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要求,规划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做到既不损害农民利益,还要让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和实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柴瑞章 《大众商务》2011,(12):11-1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政府在农村地区探索引入城市社区建设的做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全国因地制宜,在开展农C912.82D422.6中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本文选取有代表3.1的湖北省、江西省、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进行分较,来探讨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选择对于有效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实践领域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实践经验非常缺乏。本文通过对常州市具有代表性社区的实地调研,对限制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实践操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成都市在农村社区养老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帮助低收入、孤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人口老龄化、农村老人空巢化、家庭人口小型化等严峻趋势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与养老服务供给短缺的矛盾逐步凸显。成都市政府规划在今后的农村社区养老建设中要力争达到以下目标:拓展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培育养老服务组织,培训专业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还需要鼓励多元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发展社区养老机构建设的队伍当中来。  相似文献   

5.
PPP模式打破了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研究就是为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设计相应的运行机制促进PPP模式的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应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水利、能源、医疗、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正处于"从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总体进入"意味着还没有全部进入,这时,必须大力推进"三农"完成从原有阶段向新阶段的转换.在这个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个体经营的农户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承担起这一重任,各级政府理所当然地是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主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试图通过两者的结合寻求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农村经济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农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扩大投资渠道及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建设重点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大社区是农民居住生活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洞源村大社区的建设进行实地调研,进而对农村大社区的建设进行了再解释:农村大社区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载体,农村大社区承载着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建设农村大社区有助于农村价值感增强。同时认为:农村大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构,难点在于其建设资金来源创新,建设农村大社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定的地缘群体和区域社会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发展并没有摆脱制度外供给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由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瑛  刘青 《全国商情》2007,(3):84-85,83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文根据对云南省富源县农村的调查走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讨新形势下的农村贫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构建城乡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已是时代的要求,以农村社区重建为平台,政府必须改革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社会管理,才能实现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在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建设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而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却存在着供给观念滞后、供给主体单一、城乡之间供给的不公平性以及监督管理体制的缺失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创新农村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以此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新社区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政府为促进农村社区更好更快地转型而进行的一种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自觉行动和制度创新。作为一种介于传统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而面临着诸多问题。嘉善县桃源新邨社区作为目前嘉兴市规划建设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其多维融合的治理模式,为其它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有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内涵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背景下,基于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的动因分析,本文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例,对有效课堂建设中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共投资规模、结构和绩效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或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其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也需要进一步细化;而且,通过对数据库检索还发现,学者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相对规模判断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资金供给结构问题缺乏合理的理论解释,对资金的使用结构也没有结合到各个区域的特点进行阐述;此外,许多学者还热衷于验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疲软乏力,基层设施严重滞后,文化队伍严重缺乏,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几个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引导、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应当可以成为改变当前湖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乏力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筹资制度历经多次变迁,但现行的筹资制度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实行前提条件苛刻与制度目标的冲突等。应明确政府的筹资主体地位,积极运作市场筹资,鼓励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筹资;完善现行筹资制度,培育良好的筹资制度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魏清 《全国商情》2006,(9):82-8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内在特征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不能被提供出来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或不完善。本文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真实地再现农村公共产品被提供的历程,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个人和联合体的行为,推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变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