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7年为基年,通过引入征收4种情况的差别税率,借鉴了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碳税政策变化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制定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税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征收10元/吨、20元/吨、30元/吨和40元/吨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利用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来衡量碳税的减排效果,最后,模拟保持居民福利水平不变的情况,分析碳税的“双重红利”。研究结论表明:碳税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能够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除政府收入和消费增加,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GDP、名义GDP和居民福利均产生负效应;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降低,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受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碳税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能源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并减弱了经济产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征收碳税的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率,保持居民福利不变,可以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3.
孙连才 《董事会》2011,(2):82-83
理想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碳生产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地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同时兼顾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前进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虽然青岛外贸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从低碳经济的要求看,青岛市的外贸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青岛外贸发展必须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提出坚持绿色共保, 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长三角各地区碳排放绩效进行评价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考虑时间动态和组间异质性的基础上, 运用非角度的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HDDF), 对长三角中心区24 个城市和非中心区9 个城市 2014~2018 年碳排放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心区城市的碳排放绩效总体优于非中心区城市, 且前者的环境生产技术始终领先于后者; (2) 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不均衡, 碳排放绩效水平内部差异较大,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碳排放绩效平均水平依次降低, 内部差异程度也依次扩大; (3) 技术进步是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绩效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而效率恶化对长三角地区提高碳排放绩效起抑制作用, 其中安徽省内各城市效率恶化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回收质量不确定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的政府政策机制,建立了4种情形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研究了3种政策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回收率、总碳排放量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模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结果表明:回收率和制造商利润受到回收质量的影响,存在最佳回收质量系数使回收率最高以及制造商总利润最高,最佳回收质量系数受到碳税的影响;补贴与碳税相结合机制更能有效的引导回收、降低总碳排放量以及激励一般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通过降低产品碳排量实现从源头上减排。本文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建立了政府实施回收奖惩机制的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有无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回收比例、供应链参与方的期望利润和产品的碳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回收比例和碳减排水平;当再制造减排程度较小时,政府回收奖惩机制降低了碳排放总量;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政府回收奖惩机制提高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更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总碳排放量;政府回收奖惩机制下较小的目标回收率能够最大化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拟征收碳税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挂钩的计划,有抑制其国内高耗能产业发展、优化其产业结构的考虑,也有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考量,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争取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碳金融领域国际定价权。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碳税计划的内容,分析了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和存在的有利契机,并对风险规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辛晓 《化工管理》2014,(34):29-31
自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最受瞩目的重大议题之一,而其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无论从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还是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我国都应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碳排放认证体系.不久前,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在京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认证工作箭已上弦.那么,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目前面临哪些问题?碳交易体系的建立将带来哪些改变?对化工行业又意味着什么?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11.
实行节能减排有行政手段、财税手段和市场机制等措施。碳税作为财税手段、碳交易作为市场手段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追踪碳税和碳交易的应用现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重视节能减排政策的系统效果研究、加强碳税和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性工作以及进行碳税和碳交易的比较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推进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实施,并逐步推广到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也开始研究开征碳税的可行性。资源税改革和碳税开征将提高煤炭开采环节和燃煤发电环节的成本,从而导致发电成本和电网企业购电成本上涨。介绍了资源税和碳税的基本情况和改革方向,分析了对电力企业和其他能源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激励机制设计与碳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赖于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在一国碳排放总额(或碳排放强度)承诺固定的情况下,探讨、比较了引导企业实施碳减排的不同激励机制。主要结论为:①由于信息不对称,单纯行政性减排机制缺乏经济效率;②除非交易成本过高,否则政府适当确定各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初始产权配置),并允许企业之间以自主确定的价格就配额进行自由交易的“碳交易”机制比政府直接征收碳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出,使得企业的碳排放权资源成为一种资本,世界正在进入碳资本时代。碳资本时代给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带来了颠覆性影响。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和新制度主义观,分析了碳资本时代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双向影响,提出了碳竞争优势的概念,研究了产业先见、碳排放价值链以及碳资本市场对企业获取碳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培育碳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加大收入差距。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权衡公平目标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统一抑或差别”是理论经济学家和公共财政政策制定者之间长期争论的永恒主题.文章以这一主题为线索介绍西方学者有关最优商品税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最优商品税理论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还可以帮助在理论研究与具体政策建议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特别是考虑家户生产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都能对合理设计以及实施差别税率的最优商品税制提供有用的政策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8个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碳排放和就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检验,选取变系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碳排放强度和就业结构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就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行业就业比重每增加1%,会使得该行业碳排放强度增加8.11%;(3)中国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显著,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自发碳排放强度最大,其次是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硫税税率和减排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特征在单一种类的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上也有明显的体现:而且.征收硫税既能达到二氧化硫减排的目的。又对实际GDP没有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征收硫税导致二氧化硫排放结构、能源消费数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含硫量低的能源对含硫量高的能源的替代。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