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由于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不到位或是社会保障不可持续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对社会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车向前 《魅力中国》2013,(31):44-44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春燕 《北方经济》2005,(10):41-4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政府强制性征地、克扣法定补偿、推诿就业安置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给农村稳定造成隐患.一些失地农民沦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既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又生活在农村的边缘,成为"边缘人口",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歧视.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土地矛盾已成为农民上访的头号焦点.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成倍增长,农村土地征用规模逐渐扩大,失地农民群体急速膨胀。城镇发展不应以牺牲农民利益为切入点,因此对失地农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失地农民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新一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特别是各种工业同区和特色园区的兴建等直接导致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随着土地的流失,他们也流失了诸多的权益。探讨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求获益之路,对政府对农民来说,皆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惠晓峰  马伸义 《特区经济》2007,225(10):210-211
失地农民能否妥善合理安置,直接关系到农民失地以后的经济利益和生活保障问题。故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合理确定货币补偿标准,给予失地农民应得的经济补偿;增加预留三产用地比例,使三产用地在规避失地农民各种生活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就业培训,开辟就业渠道,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治本之策;尽快为失地农民设计出台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围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边缘人”,如不妥善安置,不仅会对当前还会对今后城市化进程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安置的有效途径,谋求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的长效政策和途径,无疑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于海云 《乡镇经济》2008,24(10):33-37
苏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建设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文章通过对苏州市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政策的调研,总结了苏州市的做法,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征地政策和失地农民长效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不断侵占农村土地,滋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基于严峻挑战,文章通过国内外文献多层面梳理失地农民产生原因、补偿机制、保障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地区失地农民问题。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保体系等方面探索对策,建议增加失地农民工资收入和非人力财富、减少失地农民转移成本等。  相似文献   

10.
张玮祎 《魅力中国》2014,(23):13-17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重要环节。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以及繁荣过程中,城市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农地的征用成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但是由于当前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土地产权规定不清晰、法律法规漏洞等,很多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权益,我国当前针对失地农民有关的保障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以及保障体系没有得到建立,失地农民的数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这类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当前有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三个部分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二则是针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保障体系当前的状况以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则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此改善我国当前失地农民所需要面对的社会保障问题,从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监督保障体系提出了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结构的变化昭示着经济的变化,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运用统计资料,对安徽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其原因,最终文章指出安徽省工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于在失地农民补偿、就业、保障等方面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失地农民面临的这三个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国锋 《改革与战略》2009,25(7):178-18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学术界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涉及与失地农民问题相关的各个层面。为了方便理论界进一步研究,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述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青达 《特区经济》2008,(2):164-16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5000万人。"十一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被征地农民300万。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近年来,失地农民上访案件呈急剧增加趋势。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宝 《发展》2008,(10):3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重大工程。”作者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现状,从政策安排和实践进展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音 《魅力中国》2014,(15):37-37,39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清晰了解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障碍有哪些.方能对症下药。本文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定义、现状给予介绍,并重点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甄晓英 《发展》2016,(4):74+76
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生计问题,需要面对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的解决,其瓶颈便是就业培训的落实.本文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切入,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现状.  相似文献   

18.
刘晓燕 《特区经济》2011,(8):168-169
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需求,导致当前城镇发展出现过度城镇化。由此产生一系列失地农民保障难题。以陕西省为例,开发区的重复建设,使得失地农民急速增加,当前只有通过防止过度城镇化,减少失地农民数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土地征收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的权益难以保障及失地后生存没有保障的问题,这些使失地农民成为新的困难群体。笔者主要通过对海南某村的实地调查反映失地农民生存中的现实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只有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处理好,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就业作为影响城镇化质量提升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创业投资在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有助于其市民身份的认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创业投资行为界限与范围的基础之上,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农民创业投资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