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2月28日,新颁布的<保险法>中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切实保障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权利,更能适应国际惯例,增强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信任感,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循环.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在国内外的历史进程,并对其立法价值进行了陈述,最后立足国情,对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我国<保险法修订草案>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保护投保方利益,更能适应国际保险惯例.提高我国保险人的竞争能力.迎接外资保险的挑战.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从多个角度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分析.认为将不可抗辩条款纳入我国<保险法>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渐进性,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展望了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可抗辩条款”的作用及其例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抗辩条款是国际寿险标准条款的组成部分,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在维护投保人利益、约束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目前保险法和寿险合同条款中均未有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在中国《保险法》修订之际,依法确定不可抗辩条款,有利于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中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提升保业的社会信用度,增强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很多国家的保险相关法律中都有不可抗辩条款,虽然规定形式有所差异,但是其基本原理和原则大体相同。不可抗辩条款有利于平衡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我国现行的保险法中对其有原则性的规定。本文将对这一规定做简单的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章政 《当代经济》2011,(16):11-12
我国于2009年通过的新《保险法》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该条款能够规范保险人的行为,保护投保人的利益,最终改善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长期以来的不良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保险关系。本文从一个案例作为切入点,谈及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后的实质性效果,同时介绍了该条款的历史溯源和立法价值。最后,笔者从法律的公正性和不可抗辩条款的内涵宗旨的...  相似文献   

6.
赵晗 《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94-295
2009年10月1日,经过第二次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开始生效,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成为新法中的一大亮点。新的规定无疑对寿险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来说,新法更体贴和维护了他们的权益;对保险人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重点探讨在中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下,应如何正确地适用"不可抗辩条款",从而真正实现"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7.
李娜 《时代经贸》2007,(2Z):121-122
本文从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人身不可抗辩条款着眼,通过与外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比较,指出我国关于该条款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修改不可抗辩条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该条款中所蕴涵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做了必要的阐述,以期对完善我国《保险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陈之楚 《现代财经》2003,23(3):24-27
不可抗辨条款是国际寿险标准条款的组成部分,其在维护投保人利益、约束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目前保险法和寿险合同条款中均未有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作者建议在我国引用不可抗辨条款,有利于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提升保险业的社会信用度。  相似文献   

9.
董士忠 《经济论坛》2005,(22):129-130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在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合意,订立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保险合同的众多条款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是划分投保人和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关键依据,在合同中居于重要地位。从法律角度解析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对保险责任认定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保护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自杀条款是包括死亡给付责任的寿险合同中列示的保险人的免责条款.自杀条款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对于自杀如何认定,法律上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和限制,本文将从法律和保险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法律的尚不完善,关于复效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的效力计算问题,在保险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11.
保险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需求与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自身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对保险的需求,而保险本身的特性又决定了保险在解决我国老龄问题中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对社会、家庭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运所 《经济师》2005,(3):113-113,115
独立董事责任保险起源于 2 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后得到较快发展。它是由公司或者公司与董事共同出资购买的 ,对被保险董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存在疏忽或者其他违反对公司所负信义义务之行为而被追究其个人责任时 ,由保险人负责赔偿该董事进行责任抗辩所支出的有关法律费用 ,并代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相似文献   

13.
章金萍 《经济师》2001,(7):153-153
近年来,保险企业在我国各地迅速增长,作为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不可侵害性、差异性及不可储存性等特点,使得服务产品不同于有形产品,对提供服服务的保险企业的营销管理同样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运用一些新的策略来处理保险企业的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最早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对全球原保险人风险的分散、承保能力的扩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务主要涉及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后来又发展出机器损坏保险、冷冻设备保险及项目综合保险等一系列再保险业务.慕尼黑再保险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目前广泛应用于除美国外的世界其他各个地区,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公认的工程险类标准主条款,目前我国工程险市场广泛应用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2009版)的核心基础也源自于此.本文就慕尼黑再保险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的结构、承保范围和主要除外责任进行相应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抵押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和信用方式,通过抵押房地产保险转移风险和寻求经济补偿,应当引起抵押当事人的足够重视。该保险有其本身的特点,其保险标的是抵押房地产、适用的法律是《保险法》 、保险险种是商品房抵押贷款保险、住房抵押贷款综合保险、保险合同条款有别与一般保险合同。抵押房地产保险这一新兴保险险种,不论是在险种设立,还是在合同条款的确定以及合同的履行上,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摸索和不断完善。在抵押房地产保险方面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抵押当事人应当审慎对待抵押房地产的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抵押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和信用方式,通过抵押房地产保险转移风险和寻求经济补偿,应当引起抵押人的足够重视。该保险有其本身的特点,其保险标的是抵押房地产、适用的法律是《保险法》、保险险种是商品房抵押贷款保险、住房抵押贷款综合保险、保险合同条款有别与一般保险合同。抵押房地产保险这一新兴保险险种,不论是在险种设立,还是在合同条款的确定以及合同的履行上,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不断完善。在抵押房地产保险方面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抵押当事人应当审慎对待抵押房地产的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兰虹 《财经科学》2002,(4):76-79
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保险市场上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近年来其保险费收入一直位居财产保险业务的首位。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相适应,机动车辆保险经营一直执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条款费率。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市场的逐步成熟及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费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保监会2001年开始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在广东和深圳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国推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将会使我国财产保险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巫文勇 《经济师》2004,(3):65-66
文章结合最高法院两个司法解释 ,讨论证券发行市场由于信息披露不实导致投资者和发行人损失 ,律师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抗辩事由 ,能请求民事权利救济的主体范围和除外条款  相似文献   

19.
是否对保险业征税以及如何征税,是增值税法律设计中最经典也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对保险业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其中以欧盟为典型。由于欧盟《增值税指令》中对保险业的豁免条款过于笼统,一项服务是否属于保险交易经常存在各种争议。欧洲法院通过判例法对该条款进行补充解释,逐步阐明保险交易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明确了保险业的免征增值税范围。借鉴欧盟保险业增值税的处理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业增值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票据抗辩权是票据法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发挥着平衡票据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功能。传统的票据抗辩权类型体系将其分为物的抗辩和人的抗辩两大类,其没有涵盖票据实务中的全部票据抗辩类型,并出现了逻辑混乱。所以,理论界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入手对票据抗辩权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妨从票据抗辩权产生的理论基础入手,既研究票据法和票据特殊制度,又研究民法的基本理论,甚至还要有民法抗辩延续性规则在票据法的复位理论研究,这样有利于重新构建和完善中国的票据抗辩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