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地区房价的波动可以通过时间滞后传递到其他地区,从而产生房价溢出效应。本文以我国31个省际区域200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31个省的房价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际房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并从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研究房价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间的房价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的城市化率、城镇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对房价有显著的影响,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距离对地区房价影响比地理距离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在综合考虑内生经济增长和累积因果循环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可能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和导致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而验证上述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政策提供依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城市所属省份的增长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等因素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未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或不经济。文章分析了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我国 31个省市 2006 ~2016 年的面板数据, 分析了科技创新、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升级的空间分布, 并通过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当前是否能够通过促进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来推动制造业升级, 研究表明: 科技创新、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升级三者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在全国范围来看, 科技创新对制造业升级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升级产生了推动作用, 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影响不同, 在东部地区, 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升级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而西部地区, 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2001~2009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碳税的关系,建立了包括废水、废气、废渣与碳税为变量的空间滞后模型.结果表明省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应注重地理位置相邻省份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的正向推动作用;废气污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依然较大,但是多数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已经摆脱对废水、废渣行业的依赖;征收碳税对治理环境污染作用重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抑制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Interbrand品牌资产评估模型为基础,参考World Brand Lab法和大卫·艾克提出的品牌资产十要素模型,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和汽车行业属性,构建一种改进的品牌资产评估模型。对上汽和长安汽车两个汽车品牌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和内生增长理论, 利用2006 ~2015 年我国30 个省域数据,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 在传统的回归模型中加入空间溢出效应, 对我国金融深化、 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创新在空间上有很强溢出效应, 金融深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 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 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抑制作用; 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而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反而产生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发展因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能源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了波动特征;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制度因素对节能减排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是逐渐在增大的.  相似文献   

8.
从小区房价的微观影响因素出发,分别从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个方面确定了10个特征价格变量,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影响南京市鼓楼区小区房价的特征价格模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年代、容积率、交通干道等级是影响小区房价弹性的最大因素;主要街道等级是影响小区房价的最主要微观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研究给房地产开发商、政府、消费者等在决策和选择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中国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本文基于中国 2005 ~ 2016 年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并进行水平测度, 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检验, 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1)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处于提升态势, 但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呈现“ 东高西低” 的空间格局; (2) 中国新型城镇化保持稳定的区域分化的分布现象, 空间集聚效应显著; (3) 本区域基础设施、技术进步、教育投入、贸易开放度和外商投资与新型城镇化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4) 邻近区域的基础设施、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探讨经济发展约束下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对大气环境的空间效应作用机理,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经典最小二乘估计(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patial Durbin-STIRPAT Models)探索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估计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空气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对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 2003~2017 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房价、 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 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向作用, 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强; 房价对人力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 反过来,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但该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 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 但是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此外, 中西部地区政府支出增加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 30 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 在构建 FDI 内生化技术进步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 FDI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产业结构和 FDI 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从全国层面看, FDI 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分区域来看, 东部、中部地区的 FDI 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西部地区 FDI 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为负, 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 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不同的区域具有差异影响。基于此,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正处于降排放、 稳增长的转型阶段, 信息产业是能够做到生产源头、 过程和成品低污染的高效绿色产业, 以信息化促绿色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本文利用 2006~2017 年中国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采用 Super-DEA 测度了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 构建SDM 模型分析信息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 为明确地区间发展差异, 进一步区分东、 中、 西部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1)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绿色经济发展具有负外部性, 中部则呈现出正外部性。 体现出东部对周边地区的资源依赖性和中部的协同发展能力; (2)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信息化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两者在中部呈现负相关。 反映出不同信息化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 (3) 此外,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开放等因素也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体现了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6—2020年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地区创新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相较于线性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拥有更好的解释效果;地区创新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呈现“U型”走势,随着地区创新水平的升高,先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跨越拐点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间接效应呈现相反趋势,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创新水平位于“U型”曲线左侧;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地区创新水平滞后一期的分析说明回归结果稳健;地区创新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有明显差异。应深入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促使创新水平跨越发展拐点;逐步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促进正向溢出效应;并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政策,关注区域差异和相互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环境EKC曲线理论,采用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际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关性进行研究。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对工业污染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工业污染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不同集聚区域。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对工业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明显,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呈现EKC曲线假设的倒“U”形关系,能源结构与工业污染呈现正向相关关系。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通过建立因子得分、多元典型判别、贝叶斯判别、Logit回归和神经网络多个信用风险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实证比较各模型的功效.发现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样本内信用风险违约情况,是上述模型中最优的信用风险违约概率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 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只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对流通效率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量与煤炭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具有显著的联动变化特征。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建立火力发电和煤炭价格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中国2004—2017年间二者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煤炭价格波动引发了火力发电的不稳定性,但火力发电量也存在着对煤炭价格的抑制作用,可以相互基于对方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建议政府进一步推动煤电一体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以火力发电计划量为基准的煤炭价格预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产业结构多样化为主要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以中国2007~2019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多样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将产业结构多样化分解后发现,相关多样化对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无关多样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分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为负,但不显著,间接效应只有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相关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显著为正,在中部为正,但不显著,间接效应在三大地区均不显著。无关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只有在东部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只有在西部显著为正。本文的研究为分析产业结构影响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前期专利存量、研发人员数量占就业人员比例对区域创新绩效呈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呈负向影响;前期专利存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空间滞后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呈现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