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一些技术创新联盟,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联盟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从研究标准联盟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合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促进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迅速壮大,提高技术创新联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黄磊 《中国高新区》2012,(1):118-11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长期重点任务。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指出,“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3.
杨威  舒波  韩红 《辽宁经济》2023,(5):26-3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本”。推动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装备制造业是辽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筑牢制造强国之基,是辽宁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政治使命。本研究通过梳理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发现制约比较优势发挥的瓶颈因素,进而系统探讨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何“锻长板”“补短板”,释放既有比较优势、深入挖掘潜在比较优势、开拓创造未来比较优势,为加快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辽宁贡献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步,也是辽宁省工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调研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结合实际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计算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利用ARIMA对未来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进行预测,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政策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辽宁省依托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端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不可忽视的是,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高端制造业还受到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区域间缺乏分工协作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克服困境,超越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需要,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不仅能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装备保障,还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目前,我国已是一个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技术成熟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高端制造装备,如高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飞机导航仪器仪表,高速列车的刹车系统基本上由国外垄断。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辽宁须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辽宁是装备制造大省,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因此在现有雄厚装备制造业基础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并阐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共生关系,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行业的角度讲,高端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中新出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行业;从产业链的环节上讲,高端制造业处于某个产业链的高端制造业环节。近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0年来天津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9%,是京津沪深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逐步形成了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成为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为天津下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选择。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引导和支持,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作用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加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磊 《首都经济》2011,(1):27-27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技术高端、处于价值链高端与位于产业链核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根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6000亿元,在同期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不足10%。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未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0.
孙路 《现代乡镇》2011,(4):126-129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在产业链中位于核心部位、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包括了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掌握核心技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本文从规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盈利能力、生产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六个方面构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7个子行业的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通过构建区域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市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对各地区进行类型划分,分析不同地区间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城市之间产业竞争本质上就在于如何创造出一个最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体现了城市产业吸引力、集聚力和影响力。文章以珠海为例,在全国层面上深入分析珠海制造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需要从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创新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水平角度拓展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李卓尔  陈娜 《科技和产业》2023,23(20):124-131
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靠拢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上嵌入成本发现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因素;从附加值低这一短板因素出发,采用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辽宁省与部分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并做以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除了人均资本积累、人均自然资源存量,还有内部知识的积累、外部知识的获得、国家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庞玉兰 《改革与战略》2011,27(6):132-134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地位。鉴于装备制造业如此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提高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和重视人才作用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军 《特区经济》2009,(8):264-26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从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关理论研究出发,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完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地域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思路,包括指导原则、产业定位、发展战略及其重点。  相似文献   

17.
邵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4):10-12,57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国内外产业安全评价模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产业生产力生成能力概念,并从产业生产力生成能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竞争力四个角度,33个评价因子提出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四因素模型"。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态进行评价,数据分析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估算值为45.8,处于"临界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维护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保持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使得中部地区的制造业有长足的进步。通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制造业竞争力测评并对内部结构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中以河南和湖北制造业发展最快,其中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弱。山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较大,在中部六省中处于下游地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资本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生产工艺落后、体制改革滞后等深层次原因致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