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余秀荣 《特区经济》2006,213(10):107-109
本文笔者从金融的资源属性入手,阐述了资源属性是金融的本质属性,并阐述了金融资源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正因为金融资源的客观性、稀缺性和国民性以及金融资源通过其自身的配置来配置其他社会资源的特殊性,因而金融资源配置不同,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也竟然不同。为了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金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需采取措施,调节金融资源分配。笔者认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资源合理再分配和提高金融的效率;树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改变过去只求单一的高投资回报率的项目选择标准;坚持城乡间、区域闻协调发展,重视和支持“强位弱势”的农村经济;建立和大力支持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何为 《中国经贸》2010,(8):107-109
金融市场发展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金融部门的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配置效率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主要问题之一。利用“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和吉林省1996~2007年36个工业行业的年度数据,对吉林省资本配置效率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本配置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相关指标显示,吉林省金融市场发展并没有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这一现象可以用政府干预过度、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协调等因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破坏投资环境,扰乱市场经济 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但若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假账面对公众时,就会给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带来利益侵害,产生严重的不良经济后果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搅混了资本市场,进而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公司金融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对外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研究。实际上,资源配置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公司内部的资本市场.由总部把资源配置到各业务部门。在成熟的外部资本市场上.由于公司可控制的资源越多,获得的收益和私利也越多.所以公司一般都具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因此.公司经理在外部资本市场上通常会夸大投资前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由此,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就会产生信息摩擦.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对公司的投资不足,使公司经常面临资源总量的约束。在缓解这种约束的过程中,内部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上,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公司总部无法为所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广东资本市场的问题与战略构想刘少波一、加快广东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广泛动员和高效率地配置经济资源,其中金融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是关键,加快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  相似文献   

6.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其市场化程度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是资本市场中资金价格体系的革命,是我国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必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整个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经济达到均衡。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利率自主权的同时,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的“合法”与非法掠夺 世界上,有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特权利益集团掠夺公众财富的工具,成了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器和制造社会不公的利器。这样的市场是逆向配置资源,配置到了糟蹋资源的企业中或个人手里,配置到效率低下的企业中。这样的市场经济是政治人理性,不是经济人理性,它颠覆了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巴曙松 《中国报道》2012,(11):50-53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中国银行业改革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改革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从趋势上看,金融改革更为注重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配置结构的合理化等方向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和地方金融改革相继启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都稳步推进;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审批、退市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法与金融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后发现:支持法与金融理论的成果主要包括投资者保护、股权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投资者保护、金融中介发展、企业融资能力与经济增长;投资者保护、融资成本、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投资者保护与股利分配四个方面。反对法与金融理论的成果主要包括法律的移植效果与法源谁更重要;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殖民国环境、资源禀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该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训波 《改革》2012,(8):82-90
对2004~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的资源配置扭曲情况的分析表明:由于"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的资本和劳动存在着明显的跨部门配置扭曲。如能有效消除此类扭曲,我国农业TFP能提高6%~36%。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农业TFP增长率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对全国各个地区而言,土地资源再配置效应都是影响农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主要因素,资本和劳动再配置效应则相对较弱。由此可见,促进城乡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现阶段降低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促进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瀛 《特区经济》2009,(2):157-160
农村金融市场是以市场为基础优化资金配置的重要融资场所。培育和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市场化、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a widespread view that China’s currency can be used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only after the liberalisation of China’s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opening of its capital account. Yet evidently the renminbi’s internationalisation is preceding these so-called preconditions.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tensions inherent i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sation starting at a transitional period i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now, effective capital controls allow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retain regulated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quantitative credit guidance and bond market rationing. Relaxation of the capital controls would put these policies at risk. Reserve requirements can be extended to bank inflows from the offshore market but only at a price.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而且包括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的要素。经济组织使用财务资本从市场上购置生产要素,则生产要素就转变为要素资本。而要素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所有权结构模式。要素资本价值的投入产出计量已成为公司财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金融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少华 《特区经济》2007,(8):132-13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重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金融资源配置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金融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效率的高低。金融业:一方面,面临着如何抓住机遇、提高自身金融资源运用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对资金资源的配置,引导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又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的一个主要切入点。本文通过重新审视节约型社会的涵义,深入剖析了金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实现金融资源最优配置以支持建立节约型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少鹏  彭耿  刘芳 《科技和产业》2015,15(2):154-160
选取1994到2012年的湖南省金融机构存贷余额MR、证券市场筹资额CR和实际利用外资额FR为样本,运用Johansen检验表明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通过了自相关LM检验和正态性检验(J-B),得出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作用和贡献度,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是负向冲击,而证券市场筹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正向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体制背景,原因之一是要素市场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打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才能显著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服务业体系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直接金融具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天然优势。推进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需要下苦工夫: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和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体系,狠抓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以更大决心和更细致的服务培育机构投资者,不断提高市场效率,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变各类金融资源涌向城市的局面,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现有的农业产业化及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为视角,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及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农业产业化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现状与成因,探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矫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3—2020年科创板与沪市A股1570家上市公司数据,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视角,通过构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科创板与沪市A股主板市场的关联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科创板对沪市A股主板市场局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竞争效应,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两者构成相容互通的资本池,科创板对于提升沪市A股主板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和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我国资本市场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的视角,研究提出以科创板制度创新加快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孟丽 《乡镇经济》2009,25(1):116-119
金融服务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近年来安徽金融业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不足,如对发展金融业重要性认识不够,金融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金融结构不合理、比例明显失调,针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不足,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安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应树立金融强省的理念,建立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开放和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20.
构建节约型校园,财务管理起着导向作用。财务管理在全面的综合预算方式、强而有力的资金统筹能力、内控监督体系的有效运用、学校资金资源的科学配置等方面,能够站在管理效益的层面考虑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深化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