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按照经典定义对教育、住房、医疗等产品的性质进行界定,学界对此有很多争论和分歧。公共产品所有权的界定,其理论价值十分明显,对于判断我国教育、住房和医疗等产品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该文最后提出,公共产品定义的界定取决于所有权,当一个产品产出时是中性的,当它归属于政府后就成为公共产品,归属于私人就是私人产品。  相似文献   

2.
关于终极所有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一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参考,对终极所有权与公司业绩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终极所有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公司业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家和私人终极控制权的共存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同时对终极所有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全球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现状、对国际间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差异的解释及最终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国外关于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集中所有权形式在大多数国家是主流模式,但是最终所有权结构在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最终所有权结构与绩效相关。对于何种性质的所有权结构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控制,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4.
贪污罪主客体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跃江 《南方经济》2002,151(4):22-24
传统观点把贪污罪的构成特征规定为主体基本是国家工作人员,客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这不符合贪污罪的实际情况,现实中贪污罪共有三种不同的主、客体类型: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共财产所有权;二是受国有单位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与国有财产所有权;三是受委派以国家工作人员的人员与国有资本参股,控股的公司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后二者的主,客体情况均与第一种类型有所不同,在理论上和立法上加以界定,对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性和贯彻贪污罪从重惩处理国家工作人员的原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散的公司治理模式仅仅适用于美国的大型公司,欧洲大陆国家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所有权或控制权集中才是全球公司所有权架构的主导形态。不同的法律体系对外部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所有权结构,而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形成了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因此,对于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尤其是对于不同国家间法律制度差异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代公司治理研究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法学通常认为,所有权权能包括处置(分)、占有、使用、收益四项,但本文认为体现所有权的标志是所有者对所有物具有绝对的处置权。对所有者来说,具有处置权便有所有权,失去处置权便丧失所有权。所以,所有权是不存在代行的--它在理论上无法成立。一旦所有权代行便会引起背离所有者利益与意志的一系列法律与民事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以及行使方式与效率进行探讨,提出了对其限制的原因以及所遵循的原则,从而揭示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可以代理, 是因为所有权有多种功能, 这些权能可以分解, 所有人可以把某些权能委托给他人代理。在国有企业, 国家委托给企业法人代理的权能包括现实占有权、完全使用权、初始收益权、部分处置权, 统称代理所有权。国企资产重组实质上是代理所有权的重组。要认识代理所有权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要按 “忠诚、干练”的原则选好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 对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的管理, 要提倡 “天下为公”和法治  相似文献   

9.
刘俊贤 《理论观察》2006,16(5):99-101
《物权法(草案)》采用了传统的所有权类型三分法,规定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这样的立法设计,虽然与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相一致,也符合深受我国传统概念熏陶的公民的法律意识。但是,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对这一争论,应首先通过对集体所有权的历史演进的考察来清晰对集体所有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快步伐,在国际贸易中,国家货物买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国际货物的买卖中,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拿到了货物的所有权,出卖方才能对货物给予处分,主导货物的价款,对于卖受方而言,主要的义务就是对货物的所有权进行转移。货物买卖,简而言之就是买卖货物的所有权,因此,在货物的买卖中,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具有枢纽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的相关问题给予分析,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探讨。  相似文献   

11.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irm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turnover, this study classifies ownership along two dimensions: the type of own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ownership. Within this framework, a unique data set is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turnover on a company's performance.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confirming some of the results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cludes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new results. Most importantly, it finds evidence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CEO turnover to performance is weaker in state-controlled firms than in non-state firms, and va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btypes of private ownership.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turnover–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s curvilinear in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but that this relationship moves in opposite directions under state and private ownership.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谈起,引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文章首先论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其次阐述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赖于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改革区别于资本主义改革的试金石,也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正确评估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形势,促进分配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公平是经济研究者的职责所在。贫富差距扩大最根本原因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即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已经达到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点,造成这种状况是干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化"倾向。本文认为毫不动摇地发展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经济,要以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作为前提,即实行两个毫不动摇,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perty transformation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s of wealth accumulation and wealth inequality creation during China's post‐1978 transformation. It examines how enterprise ownership restructuring, marketization and state politics have resulted in greater wealth inequality between cadres and ordinary workers, between public sectors/organizations and private sectors/organizations. Mainly drawing on data from the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onducted in 1995 and 2002, we find that the property transformation process has created greater wealth disparity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among those working in different work organizations since the mid‐1990s. However, it is inconclusive whether non‐housing wealth or total household wealth are increasing at the same pace across different occupations and work organizations with the growing market penetration and the spread of privatizat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终极产权论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终极产权理论,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国有终极控制权和非国有终极控制权.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股权内生变量的前提下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比例与国有控股公司绩效CFOA、M/B呈显著的倒U性关系,而与传统绩效指标ROE、ROA无显著关系,在非国有终极控股公司中则不存在上述关系.流通A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确定.样本选择偏差、机构投资者和外资股对公司绩效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马法的物权概念是现代民法物权概念的基础,罗马法中的所有权更是具备了现代民法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我们应借鉴罗马法所有权并结合我国所有权的立法和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权制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7.
高玥 《改革》2012,(5):40-46
我国航空运输产业在发展中经历了产权、竞争与规制改革。产权改革与进入规制的放松是我国航空运输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这一前提下,引入竞争同时放松价格规制对产业改革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少数民营公司的成功运营表明私有资本能够最大化资本的利用效果。然而,多数民营航空公司的失败案例则表明价格下限规制和优质航线的不对称进入规制等制度环境是民营资本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阻碍。  相似文献   

18.
Using 1996 and 2006 census data on medium-large plants in Indonesian manufacturing, we examine whether foreig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used purchased energy more efficiently than local, private plants, finding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ownership and total energy intensity, gas intensity, and coal intensity was generally weak in both years. Second, we ask whether energy efficiency in private plants w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MNEs or SOEs in high-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In 1996, private energy intensities were ofte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SOEs and majorityforeign MNE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wholly foreign or minority-foreign MNEs, but in 2006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differed substantially. This suggests that ownership-related differentials in energy intensity and intra-industry energy-intensity spillovers are not pronounced. If policymakers are concerned with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Indonesian manufacturing, plant ownership should not be a majo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多处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很突出的理论创新。混合所有制经济无关所有制问题,是不同国家、不同所有制下的实现方式,混合经济融合了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优势,实现了强强联合的显著效果,走混合经济之路既是历史发展的选择,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应当把握混合经济有效合作的基础,按市场化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按照科学合理的对策走混合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行业竞争度对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薪酬业绩敏感性呈现倒U形关系。当股权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即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大股东监督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替代作用更强。在外部治理方面,行业竞争度与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竞争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薪酬契约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