样本数据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协整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的利率效应具有协同效果;同业拆借利率对债券回购利率有正的影响,但在央行不同的基准利率调整区间,回购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并不相同,而且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1.
陈家洪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1(5):10-12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国际化进程亦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股市国际化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为了稳健起见,我们需要很好地借鉴其他国家扣地区的经验,以此推进中国股市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自愿实施较低环境标准,则将成为世界污染的集中地.本文通过建立FDI与环境标准的关系模型得出,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在统计上虽然显著但是程度很小,中国并末成为世界"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13.
程玉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65-69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券公司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利用2006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传统的SCP假说、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支持传统的SCP假说:市场集中度与证券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市场份额、效率与证券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并且,效率与市场份额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理性预期的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性预期假设在经济金融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它是否真的与人们的决策行为相一致 ,仍然是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股市的调查数据 ,对机构的短期预期行为进行了直接的检验。由于数据的分类性质 ,我们发展了解释变量包含离散数据的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中我们没有找到支持理性预期假说的证据。文章对分类调查数据的检验给出了创新性的方法 ,文章的结论有助于人们对中国股民投资和预期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基于2011年上市银行数据,运用矩阵法对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的传递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并考虑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同业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数据纳入模型进行重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表现为风险传染源银行数量的增加和风险传递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18.
保险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存在两个较为权威的假说,即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笔者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这两个假说在我国保险市场中的适用性,认为在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传统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假说,保险市场可以通过增加有效率企业的数量,引入竞争机制,最终通过市场自然选择的过程,形成少数新的规模大并能够具有市场力量的保险公司,从而提高保险业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将于2012年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GDP参与国际比较项目(ICP),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否成立是我国能否顺利参与这一项目的关键。在中外购买力平价(PPP)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变量模型,对1950~2009年间人民币汇率及其中美CPI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我国参与ICP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