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鑫 《企业导报》2013,(12):168-169
审美意象在艺术交流中具有中介地位,它使意象在艺术表达上具有了符号性能,它对个体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促成了时代与时代、民族与民族的交流,最终引发了文化形态的变迁。因此对陶瓷器皿的形态进行审美意象的探讨,首先要清楚的便是陶瓷器皿审美意象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蔡静 《价值工程》2014,(35):309-310
人类通过审美活动更好地感知世界,在这项活动中,审美主体发出审美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审美客体反馈给审美主体以意象,而这个意象是客体自身以及经过主体加工的意象,相同的客体在不同的主体那里有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审美结果,这就造成了审美活动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感情因素、文化因素、价值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3.
田雨 《活力》2009,(11):76-76
中国古典诗歌乃中国文学的瑰宝,它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精炼的一种形式。而“古诗之妙,专求意象”。(pi.1986:49)意象是诗歌的精髓,诗者所精心构建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因此,译诗实则译意象。一首诗歌在其译文中能否保留原文的文化韵昧与审美要求,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意象的处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能否传达出汉诗的审美神韵则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枕上读书     
人生最惬意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枕上读书。夜阑人静,头枕一片宁静,随手拿起枕边书,或唐诗,或宋词,或史记,打开书扉,字字珠玑随远古的筝乐走来。那一片粉桃翠柳,那一缕杏香萦绕,飞落在夜半青灯之下。  相似文献   

5.
英诗中的意象,是英诗审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概述了英美诗歌中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6.
李洋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89-189
音乐艺术的特征关键决定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这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审美碰撞与融合,其特征就显得极为复杂,文章将其特征主要归纳为三点:直观性与情感性、构建性与再创造性、反刍性与超越性,并对这三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古典诗词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作品本身的审美把握与鉴赏、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当今诗词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诗词教学中,要做到审美渗透,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美、二是再现意象意境美、三是感悟诗词情感美。教学中做好审美渗透,才能使诗词教学成为审美教育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杨柳以其婀娜多姿的体态、纤细曼长的柔情,深得富有情趣的诗人们的喜爱。许多诗人通过咏柳,表现客观自然,把柳树这一形象描绘得生动逼真,十分传神;同时"柳"字谐音"留"字,古人折柳赠别,几多思绪,几多离愁,几多想念尽在心底;自古"诗言志",古代诗人们借助"柳"之意象,或抒情怀,或展抱负,或讽时事,可以说"咏柳"诗词是中国诗海中的艺术奇葩,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9.
刘焱 《中外企业家》2009,(4X):171-171
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也有不同的表现。贯穿在审美特征里的,反复提到的是人们的审美心理,这些心理与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0.
王卫强 《价值工程》2011,30(16):230-232
许多英文诗歌中也有意象的创造性使用,在翻译成汉语时亦应考虑对其中的意向的辨识和阐释,挖掘诗歌的意境,在了解中英诗歌意象使用方式差异的基础上,对意象做到恰到好处的处理。在译诗中的意象构建既要注重原诗形式和内涵,反映原诗的美学创造性,又要根据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体验和心理需求做出变通和调整,使译诗也能和原诗一样具有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态的特征始终与人的感知与反应密切相关,研究独特性城市意象的演变有助于从主客体交互的层面认识城市形态特征的生成过程与演变规律。以重庆为例,通过分析历史地图、文学作品,提取历史时期重庆城市意象的特征;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访谈获取当前城市意象特征;结合历史研究与形态分析,总结独特性城市意象的时空结构与演变规律;揭示城市形态的文化内涵以及影响意象感知的因素,探讨对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审美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形象性特征,创造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敏 《民营科技》2009,(12):117-117
对平陆县食叶害虫柳毒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近年来平陆柳毒蛾发生现状及危害特征,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韩淑侠 《活力》2009,(10):73-73
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审美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形象性特征,创造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审美视角下的作物植株及其美的特征,认为作物植株是农业动植物的植株或躯体,又是能生产满足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农业动植物的植株或躯体,还是能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健美的农业动植物的植株或躯体,具有植株性、依赖性、整体性和健美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吴一高 《活力》2011,(14):112-113
相对于西方审美价值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美的认知是更贴近于心灵层面的.不论是对于美的判断、美的创造和审美体验来说,更加注重的往往都是依托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感悟,通过对美的“物象”的艺术化表现,实现“物象”本体向“意象”本体的升华,进而达到“意境”营造的目的。一切的审美效果都是通过融化在物外之境中的情感所达到的。这就是中国民族审美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写意精神。  相似文献   

17.
程绍华 《价值工程》2011,30(11):325-326
由鲁迅作品可见,中英色彩词的使用存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译者在色彩词的翻译转换中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激发读者产生如原作一样栩栩如生的意象,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体育舞蹈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融合了运动美和艺术美的舞蹈形式,与一般体育运动相比,具有极强的审美性。本文深入分析了体育舞蹈审美的内容以及特征,以期加深人们对体育舞蹈审美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诗词曲赋中,独爱宋词。在我看来,唐诗偏于大气,汉赋偏于堆砌,元曲偏于惨淡,唯有宋词,清丽而又缠绵,最适合女子的心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宋词是好女人的娘家。我却要说,宋词既有婉约情怀,又具备巾帼英气,本身就如同一个典雅大方的女子。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化视野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地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影响着乡村旅游独特程度和吸引力大小。乡村旅游产品在其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乡村文化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结合乡村文化意象,开发具有更高审美层次、更具参与性、吸引力更大的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