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低碳物流的实现对低碳经济计划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得出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面临着政策变化、信息化、物流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挑战,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物流现状,转变物流管理观念,分阶段,有计划的对物流模式、信息化、物流技术等进行改进,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新周 《改革与战略》2012,28(1):51-52,59
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相对较高,所以发展低碳物流能够有效降低国民经济的碳排放量。文章探讨了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相关的解决办法:树立低碳的物流理念,完善中国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加强低碳物流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以及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为中国低碳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考虑碳排放的影响,建立西部地区物流效率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低碳物流效率进行测度,结合Malmquist模型分析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表明,西部地区低碳物流效率水平较低,且受城镇化率、科技创新水平、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从静态视角看,西部地区低碳物流效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物流业规模有待发展;从动态视角看,技术进步是影响低碳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建议西部地区应加大对低碳物流的政策支持,调整产业规模,搭建低碳物流绩效测量系统,推动低碳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物流活动的能源投入和碳排放提出更高要求,实施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意义重大。区域物流的碳排放源主要集中于"点"和"线"两个方面,目前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尚存在协调难度大、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和技术支持缺乏等诸多难题,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与作用、找准节能减排的切入点和重点,并转变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从寻找合适的碳排放统计方法、出台更多鼓励性减排政策、"点线"结合减少碳排放和构建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的服务平台入手,促进区域物流和物流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条件下,发展绿色物流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绿色物流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健全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惩处力度,推动物流企业积极向绿色方向发展、建立健全与低碳经济向协调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低碳物流的发展是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长远目标。低碳物流要求物流企业既保证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又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低碳物流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意义,分析了目前该区域发展低碳物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低碳物流在京津冀地区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低碳化发展是物流业的必经之路,广东省物流业是碳排放大户,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物流业低碳发展的现状,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低碳物流经验进行梳理,由此得出广东省物流业应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大低碳技术开发、培养低碳物流人才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1997年日本制定第一部物流政策至今,其物流政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在物流政策的演进中以提高国家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量化指标为导向等六个基本特征贯穿始终,构成日本物流政策内容的鲜明特征。另外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过程来看,日本物流政策的特征也很突出。剖析日本物流政策的内容和过程特征,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本文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樊轶侠  王正早 《改革》2024,(3):63-74
数字技术是推动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为持续释放消费红利和促进消费领域节能降碳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产品生产低碳化、物流运输低碳化、能源资源使用低碳化赋能供给侧低碳转型;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推动公众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形成、强化消费降碳感知等促进需求侧低碳转型。同时,数字技术通过促进市场交易过程低碳化,助力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实施,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机耦合和协同降碳。然而,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低碳消费仍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物流行业低碳转型缺乏顶层设计,低碳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下沉市场低碳消费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碳普惠机制尚未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公众低碳消费观念与行为能力不强。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低碳消费应从如下方面发力:加快低碳消费相关制度和认证体系建设,促进数字化交通出行、数字消费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碳金融产品等市场化激励新举措,加快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与氛围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晰低碳物流内涵、特征及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并总结归纳国外相关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增速明显降低,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逐步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物流运行组织方式不断优化,但总体而言,中国低碳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集中于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以定性的描述居多。碳足迹作为评估碳排量最有效的工具,文章提出了基于碳足迹的低碳分析模式,同时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介绍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经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根据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目前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阐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对于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并推动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得到了广泛重视,地方政府通过编制规划、出台政策、建设基础设施等多种手段,来推动本地的物流业发展。深圳是国内较早将物流业确立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之一,率先从规划的角度开展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策略研究,对深圳物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指引作用。本文以深圳过去十年物流产业发展为案例,着重探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魏然 《特区经济》2009,(11):288-290
生态城市作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然而城市物流活动正在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城市物流规划的制定,要更多地将绿色物流的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物流规划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物流规划的制定与完善,作者借鉴了发达国家在城市物流的绿色化、生态化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了生态城市物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决策与监督机制、加快绿色运输工具的研发与推广、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低碳发展的能源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经济和能源消费大省,广东率先开展了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和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能源作为低碳发展的基础要素,对低碳社会建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分析广东省能源基础和能源消费总体特征入手,提出了广东省低碳发展的能源需求趋势和路径,为其他省区的低碳路线图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型超市逆向物流包括消费者逆向物流、门店逆向物流和配送中心逆向物流。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型连锁超市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体现为能够增强战略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能够提高和改善客户满意度,能够有效整合连锁超市内部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从供应链协调整合、逆向物流运作系统构建、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构建三个方面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型连锁超市逆向物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珠海建设低碳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宏观政策支持等优势,但是在思想认识、经济规划、保障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珠海建设低碳城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珠海城市未来发展和规划,针对低碳产业发展、交通碳排放、建筑碳排放、新能源开发利用、公众参与和增加碳汇等几个重要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兵  杜敏哲 《南方经济》2015,33(2):17-36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低碳行为分析模型(LCAAM)来对广东地区工业在2000-2010年间低碳技术下边际减排成本与工业经济的双赢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可以实现碳排放减少的同时增加工业产值,且低碳技术越强,双赢也就越大;强低碳技术比弱低碳技术更具有较低减排成本的优势,这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以较低的减排成本是可以实现双赢的,并有利于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等的提升。同时,本文结果也说明了适宜且严格的环境管制政策为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低碳外国投资以达到促进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相互协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世界低碳外国投资的基本概况与发展前景以及我国利用低碳外国投资的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在吸引和利用低碳外国投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低碳外国投资促进政策框架的构建问题。鉴于CDM是当前低碳外国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是在发展中国家降低排放的唯一机制,本文特别关注了CDM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