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佩  李涵  王姝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121-130,215
2012年国际油价总体呈宽幅震荡走势,布伦特原油年均价格为111.68美元/桶,再创历史新高;WTI原油年均价格为94.15美元/桶,略低于2011年。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高于2012年,进而拉动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略高于2012年;尽管北美非常规石油产量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以沙特为主的欧佩克生产国大幅减产,以及南苏丹等中断的原油供应仍未恢复,预计2013年世界石油市场供应仍然偏紧;动荡的地缘政治形势亦将继续对国际油价构成较强支撑。预计2013年国际油价多数时间呈区间震荡走势,布伦特油价多数时间在100125美元/桶区间波动,年均价格高于2012年;WTI与布伦特原油负价差较2012年有所收窄,但布伦特与迪拜原油价差将有所拉宽。  相似文献   

2.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的增加,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使原油需求不振,相对宽松的供应使国际油价缺乏上涨动能。2012年国际油价呈先涨后"V"型,而后窄幅震荡的走势,全年WTI和Brent原油均价分别为94.21美元/桶和111.63美元/桶,比上年分别下跌0.8717美元/桶(-1.0%)和上涨0.8019美元/桶(0.7%),Brent和WTI原油倒挂价差的平均值为17.5美  相似文献   

3.
回顾 1.原油 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宽幅震荡.上旬,由于欧洲央行降息,加之美国经济数据较好,促使美元走强,油价一度回落中旬,美联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为国际油价提供一定支撑.不过,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增加、库欣地区原油库存持续攀升则令WTI承压,WTI和布伦特油价价差扩大下旬,伊朗与六国达成限制伊朗核计划协议,且美国和欧盟将部分放松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国际油价震荡回落.11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93.93美元/桶、107.97美元/桶和105.95美元/桶,分别较10月份下降6.48美元/桶、1.07美元/桶和0.69美元/桶.  相似文献   

4.
回顾 1.原油 6月上旬国际原油价格高位下滑.中旬,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市场供需面宽松,但是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加上受叙利亚紧张局势的推动,国际油价震荡上扬.下旬,中国制造业数据继续恶化,市场担忧美联储缩减刺激规模,国际油价从高位回落.月底,全球主要央行表示,将在短期内继续执行刺激举措,促使油价止跌反弹.6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95.74美元/桶、102.91美元/桶和100.32美元/桶,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分别较5月份上升1.1美元/桶和0.42美元/桶,迪拜原油价格则较5月份下降0.01美元/桶.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原油价格同比回落,布伦特和WTI现货均价分别为107.5美元/桶和94.21美元/桶,同比分别下降5.1%和4.1%。初步分析判断,下半年季节性需求增加、飓风、地缘政治等因素对油价形成支撑,但宽松的供需基本面又将抑制油价的涨幅,预计下半年国际油价将比上半年有所上涨。其中,WTI油价高于上半年,均价为95~105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与上半年基本相当,均价为100~110美元/桶。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际油价总体呈现前高后低、宽幅震荡走势,尤其下半年国际油价持续暴跌,跌幅超过50%,两大基准原油布伦特(Brent)和WTI价格双双跌破60美元/桶,至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此前3年,国际油价总体维持窄幅区间波动,其中布伦特油价多数时间在100~ 120美元/桶区间波动,WTI油价多数时间在90 ~ 110美元/桶区间波动.2014年全年布伦特均价为99.45美元/桶,同比下降9.25美元/桶,跌幅8.5%,4年来均价首次跌破100美元/桶;WTI均价为92.91美元/桶,同比下降5.14美元/桶,跌幅5.2%,也创4年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2月份油价呈宽幅震荡下降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份,国际油价继续宽幅震荡。低迷的全球石油需求和美国的高库存,尤其是美国库欣地区库存持续增加,促使WTI油价在33~45美元/桶的区间宽幅震荡。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现货价格2月份平均为每桶39.16美元、43.07美元和43.09美元,较1月份分别下降了每桶2.59美元、0.52美元和1.03美元。  相似文献   

