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实现信贷结构、货币供应量等目的,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近年来,央行连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了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心,收缩了社会资金流动性,抑制了过热投资.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对准备金率的适度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以及再贴现政策,对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人民银行针对现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实行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措施,将准备金率调整到了10%,一时间,许多有关人员对这一措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上调的具体原因,上调之后能够带来哪些经济效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与预期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月,央行已经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析诸多因素影响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效应,继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浅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中扬 《当代经济》2010,(4):141-143
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自2008年9月至12月连续4次下调后,央行作出的首次上调动作。文章就出台这一政策的原因、背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券商点评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本栏目特邀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和平安证券等七家证券公司研究人员就这一政策的影响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为了保证客户能够正常取款以及进行资金结算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结构不合理,因此,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已隐隐作为央行调控政策的首要法宝,并连连上调。而于2011年11月30日晚,央行再次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由21.5%历史高位回落至21%,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则降至17.5%。本文就旨在简要分析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影响以及今年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现状,中央银行连续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调解.本文深入分析了该政策对经济形势中的各方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解决流动性过剩、通货膨涨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程宇  杨丽 《时代经贸》2008,6(5):49-50
针对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现状,中央银行连续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调解。本文深入分析了该政策对经济形势中的各方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解决流动性过剩、通货膨涨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4月29日宣布,决定从5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去年以来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0.
11.
存款准备金率以其巨大的调控力度被列为为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然而自1980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减少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甚至弃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调控工具.但是,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不常用的工具却成为“常用对冲工具”,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中央银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学分析以及初级计量分析,揭示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当下中央银行最主要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并证明在当下经济条件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被弱化,从而提出当下央行使用货币政策时陷入的困境,并提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应尽快利用货币、财政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2007,(5):8-8
中国人民银行将自5月15日起,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5%。这是自2006年9月15日之后,央行首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4.
审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劲草 《经济问题》2004,(10):63-64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高占军  刘菲 《资本市场》2003,(10):55-56
央行最终毅然抛开各种争议,作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反映了其对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深切忧虑与担心,也说明在现行的汇率制度和银行监管体制下,货币政策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通常是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2011年以来,人行已经连续第四次上调准备金率,这是货币政策向常态的进一步的回归。一方面体现出央行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充裕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意在加强对通胀风险的管理。本文对准备金率上调的原因及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相应的说明。表明了我国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我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央行近日宣布,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央行接二连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呢?  相似文献   

18.
淡程 《时代经贸》2008,6(1):64-65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对准备金率的适度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以及再贴现政策,对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人民银行针对现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实行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措施,将准备金率调整到了10%,一时间,许多有关人员对这一措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上调的具体原因,上调之后能够带来哪些经济效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上证综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文献介绍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将产生的影响,然后介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之后通过建立一元回归模型来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消息是否影响了我国上证综指在宣布日后的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最后针对我国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的9%提升到了2011年6月20日的21.5%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商业银行如何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以保证在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应对不断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贷利差、中间业务和流动性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了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期方面的效果更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起到推动作用和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