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要解决五大失衡问题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城乡关系中,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村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寻求对策思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的首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局限,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总体上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俞钟 《时代经贸》2011,(16):179-179
新世纪以来,国家相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新的发展理念,并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常州市按照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扎实推动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展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很大。需要强化“以农为本”的理念,以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为重点,促进城市带动农村效应的发挥,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多功能性,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伟  高世军 《时代经贸》2007,5(12Z):81-81
我国13亿人口中,62%以上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低,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怎样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能否有一个坚实根基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今后建设小康社会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建国以来第三个黄金发展期,农村农业形势很好,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看,三农问题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头号问题。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必须从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体制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城乡体制的差距是根本的,是目前最大的差距,许多城乡差距之间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定的城乡矛盾。基于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增加农业收入,加强资源双向流动,提升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和谐城乡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庐外  涵熙 《江南论坛》2005,(5):37-38
一、当前无锡城乡统筹现状的基本判断和分析 目前,无锡市名义城市化水平65%左右,而实际实行农村管理体制下的人口有247.51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56.44%。在制度与政策的层面,统筹城乡的主要实践有六个方面: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步伐,优化农村要素资源配置;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1.
景刚 《时代经贸》2010,(12):58-59
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长期的历史问题,但其存在的主要原四在于体制性和赘源配置方面的矛盾。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矛盾,提出黑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长期的历史问题,但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性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矛盾.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矛盾,提出黑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论断。而又如何有效地统筹西部地区城乡的发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西部区域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呢?这就足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0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有: 第一,由单一层次的全面保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统筹城乡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差距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扭转,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成为了国内学者和相关研究部门关注的焦点。文章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理论、城乡关系的发展变迁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整理各种思路,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先次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存在的城乡差距,有城乡收入差距,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有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距。从长远看,所有这些差距都应该缩小。但在现阶段最为迫切也是能够解决的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距。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人手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趋向均等的基本条件是,基本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乡均等化。为此需要改变长期依据各地的GDP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各地的生活条件的思路和相关政策。不论城乡的发展水平有多大差别,但基本公共品供给还是均等的。面对我国农村村庄分布广而分散的特点,需要在乡村集中化、城镇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三个方面扩大以城带乡、扩大公共产品在农村覆盖面的范围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冯雷 《广东经济》2010,(9):50-54
城乡一体化,也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处在50%左右时,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并且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意味着中国的城乡发展又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级形态,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依托现有的制度环境,遵循推动其制度变迁的客观动力机制,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制度安排。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有生产力促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政府推进机制以及非正规制度的影响机制。对中国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不仅是对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可为寻求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的"帕累托最优"提供依据,为城乡融合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经济结构决定城乡税制结构,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决定城乡税制改革是统一还是统筹的选择,因此,城乡税制的改革进程要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保持动态协调。准确判断和把握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国际比较视野探讨统一城乡税制和统筹城乡税制的经验,不断升华对统一城乡税制和统筹城乡税制的认识,防止步入城乡税制改  相似文献   

20.
王利文 《广东经济》2007,(10):18-22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中山市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