8.
基本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处于区间波动,大部分时间在每桶70~85美元之间运行。一季度WTI和布伦特均价分别为78.67美元/桶、76.24美元/桶,二季度分别为77.78美元/桶、78.30美元/桶。上半年WTI和布伦特均价分别为78.2美元/桶、77.2美元/桶。从6月份来看,WTI、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均价为每桶75.29美元、74.85美元和73.99美元,较5月  相似文献   

9.
2001年底,受世界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滑坡以及“9·11”事件的影响,各主要机构纷纷预测2002年世界经济将陷入衰退,石油需求将疲软,油价会总体走低。但事实出乎预料,自年初以来,油价在震荡中全面升温,1~6月份WTI、布伦特和米纳斯原油平均价格,分别达到每桶24.17、23.64和23.06美元,比2001年下半年上涨了1~2美元。现在2002年时间已过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上半年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如美国经济走势、中东局势、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政策及欧佩克产量政策会对下半年的油价走向产生什么影响,下半年国际油价将会如何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行业内外的几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请他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WTI和Brent原油价格倒挂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WTI和Brent原油价格持续严重倒挂的现象,并威胁到现行国际原油定价机制的运行。分析此次二者异常倒挂的原因:WTI原油市场单向半封闭的海运流向和北关原油运输管网特征有利于WTI原油市场保持供过于求;美国内炼油厂开工率下降和从加拿大进口原油增加导致库欣地区原油库存激增;中东北非政治局势动荡加剧了关欧原油价格倒挂。美国经济复苏的长期性和北美石油管道运输的稳定结构决定了本轮WTI和Brent原油价格异常倒挂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较长。目前,WTI与绝大多数的地区原油已经失去挂钩关系,丧失了作为世界基准原油的功能,其价格存在明显的低估;与之相比,Brent原油价格更能代表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真实水平。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特殊的原油进出口关系,Canadian Par原油仍然与WTI保持挂钩关系,并因此而被不公正地低估。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开高走,5月初恢复至2008年4-5月份的水平,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113美元/桶和126美元/桶。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面并不支撑国际油价走高,油价走高主要归因于中东北非局势、心理预期、市场投机、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的"泡沫"为2530美元/桶。高油价增加了脆弱复苏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不会改变整体复苏的态势;高油价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石油需求出现下降,主要机构调低了2011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值。展望2011年下半年,虽然世界石油供应比需求富余30万120万桶/日,但引发油价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压低油价的意愿不强,因此预计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国际油价呈现宽幅波动上升态势,波动范围为35~80美元/桶,预计年内均价将超过60美元/桶.2009年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1)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2)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3)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4)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6)石油库存水平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曲折缓慢的复苏态势,基础仍然十分脆弱;石油供需尚显宽松;全球库存和剩余产能将维持较高水平;金融因素仍将是影响2010年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10年油价上升是主基调,全年均价为70~80美元/桶.鉴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以区间波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2):1-7,102
2011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大国博弈深入展开;全年国际油价高位振荡,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大幅拉开。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成品油需求增速随之放缓,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有所突破。展望2012年,不确定因素纷繁复杂,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国际国内石油市场的发展方向耐人琢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举办的"2012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0-21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会议分为"世界经济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趋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前景及价格走势预测"及"中国油品市场分析与政策前瞻"四个专题,邀请16位各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多维度的观察视角,与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石油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等约110位代表展开了精彩而深入的研讨。以下分国际篇和国内篇介绍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与本刊读者分享他们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64.2美元/桶,同比降幅为10.5%,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和需求艰难平衡;美国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继续加强;全球油气发现储量大幅增长;油气资产交易量减额增,美国页岩油气资产交易首度降温。中国原油和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双破70%,成品油出口量首破5000万吨;油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初见成效,估计原油产量为1.91亿吨,同比约增长1.1%,天然气产量为1738亿立方米,同比约增长9.8%;炼油总能力上升至8.6亿吨/年,民企占比明显提高;油气体制改革力度空前。预计2020年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走势,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0~65美元/桶;全球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价格将保持低位运行;勘探开发投资预计为4756亿美元,同比增长7%;新增产能多,需求增长放缓,乙烯业的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美国页岩油气行业资产交易或将重新活跃。中国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历史高位,原油产量有望达到1.94亿吨,天然气产量上升至190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将加快推进;炼油能力过剩形势将更加严峻,乙烯行业利润继续收窄。  相似文献   

