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超  张雪峰 《魅力中国》2013,(26):302-302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相当广泛。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践中。逮捕措施的广泛适用,也弓l发了诸如审前羁押率过高,甚至侵犯犯罪犯罪嫌疑人人权等问题,为众多学者所诟病。在此,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逮捕必要性标准概述、加强逮捕必要性标准研究的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逮捕必要性标准等几个方面谈谈对逮捕必要性标准的把握与证明,以期对改进审查逮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逮捕是五项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影响很大,虽然一定程度上这项强制措施有利于打击犯罪,但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人权.我国存在逮捕率较高、羁押期限较长、超期羁押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必须加强对逮捕实施的必要性审查,引入逮捕司法审查制,做到逮捕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3.
黄伟 《魅力中国》2014,(20):303-303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始终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平衡和满足双重价值需求,是刑事诉讼永远追求的主题。对犯罪嫌疑人不予逮捕羁押。就需要适用其他强制措施。而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替代性强制措施既利于被告人回归社会,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又有利于减少监管场所的数量,节约诉讼成本,有效利用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4.
论控辩平衡     
吴为  陈富 《魅力中国》2014,(16):300-300
一、我国实践领域的困境 (一)审前程序中的控辩失衡 第一,追诉行为的超职权主义倾向。依据我国刑诉法规定,侦查机关拥有强大的侦查手段和严厉的强制措施以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侦查手段系统而多样,从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受害人到勘验、检查、鉴定,十分庞杂。实践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辅以侦查实验、辨认等侦察活动。必要时采取的法定强制措施也有六种之多,包括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等。其次,适用的条件灵活、宽松。由于未确立强制措施的比例原则,实际上常常出现应判刑罚与强制措施不相当的情形。身份不明时的无限期羁押就是佐证。而一旦出现错误,也未有法律对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软性法条也使得侦查机关有恃无恐。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刑事拘留法律监督之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我国仅次于逮捕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系其独家决定、使用,法律监督缺位,司法实践中较易被滥用,存在随意使用、变相延长及违法变更等诸多问题。对审前羁押实施严密的法律控制,是西方国家通常的做法,其确立的司法原则、程序设置、救济途径,对构建中国特色刑事拘留法律监督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卫东  喻杰 《魅力中国》2008,(25):66-67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一般情况下逮捕后的羁押期限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逮捕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有关规定被再次逮捕的羁押期限未做明确规定,但此种情况又是在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制度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现出立法授权的平级性、审前羁押的混同性、比例原则的缺位性及救济机制的失衡性等特点。从体系与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来分析,当前的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着制度缺陷,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喆 《新西部(上)》2009,(10):103-103,94
检察机关是刑事犯罪的追诉机关,无法成为合格的逮捕审查机关,承担法律监督职能。根据审判中立原则、控辨平衡原则和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我国应当实行“司法令状主义”,由法官行使逮捕和羁押的决定权。另外。我国的逮捕审批和决定程序过于粗糙,应当强调法官在该程序中的主导作用,使控辩双方均有机会阐明自已的观点,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陈雁 《魅力中国》2010,(13):59-60
取保候审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侦查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时决定权与执行权的主体合二,因此解决目前取保候审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对侦查机关适用强制措施的监督机制。此外,为改变审查起诉部门在适用强制措施方面的被动性,在审查起诉阶段应赋予审查起诉部门对强制措施的变更权。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指定监视居住这一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但这一制度面对的是立法混乱与实践阙如。正确运用执行场所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范性要求,本文深入分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场所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与实践的角度进行科学、合理解释与规范执行场所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王春孟 《魅力中国》2014,(7):297-297,299
确立和完善涉台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顺应了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契舍了新刑事诉讼法立法精神,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完善涉台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当树立兼顾依法平等对待与适当诉讼照顾、强化联动机制、穷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等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审查标准、审查模式、审查处理意见等方面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2.
红梅 《魅力中国》2010,(28):209-209
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承担着审查逮捕和立案监督、侦查监督"一体两翼"的职责。逮捕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检察机关行使审查逮捕权,既要保障刑事诉讼,又要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  相似文献   

14.
黄萍 《理论观察》2007,(4):199-200
一、强制措施概述强制措施,是指法定机关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刑罚的执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的,强制他们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或者是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方法。(一)一般适用条件1.适用的主体条件适用强制措施的主体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其他机关、团体、个人都没有行使的权利。2.适用的对象条件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适用的对象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3.适用的原因条件强制措施适用的原因条件主要是视案件情况,为了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其不毁灭、伪造、编造、隐匿证…  相似文献   

15.
李国兴  王小东 《魅力中国》2009,(27):240-240
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对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起保障作用,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批准逮捕: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  相似文献   

16.
曹旭辉 《发展》2010,(11):44-44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在押人员,以及关押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余刑一年以下罪犯的机关。笔者从监管场所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成因等方面探讨看守所内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姗姗 《魅力中国》2014,(12):306-306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超期羁押案件的曝光,未决羁押的滥用问题引起了我国理论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考察司法实践中未决羁押被滥用的实际情况,探讨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逮捕措施适用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批准逮捕,另一种是不批准逮捕.而不批准逮捕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无罪不捕、存疑不捕和无逮捕必要不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由于司法权被排斥在侦查活动之外,导致我国的逮捕程序存在着行政化的问题,其结果是我国的逮捕程序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督性,而且使被逮捕人丧失了有效的司法救济权.只有将司法审查原则应用到逮捕制度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逮捕程序的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检察工作中必须正确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明确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原则。为贯彻该刑事政策,在自侦案件中必须深挖窝案串案、区别行贿犯罪、谨用强制手段;在逮捕工作中必须严格逮捕刑罚要件、健全逮捕替代措施、创立逮捕变更制度;在起诉工作中必须重打严重犯罪、宽诉轻微犯罪、尝试“辩诉交易”。另外,在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及执行监督中也必须正确贯彻该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