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春季(公历2-4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水温回升,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介绍几个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和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2,(12):47-47
<正> 3.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加注新水是保持水质稳定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其益处有: 增加池水深度,增加鱼类的活动空间; 增加透明度、加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水层; 直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鲈鱼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鲈鱼,又名四鳃鱼、真鲈,是近岸浅海肉食性鱼类,喜栖息河口淡水处,亦可生活于淡水中,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鲈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风味极佳,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鲈鱼的池塘养殖,时间短、见效快,此项养殖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水温回升,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是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介绍几个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经整个冬季的越冬生产管理,各有关理化因子肯定会发生变化,尤  相似文献   

5.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升高,鱼类活动活跃,食欲趋旺,而此时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水温常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易导致水质突变。因此这段时间是养殖氩类病害和缺氧泛塘多发季节。做好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龟类成活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笔者现根据我县许多养殖户成功经验和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经验,谈谈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技术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抓好春季池塘管理,创造良好水体环境,能有效促进塘鱼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延长生长期,对促进全年渔业生产,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清塘消毒春季是塘鱼病害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鱼儿开始恢复摄食进入生长发育时期,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早投放鱼种和早投饵饲喂,可以延长鱼的生长时间,提高鱼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1.加强鱼池改造。初春时节要抓紧对鱼池的整修,是提高养鱼产量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底质硬,淤泥少,日照好,排灌方便,水质优良,远离污染水源和工业废水,面积3亩-5亩为宜,水深1.5m-2m,池水透明度30cm-40cm,溶氧大于5mg/L,pH值7-8, 氨氮小于0.025mg/L。  相似文献   

9.
一、捕大留小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二、捕大补小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或夏花。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上一种高。补放鱼种,视规格大小和生产的目的,养成大规格鱼种。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正> 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了海蜇的池塘人工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有关海蜇养殖的技术资料,归纳成文,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 引起池塘水质恶化,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的原因: 1.是水源条件差,在以污水灌塘或靠天然雨水蓄水的池塘,无新鲜定期灌塘调节。易引起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2.
<正>要使池塘养殖黄鳝获得高产高效,养殖后期应特别加强饲养管理。一、改善水质鳝池水深控制在30cm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池塘健康养殖必须从冬春季抓起,打好坚实的养殖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池塘科学养殖管理,达到养殖品种无污染、无残毒、健康、快速生长、高产高效的目的。这里就池塘健康养殖冬春季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概述如下,供参考。一、池塘健康养殖环境条件选择选择的池塘应具备:①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池  相似文献   

14.
<正> 乌鳢,又称黑鱼、乌鱼、生鱼、财生等,是近年新开发的养殖品种。 乌鳢喜栖息于水草丛生、淤泥底质的水体中,平常潜伏在水草茂密的水底,捕食或缺氧时才到水体中上层活动。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低氧,在水少或潮湿的地带也能长时间生存,生存温度0—41℃,生长适温16℃—30℃。既能潜伏在底泥中,也能在水面跳跃,并可随细小水流转移水域,养殖中应注意防逃。 乌鳢是凶猛肉食性鱼类,体长3—8厘米时就可摄食小鱼虾、蝌蚪、昆虫幼体等,采取隐蔽等候、突袭捕食方法,有相互残食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池底淤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坑塘本来就不够深,致使许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就会恶化,养殖效率也会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不太实际。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们近几年对浅水池塘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水产动物经过长时间的越冬低温生存与适应,其体力消耗、抗环境变异能力降到极限,随着春季的气温、水温逐渐回升,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随温度升高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此时,如不及时预防与治疗,会造成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加快,水产养殖对象的发病率提高,容易导致水产养殖过程中违背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因此,了解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并能够按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控养殖水体环境,使水质条件更好地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需求。一、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养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能够创造条件使养鱼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肥:就是池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盐,透明度25—30cm,繁殖的浮游生物多,特别是易消化的种类多。活:就是池塘中的一切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 1.池塘条件: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0亩,底质为泥沙质。含泥量60%左右,进排水畅通,池塘有效水深可达1米左右。2.改造池塘:十月份开始,排干塘水,清除淤泥,封闸晒滩,池底晒干后,用拖拉机将池底翻耕50厘米,继续曝晒。3.进水施肥:翌年2月初,用60目锥形网纳进自然海水,然后排干  相似文献   

19.
<正>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所以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生产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1.泥鳅苗种的来源目前泥鳅的苗种不象青、草、鲢、鳙等由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池塘条件与设施1、池塘面积要适中, 一般以0.2—0.4hm~2为宜,且成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3∶1—1.5。2、坡度适宜。要求池塘坡度大,形成较宽缓坡,坡比为1∶2.5—3为佳。3、水深适度。池塘以平均深度1.5m、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