15.
戚永颖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66-76,181,182
2012年2月9日和15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发布了《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际政治持续动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复苏遇阻,危机难解。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全球LNG贸易活跃,价格大幅上升。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但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炼油能力布局进一步优化,油品质量继续升级;海外油气合作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公司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展望2012,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油价有望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但伊朗问题是影响石油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价格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成品油需求将稳步增长;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与会专家建议,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对成品油价格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并适时推出天然气管网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的时候,国际能源机构(IEA)6月23日宣布,各成员国将动用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分30天投放市场,以填补利比亚供应中断导致的供应缺口和压低油价支撑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其真实意图耐人寻味,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心?表达对欧佩克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的不满?还是为美国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做铺垫?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虽然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偏紧态势,但长期不会改变供需基本态势;短期内对油价形成利空,但长期形成支撑。从技术分析看,本轮投机资金获利回吐接近尾声;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前景虽有波折,但后期仍看好。预计2011年三季度WTI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较二季度提高5美元/桶以上,波动范围为85~125美元/桶。进入四季度,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较三季度增加30万桶/日左右,但非欧佩克供应将增加80万桶/日,供需形势有所好转。同时,四季度将是投机资金拉高出仓的时间,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一定下滑。  相似文献   

17.
李嘉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36-41,110,111
2011年全球能源行业跌宕起伏,但总体数据显示出一如往年的发展轨迹.全球GDP增速为3.7%,略高于2.5%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速和能源消费增长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接近.2011年,政治动荡引发石油价格飙升,原油均价创历史新高;石油消费增长疲软,仅增长0.7%;尽管利比亚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供应中断,在欧佩克增产的带动下,全球石油产量仍然增加了109.6万桶/日(1.3%).2011年全球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增速均趋于缓和,美国市场一枝独秀,产量创历史新高,欧盟的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均为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煤炭以5.4%的增速再次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核能发电量下降4.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则强劲增长17.7%.2011年,市场以其灵活性成功地应对了大规模供应中断,燃料替换、供需侧的反应以及贸易结构优化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能源价格成为引导能源资源再分配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8.
美国石油贸易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石油贸易格局发生了重要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油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对外依存度大幅下滑,同时,原油进口来源发生重要变化;二是2011年美国出现60年来首次油品净出口,2012年以来油品净出口量进一步增加.美国石油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对全球石油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全球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获取原油资源腾出更多空间,同时使油品出口导向型国家或地区面临更大挑战,也增加了中国主要石油公司海外炼厂开拓市场的难度.美国能源自给率提高为其他石油消费国的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3月11日以来,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害,造成社会经济重大损失。日本经济短期受重创,中期将提振,但长期低迷的局面不会改变;日本地震不会改变全球经济复苏大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但影响有限。地震重创了日本能源体系,将引发全球油气市场供需出现一些新变化:日本部分炼厂关闭致使亚太地区石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轻重原油价差可能扩大;核电危机将促使日本大量增加LNG进口,并将影响全球能源结构;日本化工产品生产受到冲击,带动全球部分化工品价格升高。日本核电危机造成各国对核电安全的担忧,可能影响世界各国核电发展,导致油气需求增加、中长期油价走高。日本大地震启示中国:应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天然气;适当调整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结构,统筹运作;推进与资源国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