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缅经贸关系长足发展,在贸易、交通、电讯、电力、旅游等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如何进一步拓展中缅经贸合作空间,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结束了磨合期,进入快速增长期;二是经贸关系进入与政治关系平衡发展的新时期.这两个特点的出现,与两国经贸关系出现的新条件和战略意义的提升有关.这里就这两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思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缅泰印孟五国油气合作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石油的需求。历史上,中国曾被世界认为是“贫油国”,但是经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勘探、开发,中国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目前,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加工和外运基地,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问题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西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油、气资源是基础条件最好、开发价值最高的资源之一。与此同时,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西部正在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对外合作的主战场和大通道。让我们一起沿着西部石油工业发展的《路线图》,去探寻西部在中国石油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吧! 相似文献
4.
今年二月,我们对印度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同印度有关机构商议共同举办《中印经济论 坛》事宜,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印度进行实地考察,获得感性认识,搜集研究资料,为研究中印经济合作问题进行 必要的积累。我们正是在中印关系趋于融洽,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准备访问中国,中印双边关系面临新一轮突破之际访问印度 的。在与印度各界进行接触与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他们对中国以及双边经贸合作的强烈兴趣,感受到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源 远流长的情谊。 相似文献
5.
能源资源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南亚的缅甸在能源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印度均是缅甸的近邻,且均在缅甸天然气开发上具有重要利益,符合两国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加强能源安全的计划。并且中国在缅甸石油管道建设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个绕过脆弱的马六甲海峡的陆路石油通道。因此,建设穿过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被中国视为至关重要的安全资产。本文将全面审视缅甸的天然气地缘政治,包括缅甸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历史,政治背景及主要利益攸关,重点是讨论中印围绕缅甸天然气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内的小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有东盟南部增长三角,又称“新柔廖增长三角”,是指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尼廖内群岛中的巴淡岛(后又扩至加朗、布兰等岛屿)组成的经济合作区;还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主要涉及到中、老、缅、泰、柬、越六国;“北三角”,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增长三角”,由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组成;“铢经济圈”,以泰国为中心辐射到印度尼西亚等三国。这些局部经济圈是在市场机制下由民间企业的经济活动自发形成的次区域机制。 相似文献
7.
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地区经济合作逐步成为新的热点.在云南学者和印度学者的共同推动下,1999年8月在昆明举行了首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其后,孟中印缅四国连续多次举办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1],一个拟议中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正在形成.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云南及西南的开放地位,拓展了开放空间,而且也加快了孟中印缅四国间的合作进程,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融合.随着孟中印缅合作步伐的加快,必将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10.
11.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印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中印两国应当继续保持高层互访,加强民间交流,推动贸易多样化,扩大双边贸易额,加强经贸协作的制度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使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目前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方针和立场加以解决,用发展势头强劲的经贸合作关系带动政治关系发展,努力在WTO框架下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争取到2008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为此,必须正视双方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在WTO框架下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东亚大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共同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时下学界对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尽相同,依据中日双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本文认为,“经热”降温的动向值得注意,但现在做出“经凉”或“经冷”的判断尚嫌草率。再从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结构的现状分析看,可以肯定,未来一个时期中日两国的竞争领域将有所扩大,但互补性的特点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两国将呈现经济互补、竞争并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两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双边的贸易额和相互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种环境下,积极发展中俄经贸关系,重视开拓俄罗斯市场,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千百年过后,她依然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人民往来的历史见证。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丝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活,还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进步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Nianbei Luo 《美中经济评论(英文版)》2005,4(7):58-63
One theory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is about the profit shifts theory by "harming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Thi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is that one country takes its losses to other countries as in "using neighbor's field as a drain". This kind of trade policy may suffer the resistance and vindictiveness of other countries. Under these terms of effective large-scale production, the unperfected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transition stages of its economic system, China can't adopt thi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blindly. 相似文献
19.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结合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战略结合上各方都可以从合作中获利,实现共赢,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吸引力,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纵深的范围展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将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会为东北亚区域国家的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