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的内涵决定了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特色优势,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具有一定自然生态景观、社会景观和环保教育区域所开展的观光、参与、研究等活动,并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综合其开发现状与前景,提出黄土高原的七大分区策略,并对每一个分区的开发主题进行了定位。分别是:太行风光生态旅游区、黄土风情生态旅游区、汾渭谷地文物古迹生态旅游区、草原风沙景观生态旅游区、宁夏回族生态旅游区、兰州综合生态旅游区、青东高原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河旅游带是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带"建设中的"一带",是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辽河旅游带的旅游的地方性进行研究,将辽河旅游带分为幽谷文化生态综合旅游区(铁岭段)、休闲都市生态综合旅游区(沈阳段)、田园乡村生态综合旅游区(鞍山段)、奇异风光生态综合旅游区(盘锦段)。然后,对辽河旅游带的旅游文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辽河旅游带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独特的生态资源: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扬州城东北郊10公里的邗江区泰安镇,凤凰岛生态旅游区的崛起,得益于泰安镇优越的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态文化旅游的理论与实际,认真分析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中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探究中国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经济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要把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为此 ,如何在全社会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 )  一般的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它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 ,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从人类发展史看 ,人类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 ,依靠农耕牧渔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 ;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海岛国土规划应在深刻认识海岛国土特殊性和充分借鉴国外海岛开发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严防出现类似其它地方开发初期的"圈地运动"和"炒地"投机活动以及生态环境大肆破坏的局面。就广西北部湾涠洲岛而言,国土规划应以"开发建设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为未来发展主导方向,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石油开采、人为污染与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协调与用地结构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国土资源部门在涠洲岛国土规划中的主要作用:一是制定实施涠洲岛旅游区的土地优惠政策;二是完善涠洲岛旅游区的国土开发利用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7月17日中国(寿光)"水上王城"原生态之旅启动以来,截至7月24日,洰淀湖风景区已接待游客1万余人,实现了试运营阶段的万人大关。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为发展定位,充分挖掘湿地文化、盐业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重点打造了洰淀湖风景区和林海湿地休闲度假区两个旅游区,启动了"水上王  相似文献   

8.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尚处于起步状态,在此背景下,采用遥感技术(RS)与空间信息技术(GIS)相结合的方法,以汶川县为例,研究县域尺度下的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占汶川县辖区面积的62%属于生态功能红线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的指导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技术、环境管理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福建生态旅游区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利用绿色科学技术,提高环境管理质量;制定环境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管理功效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精神,成都市经过近十年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已逐步由单纯注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耕作便利转变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乡村景观等多重目标。从实践效果看,主要体现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特点。生态保护建设农房集中居住区。通过建设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更适合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通过改善和增设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如绿地、街心花园、体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土地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系统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对其研究有利于提高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方法]文章以塔城市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2009~2014年塔城市绿洲土地生态安全影响主要因素。[结果]塔城市土地生态安全主导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农药施用量、林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化肥施用量等因子。[结论]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管控机制,包括绿色经济发展机制,土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和科学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监管机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保护措施、科学利用土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是保护与建设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不仅关系到高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生态立省内涵的认识,提出了生态立法、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具体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湿地公园是一种生态型公园,是合理保护利用湿地资源方式之一。通过合理的建设,将生态旅游与湿地景观保护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湿地公园的生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SWOT分析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现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质公园生态文化培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质旅游对于公园生态文化培育具有促进作用。以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构建以地质特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生态文化为三大要素的地质公园生态文化体系,提出科普项目、解说系统和基础设施是公园地质旅游开发中表达生态文化的三大媒介。对地质旅游与生态文化的关系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旅游是地质公园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培育环境公民的有效手段,通过环境教育,提升环保意识,产生亲自然环境行为,从而建立公众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生态保护,培育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社会涉海主权意识的增强,海岛已成为各临海国家重要的利益争夺点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论文认为对其开发应从理性角度出发,选择生态保护优先的路径,并提出了海岛开发生态路径的定义、目的、影响因素及实施步骤。而后,以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县为例,研究其海岛开发的具体生态路径,提出实现清洁开发、建立生态养殖岛、实现循环经济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有待改进、游客体验监测体系没有建立等问题,提出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等措施,完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护其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庞淼 《农村经济》2020,(6):99-105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是四川省成都市目前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成都作为一干多支中的主干,探索新发展理念下"西控"区域乡村振兴路径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控"区要严格构筑成都的生态屏障和粮食安全底线,守护好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夯实"西控"区生态基础和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保护和利用"西控"区良好的生态本底,开展"西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改革制度创新,为"西控"区农户探索出一条解决现在与未来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矛盾的道路,在保护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在发展中赢得保护的可持续动力,探寻"西控"区生态振兴路径,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现途径,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案例研究等质性分析方法,从自然定位、修复途径、预期功能三个角度对已有观点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自然途径有6种不同范式:自然范式、本土范式、过程范式、文化范式、实验范式、绿色范式。(2)不同范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自然重要性、自然破坏程度的高低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国际最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充分认识自然定位和价值认知的多元性,充分发挥自然途径6种范式的优势,探索生态保护修复的组合方案,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三个方面探寻我国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第一,践行生态民生观,推进生态多元共治;第二,践行生态法治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第三,践行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常山县同弓乡胡村农民徐新生创办的西坞生态场,把生态保护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