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在“四个现代化”目标之下,法的现代化开始成为理论热点,学者们为不同领域的法制现代化做出了努力,但是忽略了法制背后的人;只顾强调法的现代化,却忘了同时推进人的现代化。事实上,只有现代化的人才可能形成现代化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秩序,法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文章从法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分析人的现代化之必要性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入探讨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农业社会现代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现代化三大总目标,并深入研究了三者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农业社会现代化目标是根本、农业生态现代化目标是保障、农业经济现代化目标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现代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创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改变世界现代化人口版图;二是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三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偏废的现代化;四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人与自然偏废的现代化;五是创造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和超越了基于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思维推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到新时代的最新实践成果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学校长总是想把自己管理的学校,办成现代化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受到社会和人民的赞扬和尊重。 要办一所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就必须具备现代化的客观条件:如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管理意识;必须有现代化的校舍、设备,现代化的硬件、软件;必须有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本文想谈一谈学校管理实践中常遇到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及其实质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现代化”作一个全方位的判断.并从发展的视角界定了现代化的内涵。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认真梳理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第二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并一一予以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及其实质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现代化作一个全方位的判断,并从发展的视角界定了现代化的内涵。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认真梳理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第二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并一一予以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高振兰 《经济师》2010,(3):38-39
政治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蔡元培对中国政治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他的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思想。文章从政治权威现代化和政治体制现代化两方面对蔡元培的政治现代化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格局,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需要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现为: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以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从理论上对于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等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什么是现代化,各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现代化有什么不同的内容,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文献在《广东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中,提出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必须做到:实现生产劳动资料的现代化;产业结构现代化;从业人员结构现代化;生产组织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基本现代化是全面小康的升级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在区域层面开展基本现代化探索,在理论上遵循了现代化"区域率先"规律,体现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有序衔接、全国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辩证统一、高质量发展与基本现代化的内在契合。在新时代,推进基本现代化的江苏探索,重点要围绕"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重点难点率先突破,塑造"强富美高"的区域现代化特色优势,彰显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品牌价值,以高质量发展构建基本现代化动力群。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人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乃至人类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改造,以臻高度文明的社会变革。人类只有在这一变革中前进,才可能逐步理解现代化的完整涵义,从而提出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摆正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关系,解决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秀英 《经济师》2005,(7):38-3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全面展开。它改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轨迹,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模式;立足国情,绘制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彻底更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认识到中国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现代化,又包括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来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党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所创造出的新文明形态,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阐释其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南现代化首先是人才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的变迁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过程。人,特别是人才,是变迁发生的主体因素。一切变迁都要归结到人的活动的结果,特别是那些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才(其中包括各级领导人才)的活动的结果。苏南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以人才现代化为主体,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以科教文化现代化为先导,以实现社会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才的现代化.苏南地区在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更加重视和突出人才的现代化.人才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确定和实施苏南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现代化工程,是苏南地区现代化的根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广信 《经济师》2002,(10):260-260,262
追求现代化的进程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还要有务实的态度 ,建设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无论从现代化的客观标准 ,还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 ,我们距现代化都有很大的差距。内生性的现代化原动力尚未建立在新的平台之上。现代化的实现必然是整个社会处于良好耦合状态的结果。实事求是地对待现代化问题 ,将更有助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鲁俊海  吕欢 《时代经贸》2011,(22):1-2,11
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但是中国现代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正是在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做以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9.
张韬 《经济师》1999,(7):20-22
一对我国的现代化有两种表述方法:一是把现代化分解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二是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两种表述虽然看似不一样,但实质却是相同的。前者是从结果或是从静态角度来描述的;后者则是从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10)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行政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现代化和社会体系现代化,社会组织是社会体系的主体,社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是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熟。社会组织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推进治理决策民主化、公共精神普及化、政府职能社会化、社会秩序组织化、社会道德的内化等。发展社会组织应坚持社会各界联动协作、实施政社分开、完善对社会组织的规制立法、提升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培育民间志愿精神等措施,以推进社会体系现代化和国家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