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中国能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中国能源企业面临的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能源企业可以采取低成本或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进而详细论述了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与关系营销策略,并强调中国能源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能源企业应该有更大的志向,从简单的“走出去”购买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大型跨国公司。这将是发展的必然,需要能源企业更主动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我国服装企业要“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们应当抓住进入 WTO的机遇 ,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方针 ,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广义上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装、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 ,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 ;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到国外投资办厂 ,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 ,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我国的服装企业在“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在充分理解和借鉴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煤机装备的出口情况以及煤机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空间,提出了煤机企业可采取贸易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投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国际化战略。最后,通过分析煤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的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将出口煤机企业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国英力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圆满完成设立贸易和炼油合资公司的交易。合资公司主要涉及位于苏格兰格兰杰莫斯和位于法国拉瓦莱的炼油厂的贸易和炼油业务。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战略机遇。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做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遇到了很多纠纷,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材料加工处处长蔡文克表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企业只盯紧国内市场已经不现实,即使你不去跟人家竞争,人家也会来跟你竞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全球化,我们不但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如果说“引进来”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并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那么“走出去”就是“引进来”的必然延伸,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正>中石化旗下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将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德文能源公司在美部分页岩油气资产权益,这一消息拉开了2012年中国油企"走出去"的大幕。当今世界,影响国际能源合作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能源资源因素,又有商业技术因素;既有国际经济因素,又有国际政治因素。不少项目,看似能源资源条件很好、商业技术条件也比较有利,却因能源政治障碍不能达成协议,有时还造成项目决策失误、经营风险增大等后果。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对中国石油企业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诸多影响。从经济层面看,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石油业产生的影响是间接的。世界石油市场供需总量上升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危机通过影响石油需求和国际原油价格,进而影响到石油企业的收益和生产效率。相比之下,从地缘政治层面看,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将改变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强化西方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掌控,并可能提高石油的政治风险,从而对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产生影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油价有可能在低于100美元/桶的中等价位波动。相对较低的石油价格将会减弱各资源国的资源民族主义热潮,促进他们对外开放石油资源与市场,这对于正在积极谋求更大规模"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是一个利好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interTEXTILE-home也早已成为全世界纺织业界所瞩目的家纺类专业贸易展览会.随着中国家用纺织品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和inter TEXTILE-home作为贸易桥梁的作用日益增强,自觉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一种行业自律行为,并通过展览会这一贸易窗口向全世界的纺织业界展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Martin Richardson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1,6(3):247-267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an international setting. I consider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on of such rights in a closed economy and discuss complications added by 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Globally-optimal and nationally-optimal policies are compared. A simple model of policy choices is derived and optimal tax/subsidy and rights enforcement policies demonstrated.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U.S. approach of discriminatory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origin of an infringing product and argues that it is inferior to subsidies for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R&D and to tariffs for shifting profits to U.S. firms.I am grateful to Marius Schwartz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earlier drafts of this paper. Any remaining errors are, of course, my own.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实物化、数量化的数字表现,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非常重要。企业的统计工作应适应统计管理制度的改革及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推动、激励和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发挥巨大的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期、波动期和优化调整期,而大型煤炭集团重组也进入了快车道。对此,如何正确判断煤炭发展大势,明确大型煤炭集团的使命,从而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是值得煤炭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有关人士深思的一个重要命题。一、煤炭工业发展走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状态,未来我国煤炭发展的走势呈现出十个方面的特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火电、建材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煤炭的需求。从经济发展的中周期看,到2020年,围内生产总值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必然导致现有能源供给也要翻番。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其供给仍有较大缺口,煤炭工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职工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职工队伍状况如何决定着企业兴衰。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职工被誉为“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煤炭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职工队伍素质和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煤炭职工队伍的结构亟需调整是煤炭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内相关研究探索建立了若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资委以考核引导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成为新时期国有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国有油气企业面临保障供应、结构升级、质量效益提升、动力变革的紧迫任务,这些都是国有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考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国有油气企业的特殊性出发,进一步拓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方向,构建了涵盖高效供给、结构调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5大维度20项一级指标的国有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方法、权重分配、评价区间、评价机制4个角度提出指标体系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占有主导地位。在国际竞争不断升级的今天,人力资源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分析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将为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