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分发言我很高兴来上海参加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讨会。上海,从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发表讲话以来,坚定地执行并实现了邓小平的“一年一变,三年大变”的要求,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上海的确发生了令人惊奇和使人振奋的变化。这是上海经济的一次质变。可以说,了不起。现在,上海不仅只是上海人的上海,不仅只是中国的上海,也不仅是亚太地区的上海,而是世界的上海了。所以,我们研究上海的发展战略,必须放在全球的高度和广度来看待上海,因为现在上海的重大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波及世界经济的进程。这里,我建议上海研究两个发展战…  相似文献   

4.
到北京、上海、广州出差,有时间我一定去参观美术馆、画廊,看看画展会给我许多灵感和启迪。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而美术馆和画廊是展现美术作品的场所。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美术馆和画廊还太少,视觉艺术品展示的机会自然相当缺乏,其它中小城市就更遗憾了。上海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发展很快,变化特大,这几年画廊也多了起来。叶觉林先生出版了一本书———《上海私人画廊》,向海内外介绍上海方兴未艾的私人画廊,职业的敏感使我对书中介绍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发生了兴趣。这家画廊是由台湾关兰女士开办的,在上海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5.
记得1997年,我来上海参加一次民营企业家论坛,正赶上上海出台,“总部策略”政策,即吸引大型企业总部聚集上海。在论坛上,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陈良宇盛邀我把东方希望集团东移,参与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声召唤,拨动了我的上海浦东情结。  相似文献   

6.
俞天白 《沪港经济》2011,(10):76-77
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即将告一段落。最后出场的是一他女性——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王兰凤。 王兰凤,是笔者撰稿时上海金融界唯一的一位分行级女行长。我是先读了她的资料才与她见面的,她远比我想象中完美——清秀、干练、开朗、敏捷、平易中隐藏着一份刚毅,虽有知识女性的涵养与自信,却绝不矜持与高傲。  相似文献   

7.
我与韩硕同在上海出版界供职有很长一段时间。1992年他到上海画院工作前,曾经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总编辑,负责全社的美术编辑工作,那时我在书画出版社任职,彼此都相识。但真正使我对他的人物画有认识、有触动,是在香港艺术馆看他的代表作《热血》那时起。2001年6月,沪港出版年会在香港召开,结束以后,上海代表去参观  相似文献   

8.
柯兆银 《浦东开发》2003,(11):42-43
回到中国,重归上海,我很高兴。高兴的理由是我不仅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且还能亲眼目睹上海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9.
今春,我去上海及周边几个城市作了短暂考察。首先关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对建设中举世无双令人神往的上海世博,我已写了几篇短文发表。我还关注“十二五”规划的区域综合运输新布局和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在长三角重点考察了以港口为物流网络枢纽的“江海联运”、“河海联运”和“水水中转”等。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上海人,中学时候就入党了。后来在东吴大学念了一年化学,家里面供不起。 1945年四五月间,由交通员带领,我从上海乘上去镇江的火车,前往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卫生部报道,从此开始了我的部队生活,也开始了我与医药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周刊》2005,(42):10-10
上世纪80年代,我曾有机会采访上海一名官员。我问这位官员,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是多少。他回答:“这个数字没在报上登过,所以我不能说。”  相似文献   

12.
龚艳 《沪港经济》2010,(3):63-63
能谈谈自己的经历吗?任惠良:我年轻时在部队当文艺兵,当兵的最大好处是能锻炼毅力和勇气;这种毅力包含了对任何事物的一种承受和心态,而勇气能使你勇往直前去做好每件事。回到地方后1989年我从上海去了香港,成立了威利纺织有限公司,就是现在威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2005年,我又回到上海,把事业的重心放回了上海。  相似文献   

13.
与上海金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从新的初次相见,是在一个烟雨朦胧的下午,当浑身上下散发出儒雅学者气质的杨从新出现在我眼前时,一下就让我有了一种亲切感。毕竟,在这个陌生的上海都市,我第一个采访的对象就是他。 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时期远走他乡创业的温州男人,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在上海走出了一条与同乡企业截然不同的创业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中信上海分公司、上海杰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如期举办的第16期“杰盟资本沙龙”上,我认识了余明阳博士。他那么年轻,不仅是34岁的年龄。尤其是他白皙的圆圆脸上的书卷气和一对笑窝,配着儒雅温和的言谈举止,绝对给人们优雅、甜甜、纯纯的印象。他的演讲充满魅力,他讲了一小时《名牌的延伸及其误区》,使那天冒雨准时赶来参加沙龙的朋友们感到一身衣服没有白湿。他演讲的内容震撼了我,我要求作进一步专访。他特别忙,他说第二天要到武汉。三天后,他飞回上海,我在复旦大学招待所的普通客房里采访了他,他让我和另两位记者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15.
龚艳 《沪港经济》2009,(5):67-67
Q:你的青春跨越了成都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有不同的青春吗? A:在成都,我感受的是浓烈的青春,而在上海,我发现当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已离青春越来越远。后来我悟到了,其实是一种创新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刘欣 《沪港经济》2008,(7):62-62
王安安:1949年,我是从当时上海的中西小学去的台湾。结婚后,又从台湾跟随丈夫到美国工作。孩子们都在美国出生,后先生因公派回台湾,又举家赴台。20多年前因为婚姻失败,我只身带着5个孩子重又去美国生活,直到1996年来沪定居。如此大跨度的生命体验,无论得意还是困窘,都不能改变我对生活情趣的追求。现在我只足一个又回到上海的、生活在平稳安逸中的老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当前发展的状况与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模型,我认为上海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关注就业增长、低碳增长、福利增长等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军 《新财经》2009,(11):56-56
1990年12月,《南方周末》有一则报道,大意是说深圳、上海两地有股民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身处南京的我,开始千方百计地从上海、深圳两地报刊上寻找有关股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何开四 《中国西部》2010,(10):145-145
我读初中是1957年。初一年级下学期,班上来了一个转学的同学,名字叫张华胜。他裤腰上别了两个校徽,分别是“上海闵行中学”和“上海江湾中学”。那时我所在的小城火车也没通,同学大多是农村来的,上海对我们来说比今天的人谈东京、纽约还遥远得多。张华胜也以“洋学生”自居,尤其是对“乡下人”流露几分睥睨的眼光。班上的同学也似乎自惭形秽,  相似文献   

20.
1965年中秋节那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令人十分愉悦。更令人激动的是那天上午上海市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慰问团的一个分队同志,来到新疆西部的伊宁市,对我所在的工二师14团的上海支边青年进行慰问。团政治处选派了来自机关、学校、连队的六七名上海支青代表与他们座谈,其中有我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