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乡(苏木)财政成为一级财政,提高乡(苏木)级财政自给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两个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乡(苏木)级财政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于地税系统基层机构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新形势下我区财政经建工作的总思路 新形势下我区财政经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做大财政经济蛋糕,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创新体制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财政经建工作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各级财政在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同时,如何实现公共财政框架建立的目标要求,如何加强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照地区行署“双创双扭”规划,到1992年我县财政将从吃补贴的状况,扭转为自给自足,财政自给率达到100%,这将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财政稳定增长起到鼓舞振奋的作用。为了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力争在1992年扭转我县财政吃补贴的困境。针对财政经济中的具体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旗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旗县财政经济实力显增加。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旗县财政经济面临很多新的困难。特别是赤字旗县的财政经济发展问题更应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本拟根据喀喇沁旗的情况,对我区赤字旗县财政经济问题做些剖析。  相似文献   

6.
乌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盟15个旗县市,有14个财政入不敷出,长期依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1986年财政自给率仅为35.9%。从基础经济结构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而弱,工业小而亏,流通狭而窄、财政团而穷”的盟。  相似文献   

7.
旗县财政是我区财政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对旗县经济的支持和财源培植工作,不断提高旗县的财政自给率,从一九八七年起,自治区财政对经济基础鞍好的旗县采取提前预拨补贴款的方法,促进了旗县经济的发展。第一批被支持的八个旗县当年财政收入即达9343万元,比一九八六年增加2662万元,增长39.8%,超过全区平均增长幅度近一倍,经济效果也都十分显。我旗是第二批被支持的旗县之一,同样获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下面,谈一谈提前拨补对旗县财政自给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要改善财政紧张状况,首先要在增加财政收入上做“章”。我区的财政收入90%以上来自各项税收,某种意义上讲,税收收入决定着财政可支配财力的多少。因此,研究我区税收增长机制,找出影响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建立合理的地方税收增长体系.对改善我区财政困难,促进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财政是旗县财政的主要基础,是全区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乡财政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旗县的财政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了。我区自1983年开始建立乡级财政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区的乡级财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成为我区整个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级政权实现其政治、经济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特别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全面运转,乡级财政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乡级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全区财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旗地处哲盟西南山区,南与辽宁阜新、彰武二县相毗邻。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等一些客观原因,农业基础建设差,地方工业比较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加之产业结构不台理,致使全旗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自给水平低.自1985年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而且赤字越来越大,是全国贫困旗县之一。1993年,全旗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3万元,财政自给率为51.7%,  相似文献   

11.
巴盟医院属于地区级综合性医院,级别为三级乙等医院,编制床位400张.正规专业科室34个,在职职工630人,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基本齐全。进入90年代以来,地方财政差额补贴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财政差额补贴经费仅占应发工资总额的40%,完成业务收入1220万,自给率110%,年底资产负债率32%,流动比率120%。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是一个支大于收,长期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的地区。旗县经济的发展是我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基础。旗县财政经济发展的快慢,财政收入的水平能否提高直接影响着自治区财政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及共同努力下,我区旗县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财政收入逐步增加,财政支出逐步扩大,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省财政会计精神的基础上,我区“八五”期间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开源节流、立足超收,确保吃饭,适当发展,自求平衡,不出赤字。总的奋斗目标是:到“八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到要达到3.85亿元,年平均递增7.9%。围绕这个总目标,“八五”期间全区财政工作努力实现“双创双扭”。“双创”是:一创财政收入新水平。1991年全区收入保证完成2.7亿元,力争2.8亿元。涉县收入要突破5000万元,鸡泽县要上1000万元台阶,其它县也要有明显增长,到“八五”期末,涉县年收入创7000万元,磁县、永年创5000万元,其它县财政收入也要登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全区要有15%的乡镇年财政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二创企业利税大户。今年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百万元以上大户要达到45户以上,其中工业企业要达到34户。“八五”期末,要增加到90户,其中300万元以上25户、500万元以上10户、1000万元以上2户。“八五”期间,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1993年馆陶扭补,1994年曲周、邱县、肥乡扭补,1995年鸡泽、临漳扭补。“八五”期末,大名,魏县财政自给率要提高7-10个百分点。从扭补之年起,扭转下来的财政补贴,三年内不予收回,留县专项用于发展生产。二扭企业亏损。从今年起,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要消灭经营性亏损。以前年度遗留下来的未弥补亏损,要用企业超额利润每年弥补20%以上。“八五”期末全部补平。在抓好“双创双扭”的同时,要从严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八五”期末,生产建设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比199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上述目标实现后,我区财政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十年规划顺利实现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加速旗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经济发展,改善旗县财政状况,是振兴内蒙古经济、实现“近期三项奋斗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近几年来,我区旗县经济发展迅速,旗县财政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一九八八年,旗县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区的70%,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近全区的60%,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区总收入的一半。旗县财政对于自治区宏观财政的稳定举足轻重。但是,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及社会历史等原因,制约我区旗县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旗县财政仍很困难,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解决当前我区旗县财政困难的关键,不仅在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人,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控制财政支出,减轻旗县级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是我区现阶段经济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当前财政正在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财政正在退出竞争性生产领域。为此,要解决财政如何支持工业化问题,必须在认识上澄清关于政府与财政定位的模糊认识,全面、准确理解公共财政职能。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财会》1993,(10):8-11
近年来,自治区财政贯彻执行了中央对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尽快实现我区粮食自给”的奋斗目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区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努力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进入“八五”以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继续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2年全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达87,189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8.8%,占时政总专出的12.1%。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财会》1991,(9):3-7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同志于一九丸一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六日来我区视察.工作,在呼期间听取了自治区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对我区今后的财政经济工作,特别是对财税工作,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为此,特予全照发,供各地、各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8月12~16日在我区视察工作时强调财政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应当引起全党重视、全党来抓财政。  相似文献   

19.
突出主旋律 搞好大合唱 全力依靠科技振兴财政经济吴光近年来,特别是1991年9月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确定我区为“财政支持科技兴省示范区”以来,在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和地直有关部门的鼎力相助、密切配合下,我们从全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  相似文献   

20.
苏宝旺 《内蒙古财会》1989,(12):48-48,47
兴和县财政是支大于收,靠上级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贫困县。一九七八年以前,全县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五十六元,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二三百万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到一九八五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了600.8万元,比八○年核定任务数的247.2万元增长了353.6万元,增长幅度为142.8%。增长近一点五倍,平均每年递增15.9%,财政自给率由八○年的39%提高到八五年的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